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南通纺织博物馆 |
释义 | 南通纺织博物馆位于市区东南濠河文峰塔畔,为我国第一座纺织专业博物馆,以中国纺织大观园闻名。1980年筹建,1985年开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分主馆与辅馆两部分。主馆为一组红色琉璃瓦屋面的庭院式建筑,六个展厅分为《中国纺织撷英》和《南通纺织史》陈列,以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史料揭示了中国纺织业历史的发展演变以及明清以来南通作为著名土布之乡、近代中国纺织工业发祥地的地位。辅馆为江海地区近百年来社会风貌复原建筑群。东北部是村舍田园,植有各时期的棉花品种,河旁有牛车水,拱形的滚地龙、土墙草屋与青砖瓦房,均为典型的苏北民居。风貌古朴,极富情趣。辅馆中部为通州古街缩影,城门曰江山门,曲折的街道两旁有通华布厂、正和绸布染坊、盈泰源记钱庄、兴隆颜料纱庄、得记布庄、荣大祥绸布庄、布业公所等十多家历史上的名牌店铺。可展现当年土布生产及贸易之繁华一斑。其西南部有按原样缩建的大生水运码头、钟楼、大生纱厂车间和南通大学纺织科表门与图书馆等。在纱厂车间内陈列有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制造的纺织机器。 〔古诗文赏析〕 本 机 布
南通纺织有悠久历史,宋末元初,江南一带种植棉花和纺纱织布的新技术传来,绩麻渐被淘汰。至明末清初,通州已成全国重要棉产地,手工纺织业与成衣业迅速发展。农民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自穿为特征的小生产开始向商品性生产转化。通州土布(俗称本机布或本布)畅销东北、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全盛时期年产400万匹。同时还远销南洋群岛、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本机布为南通州赢得极高之声誉。 这首诗就是歌咏纺纱、织布、成衣劳动的。首联写通州纺织之渊源。“石湖诗里咏家机,海上尤工制布衣。”前句说,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在苏州西南风景秀丽的石湖养病时,曾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赞颂过江南的纺织业,“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彼时苏州等地的纺织水平已不低,虽然家织布未染色,“如霜雪”,是本色,但农民纺纱、织布、成衣的技艺相当成熟了。这就是通州纺织业的滥觞。后句说,江南农民的技术传到通州已是400年了,现在黄海之滨的农民亦擅长此道,本机布销往海内外,名噪一时。这里面融进了劳动者几代人的无数血汗,手工匠几辈人的无穷智慧,诗人为此激动,以此自豪,是饱含深情的。这反映出诗人进步的文艺观,因为一般“文人雅士”是不屑赞颂劳动和劳苦群众的。石湖是范成大的号,此联巧用典故,对比鲜明。 颔联写纺纱织布的情景。“落叶声多寒转轴,昏灯影细夜关扉。”描写具体而生动。秋深了,在寒夜灯影中,农民辛勤劳作。他们冒着浸人肌骨的寒气,手摇纺车,脚踩木机,纺轮纱绽嗡嗡营营,机轴机梭滴滴哒哒,家家户户的纺纱声、织布声,在江海平原上飘飞,似无数落叶下坠,沙沙作响。家乡农民是多么辛勤劳苦啊!“落叶声多”写声,“昏灯影细”写影,写声写影皆为写人,可称体扬八微,情景交汇。 颈联仍写夜织图.从时间空间上深入一层。“忙催刀尺宽成足,暖曳村墟淡有辉。”耕夫们将足长足宽的布剪下,有的织女们亦在如星的灯光中,为儿女赶制寒衣。他们尺量刀剪,手脚麻利,梭飞针走,织进深情。不知不觉间迎来了鱼肚白似的曙色,接来了淡淡的晨晖。他们不畏劳苦,乐在其中,给村庄带来温暖,送去温馨。 尾联写农夫自豪感。“儿裤女裙聊卒岁,何须裘马羡轻肥。”新布织成,儿女们可以穿上新衣辞别旧岁,迎接新年。何必羡慕那些达官贵人衣轻裘、骑肥马的腐朽生活?“聊”显示贫苦,“何须”表达对“大人先生”们的藐视。诗人代耕夫织女之言,显示进步的社会观,亦属不易。 此诗有文献价值,生动记述南通纺织发展史上清朝初期的一个横断面,十分珍贵。向民歌学习,写风土画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语言朴实、清新、通俗、富有韵味,是本诗写作上的优点。 (顾 启 丁赋生) 〔现代散文〕 不是出生于纺织世家,也并非土生土长于斯。然而,当我从大西北走进这座不古老不繁华的小城,却感到了一种不同凡响,感到被诱惑被吸引。这儿的人情习俗、风气礼仪固然使人熟悉和亲切,但又不止于此。来南通好几年了,懵里懵懂中捕捉和琢磨这雾般飘来逝去的感觉,不曾细究也没能破译。