匈奴分裂
匈奴分裂是匈奴衰落的开始。王莽篡汉后,西汉以来中央政府与各少数民族之间所形成的臣属关系也陷于瓦解。匈......
汉章帝
汉章帝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公元75~88年在位,凡14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
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公元57~75年在位。年号永平。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
豪强地主田庄
豪强地主田庄是东汉社会的一大特点。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政权,采取了诸如“复故爵田宅”、奖励军功等各......
度田事件
度田就是清丈土地和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除掌握确实的名籍和土地的数目,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更主要的......
安辑流民
安辑流民是刘秀稳定政局和巩固统治的措施。东汉前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破产,丧失土地的大多成为流......
军队屯田和精兵简政
军队屯田可以保证战争供给,减轻人民的负担。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后,在战争的间隙,就组织军队屯垦。屯垦的成......
解放奴婢和囚徒
解放奴婢是刘秀缓和阶级矛盾,增加生产劳动力的措施。奴婢是破产农民转化而来的。奴婢大量存在,标志着大量劳......
察举和征辟制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官员的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郡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
集军权于中央
军事上削减地方兵力,加强中央军权。刘秀在建国不久,就下诏废除掌握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将兵权并归守、相。......
退功臣进文吏
退功臣,进文吏是刘秀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的措施。东汉初年,刘秀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不熟悉......
加强君权
加强君权是刘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首先,刘秀着意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不用开国功臣......
刘秀统一全国
刘秀即汉光武帝,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九世孙。公元22年,汉景帝后裔南阳豪族刘演、刘秀兄弟乘......
赤眉军
赤眉起义是王莽新朝时发生的又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18年,琅邪人樊崇在山东吕县起义,转战泰山一带,一年......
王莽被杀
王莽被杀标志着王莽新朝政权的垮台。昆阳大捷后,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地豪强也打起反莽旗号,王莽在各地的......
- 首页
- 57
- 58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