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卢纶《曲江春望三首(其一、二)》 |
释义 | 卢纶《曲江春望三首(其一、二)》卢纶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 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 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 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 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朝游览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郊。初为汉武帝所建,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整,池水明澈,花木环绕,并建有紫云楼、芙蓉园、杏园、慈恩寺等名胜。每到春季,士女纷至,游人如云。这两首诗正是写作者春游曲江时所见之景。 第一首。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前两句从近处着笔,写岸边的美景。春风吹拂,池水泛波,水边的菖蒲映照着明净的春水,轻轻地摇动着鲜艳的嫩叶,显得格外艳丽妩媚。绿柳垂条,迎风飘曳,繁枝交错,婀娜多姿。修长的垂柳不时随风拂过岸边的莲舟,枝上的春鸟自在欢鸣,随枝飘摇,悠然自得。“暗”字和“不知”二字,将柳条和春鸟人格化,活画出它们轻盈悠闲的神态。一、二句通过春风、鲜花、绿柳、鸣鸟、岸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碧水映花、春风拂柳、鸟鸣枝头、岸舟荡波的春景图,表现了曲江池浓郁的春意盎然的气氛。 正是在这浓郁的春景中,诗人纵目远眺,但见——“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这两句照应“望”字,将画面铺开,从岸边写到池中心,描绘了池中水深之处碧水涟漪、楼影参差的壮丽景象。“无花”二字,平易之中见深意,在岸边浅水中,绿水映花,分外明媚。而在池中“最深处”,春水却映不着岸花,见不到花影,所以“无花”。虽然无花,但却有“玉楼金殿”的倒影在澄澈的绿水中参差隐现。这两句用倒影参差反衬了曲江池高楼栉比、巍然耸立的繁华热闹,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此诗似一幅精美的风景画。首先从岸边落墨,细写春花、垂柳、小鸟和岸舟,作为画面的背景,然后粗笔勾勒池水中高馆楼台的投影,作为画面的主体,从而把人们的视野引向茫茫的绿水和高大的楼宇,以实衬虚,以虚写实,极见构图之妙。 第二首。 这首诗与第一首在构图上不同。第一首是由池岸写到池中心,这首则是以池中为基点,描写曲江池中画船云游、歌管悠扬的喧闹场面。 “翠黛红状”,这里指浓抹艳妆的春游女子,她们乘坐着美丽的画船(画鷁)在明澈碧绿的春水中悠然游荡,使人望见不胜惊讶,以为是一片片彩云乘着微风在蓝天中缓缓飘过。“共惊”表现了人们对天水混淆的景象所产生的错觉。“带微风”三字描绘画船披着艳妆在绿水中飘然缓行的情状,极为传神。前两句着色甚妙,绿水红妆,彩云轻风,对比鲜明,相映成趣,展现了曲江池辽阔的水域和艳丽的春光。 三、四句写曲江池中歌管悠扬给人带来的幻觉:“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曲江池上画船如云,娇艳的游女们在画船中吹管弄箫,曲婉声长,回荡天际。听着这婉转悠扬的歌管,诗人就像置身于濛濛细雨中一样,心情舒缓、清爽。古典诗歌中借雨形容管弦的作品相当多。如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约《观祈雨》:“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等。 此诗用形象的比喻和联想,极力渲染了曲江池喧闹繁华的春游景象,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宋欧阳修的《采桑子》:“兰桡画舸悠然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飏管弦。”在构思上与此诗几乎同出一辙。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