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创新类·用天问体的宋词赏析 |
释义 | 创新类·用天问体的宋词赏析创新类·用天问体的宋词赏析 【依据】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 〈天问〉 体作 〈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王国维 《人间词话》) 【词例】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 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 《天问》 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从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解析】辛弃疾被誉为词家之杜甫,其词沉郁顿挫、兼备众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他善于向前人学习分不开的。如 《玉楼春》(效白乐天体)之学白居易,《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之学李清照,《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一连罗列古代五个别恨的事例,好象南朝齐江淹 《别赋》 的写法……至于这篇 《木兰花慢》 则注明“用 《天问》体”。《天问》是我国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放逐山泽,胸中充满对楚国兴衰的疑虑,对自己遭遇的愤闷。他“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泄愤闷,舒写愁思。”(东汉、王逸 《楚辞章句》)作下了 《天问》这一不朽诗章。辛弃疾早年组织抗金义军,归南宋后,力主抗金,以恢复宋王朝失去的北方大片河山。他曾提出一整套抗金方针和具体措施,但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又加以辛弃疾为人刚正不阿、敢于抨击邪恶势力,他遭到百般打击,长期投闲置散,形同放逐。辛弃疾满腔忠愤,无人了解,这同叹“国人莫我知也”的屈原当年的处境极为相似。屈原的人格和诗章都是辛弃疾平生低首的。他这首词效 《天问》 的形式,更是学屈原 《天问》 的精神,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刻忧虑、对个人忠而被谤的愤闷、对不合理世界的怀疑和质问。屈原的 《天问》,全篇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关于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问题。辛弃疾的词也是全篇问题。不过它是辛弃疾在中秋之夜饮酒到天将亮时作的送月词,疑问都是有关月亮的,并且从落月着笔。可见辛弃疾学习 《天问》,而又自有创造。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这里问: 可爱的今晚明月,你悠悠地要飘向何方?这一发端领起下面有关落月的五个问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这句问: 是否另外还有人间,在月落的方向,才看到月照在东边?王国维评以上几句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辛弃疾的想象是丰富奇特的,但若讲他悟到了月轮绕地之理,或恐未必。这同王国维引 〔木兰花慢〕 句词题序不按原文录写一样,是得大体而不顾细节的。因为辛弃疾是以疑问语气提出的,并不确定。所以下面又接着问道:“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讲: 还是天外那边不是别有人间,只是一片空阔,只有浩浩长风吹送着月亮?“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这两句又是两个问题: 月儿象飞入天空的明镜,它没有生长在地上的根,谁又能把它用绳系住,不使它逝去?月中的嫦娥没有嫁予世间的人,谁又能将她留下呢?这两个问句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热爱,对良辰美景无法挽留的惆怅。正由于词人对美丽月亮的无限的爱,他才对月亮飘去的路途和命运更加担忧。上片写了他对月亮天上路途的关切,下片他又写了对月亮海底旅途的担心。“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听说月亮西沉要经过海底,又无法问其根由,这怎能不让热爱落月的作者心中怅惘而忧愁呢?“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作者担心那大海里的万里长鲸,横冲直撞,触破了月宫上的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词人问: 虾蟆本来能游泳,那么玉兔怎么会象虾蟆一样浮沉于水中呢?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如果它们都安然无事,那么明月又为什么渐渐变成象钩一样的缺月呢?全词就在这一团团不可解的疑问中结束。 读这首词,词人想象力的巨大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其最足以动人心魄的还在于词人思想的博大,执著的探索精神,以及其中蕴含的辛弃疾深刻的忧虑和热切的关怀。我们知道辛弃疾在爱国精神上是同屈原一脉相承的。他的这首词也标明 “用《天问》体”。屈原《天问》 的问题和情感的真正焦点在于:“楚之兴衰,天邪人邪?吾之用舍,天邪人邪?国无人,莫我知也。”(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是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强烈不平。辛弃疾的这首词也如此。对月亮的关心中,也隐含着对南宋王朝命运的担心,对自己忠而被黜境地的一腔怨愤。《天问》是屈原愤激问天之作,文义不次序、凿空乱道,一任神行。辛弃疾这首词是他中秋饮酒送月之作,心境略平静,因而问题集中,只问关于落月的问题,层次明晰。写月的飘去从天空到海底到月变缺,形象成为系统,比屈作更有象征色彩。这是辛弃疾对屈原 《天问》 创作艺术的发展。 辛弃疾这首送月词用 《天问》 体,而在此之前,豪放词人苏轼咏中秋的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便有用屈原《天问》体的痕迹。苏轼 《水调歌头》首两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就是问天之意。“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又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心存犹豫、疑问。“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虽是对乘风而去的否定,毕竟也用疑问语写出。至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也是疑问。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 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作时当时任密州 (今山东诸城) 知州。正受外放的冷遇,内心深藏 “一肚皮不合时宜”的幽愤和对宦途险恶的体验。这同屈原、辛弃疾有着相似之处。从词的题序看,也似辛弃疾的 〔木兰花慢〕 作于 “中秋饮酒将旦”。辛弃疾的 《木兰花慢》 虽说受 《天问》启发,其实还是近承苏轼 《水调歌头》 的。然而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两词都设问,苏词却不象辛词全篇疑问,且疑问郁积不可解。苏词句法似诗,而辛词多用散文句式。二词都想象丰富,风格豪迈,但苏词更为飘逸、空灵,辛词则沉郁、宏阔。从苏辛词对楚辞《天问》 的成功借鉴,我们也可以看到宋代词人继承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并融化不同文学体裁的艺术方法,以推进词的发展的一斑。这是同我国文人创作和诗词理论历来重视《诗经》、楚辞传统的继承密切相关的。也对我们今天学习古代文学,正确看待民族文学遗产有着启发意义。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