而当我由一个偶然机会踅进南通纺织博物馆,独自于满目绿阴中细细地静静地浏览了馆的全部,似乎福至心灵,隐约中识见一个灵秀、含蓄、充满田园气息和现代风范的南通,心中一动,似有所悟。 被濠河拥着的博物馆很美,一扇月牙状门掩于园林深处,门楣上“又一村”三个大字,墙上却挂着“农舍田园”牌子。园内空无一人,只见方田数十垅,房屋四五间,葡萄架下绿荫匝地,一架齿轮水车像墨色盘龙卧于河边。田垅上插着二十多支小竹牌,分别标着棉花种类。地头,有座拱型草屋。当年,农民利用海涂垦荒种棉,白天躬腰耕作,夜晚就绻息于这密不透风的滚地龙。那几间和它紧挨着的草屋、朴屋、瓦屋,则是棉农中的一部分由“贫农”过渡到“中农”、“富农”、“地主”的房屋等级标志。每座房屋从家具到陈列都展示了南通近代典型的一家一户手工纺织情景。行于农舍之间,当年“唧唧复唧唧,家家当户织”情景如置眼前,真愿时光倒流,寄身这民乐陶陶,复得返自然之境。正想着,一位农民打扮老人从屋后转出,扛柄锄头,额头淌汗。老者笑盈盈招呼道:“是来参观的么?”我猜他是管理农田的农民,谁知竟是表演织土布的。不禁欢喜,跟他走进瓦屋。这是个有天井的小三合院,堂屋放着纺车、织机,已有尺把宽的蓝格土布在织机上。老人稳坐织机前板上,调好机梭,猛拉梭绳,脚踩踏板,哐当哐当,只忽儿功夫织了两寸多长。老人告诉我这是通州土布、是明代以来南通著名商品,织户4万多,产量亿米。并根据产馆地点创立了“具庄、京庄、杭庄、关庄”四大名牌土布。 走出农舍区,经竹架紫藤小路,一座古城墙兀立眼前。这是仿五代十国所建的江山门城楼。入城门,通州 一条街豁然入目。迎面悬一“青出于蓝,素以为绚”旗幡,道出了蓝印花布的美学魅力。蓝印花布土色土香却千般烂漫,是南通著名传统产品。中国三大土染工艺,在南通均有较完整的继承和发扬。街上店堂林立,作坊、钱庄、绸布庄、颜料纱庄等一批南通老字号商店。虽是一人缓行其间,竟然生出商贾云集,百姓争购的感觉。这条街的复原陈列足见南通历史上纺织生产经营的繁荣兴旺之景,亦是纺织城的历史佐证。 再次返到主馆,回廊中的织女塑像让我心中一热,因我曾在纺织厂工作过的经历,塑像唤起我对织女的情思! 主馆六个展厅,记下了一个世纪前爱国主义者张謇先生的赫赫功绩。近十多年来,南通纺织事业突飞猛进,至今已发展成“五纺”俱全,“六纶”配套,成为全国12个纺织品出口基地和十大服装出口基地之一,并向世人展示了“纺织服装城”的蓝图。 从远古嫘祖到黄道婆到近现代一大批优秀纺织专家已经彪炳历史。南通有十万纺织职工,走在街上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干纺织的,无论从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值得研究的现象。而我只能为纺织的美丽、发达所感动。当然,只有勤劳和志气才是创造这一切的源头。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钟情于这座城市的所在了。 (郑明) 〔民间文学〕 传说从前南通是一片海滩,人们靠打鱼为生,用麻丝结网,麻片遮身,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天官为王母娘娘做寿,在瑶池大摆筵宴,请来了西天老佛、东海龙王、南极寿星、南海观音、四方菩萨、八路神仙。王母心里高兴,亲自带领仙女去花园采摘蟠桃。无意中王母朝下界一瞧,正好瞟见通州,只见那里人们披着麻片,没有衣穿,不禁动了恻隐之心,立即传旨,派鹊神回宫取出三粒棉种,又命牛郎、织女下凡传授耕织,限期一年教会通州百姓植棉纺织;如有违抗,以后7月7日不许相会。 鹊神奉命回宫,衔了三粒棉花种籽,正待飞回花园复旨,不料路经瑶池,嗅见酒香扑鼻,不觉馋涎欲滴。嘴一开,一粒棉籽掉进玉盏之中,沾上琥珀色的琼浆,鹊神连忙拣了出来,趁无人看见,赶紧到花园将棉籽交给牛郎。 暑往寒来,不觉一年过去,各路神仙又来给王母娘娘贺寿。牛郎织女也如期归来完旨交差,双方献上纱支若干,棉布数匹。王母与众神仙走出天宫,朝通州望去,看见百姓穿上了棉布衣裳,十分高兴;又见其中有的衣服不是白色,而是黄色,感到诧异,便问何故。织女禀告:“通州棉花中有一种花色微黄,人称紫黄花,不知何因。”鹊神知道无法隐瞒,只得如实说出一颗棉籽掉落酒杯沾上琼浆的缘由。王母娘娘按功论赏,赐牛郎仙酒三盏,赏织女蟠桃三个,对鹊神说道:“紫黄花有颜色,反比白布好看,我也不多怪罪于你,只是每年七夕,由你率领天下喜鹊搭桥,好让他们夫妇相会。”大家齐声称善。王母趁着酒兴又说:“下界百姓只有白、黄二色衣服,还是单调。你等谁有法子,能使他们穿上花布衣服?”话音刚落,南海观音站出,摘下一片柳叶,丢落下界,又用杨柳枝条蘸些净水洒下。柳叶着地,沾了甘霖,立即生根发芽,长出 一棵棵菠菜似的野草,人们管它叫“大蓝”。东海龙王不甘落后,伸手取下脚上缠着的 一株海草,往下一丢,接着打个喷嚏化作一阵小雨,只见下界田野上,长出一片像海草那样的植物,人们便把这种草叫“小蓝”。大蓝、小蓝都是天然染料,老百姓画出种种图案,用大蓝、小蓝在白布上染色印花。从此,南通就有了蓝印花布。 (自强 问春搜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