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凤阳花鼓“震颈红”
释义

凤阳花鼓“震颈红”

悠悠历史,人文荟萃,造就了江淮的民歌体裁丰富、内容广泛。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还唱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凤阳花鼓”在清代《缀白裘》一书中就记载为:“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明代凤阳人民的生活情景:每年淮河洪水泛滥,百姓离乡背井,妇女只好手拿花鼓沿街卖唱,边敲边唱边舞,以求生存。而淮北民歌《大捻子起了首》,是纪念清朝捻军起义的歌曲:“七月七月七,黎民泪凄凄,爹娘都饿死,居家人不团聚哪,穷人受冤屈,居家人不团聚,穷人受冤屈,哎哎嗨哟。九月九月九,大捻子起了首,先攻雉河集哪,后打毫州府,杀富又济贫哪,粮食弄到手,哎哎嗨哟。”这一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品种有:
(1)山歌。
有“放牛山歌”、“采茶山歌”、“数板山歌”、“对口山歌”等,主要流传在大别山地区和长江两岸广大地区。其中尤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和“震颈红”等最有代表性。“慢赶牛”种类很多,原是农民扬鞭赶牛时唱的,后来用于多种场合,传播范围也相当广泛,它的结构简练,唱词一般为五句式,旋律多为五声羽调式,表达各种不同情绪。“震颈红”因演唱者用极大气力吼唱时脖颈发红而得名,其音调高亢、嘹亮,充分抒发劳动人民的情感。轻松愉快的“快板山歌”是妇女们喜爱唱的,放牛娃则爱唱天真活泼的“放牛山歌”。苏北的山歌主要集中在南通的如皋等地。
与稻田耕作有关的民歌一般称田歌,它大都属于山歌分类,但也有因各地约定俗成的叫法不同而称谓各异,如苏南称“栽秧号子”、“车水号子”、“锄草号子”、“吆牛号子”;皖北称“秧歌”、“喊秧歌”;苏北则大都另有专名,如“西凉月”、“叠断桥”、“七字唱”、“串十字”等。主要流行在长江两岸和皖中偏东部的江淮之间水田种植地区。人们往往在插秧、薅草、车水等集体性劳动场合中,为解除疲劳、提高效率,借歌以自娱。巢县秧歌很有代表性,常在水田中插秧、薅草时歌唱,唱起来有领有合,但不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多为五声微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用大量倚音作装饰,曲调自然流畅。苏北的“车水歌”有一种是用锣鼓伴奏的,其前面有吟诵诗,又称“头子”:“锣鼓一响,喉咙作痒,要打号子,又怕挂黄。” 念完后即开唱,唱的过程中间有锣鼓。在苏北的清、淮、盐、阜一带,有一代表性的歌种叫“格冬代”,因其衬词中有“格冬代”而得名,其歌腔十分丰富,又有“河西鼓”、“河东鼓”、“经河鼓”、“安丰鼓”等区分。田歌的季节性很强,每到插秧季节,辽阔大地上歌声此起彼伏,真可谓“遍地秧苗遍地歌”。
(2)号子。
各地区由于生产劳动的形式不同,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夯号子”、“硪号子”以及流传于江岸沿海及运河码头的搬运号子等;淮河、长江的渔民又有他们的“摇橹号子”、“起锚号子”等。这些号子都随着其劳动节奏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3)小调、花鼓、花灯歌。
这几种体裁的民歌十分丰富,主要流行在淮北。约占全区民歌数量的三分之一。小调曲目中,由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杂曲曲牌数量很多,可以说小调的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其中以“凤阳花鼓”最有特色。“凤阳歌”是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逃荒要饭时乞讨卖唱的一种民歌,是人们在悲伤苦难的生活中发自心底的声音,其曲调优美流畅,旋律平缓、偶用六度跳进,犹如情感波荡,节奏规律,并以锣鼓陪衬。此曲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流传于淮河两岸的怀远、风台、颍上、凤阳、蚌埠、淮南等地的花鼓灯,也是歌舞相伴的民间歌舞形式。其中唱的花灯歌,其结构短小,中间穿插锣鼓间奏,形成特有的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凤 阳 花 鼓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