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写黄河最好的诗词之一: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和赏析 |
释义 | 写黄河最好的诗词之一: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和赏析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鉴赏】 “白日”一词,本极平常,但古人每用以写黄昏时的落日。建 安以来,多少名句、警句,都是用“白日”来写“黄昏”的。如曹植 的“惊风飘白日”(《箜篌引》,又《赠徐干》)和“白日西南驰”(《名 都篇》),陶渊明的“白日沦西阿”(《杂诗》),谢朓的“白日丽飞甍”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都是。唐代以后,特别是从盛唐以后, “夕阳”和“斜阳”开始成为诗歌警句、名句中的重要词汇。像王 维的“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孟浩然的“夕阳度 西岭,群壑倏已暝”(《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刘长卿的“千峰 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旧居》)和“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 远”(《送灵澈上人》),刘禹锡的“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 直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夕阳” 或“斜阳”在诗中愈来愈普遍。到了长短句,用“白日”写黄昏的 情景竟几乎绝迹了。同为落日而两用其词,不仅意境形象各不 相同,即思想感情亦有本质上的差别,当然读者的感受也就因之 而异。这一点,林庚先生在四十年代就已经指出了。而要欣赏 这首《登鹳雀楼》,首先请从“白日”和“夕阳”的区别说起。 “白日”的形象是开朗而璀璨的,从它所得到的感受也必然 是雄浑磅礴,光芒万丈,而无奄奄一息或美人迟暮之感。此诗写 “白日”虽“依山”而“尽”,尽管这里面可能蕴涵着叹流光如逝水 的情绪,然则“白日”究竟是“白日”,在它的背后只有寥廓的太空 和无垠的宇宙,给人的印象是饱满充沛的。而“夕阳”呢,就不行 了。它给人的印象是微弱和黯淡,其所以使人感到美丽,全靠了 围绕着它的彩翠般的岚光,绮縠般的烟霞或沉沉的碧云暮霭。 仿佛它只有极短暂的生命,必须凭借着“山峰”、“人影”才能射出 它的一抹残辉! 用王之涣的这首诗同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一诗相比,似 乎能说明问题。同是写落日,而后者却显得那么惆怅凄凉。这 固然同作家的生活和身世有关,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受到当时社 会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就必然产生不同的感情(这就是说, 王之涣和李商隐同属于封建士大夫阶级,但因所处时代不同,一 在盛唐,一在晚唐,而感情自然有所差异),而不同的感情自然要 通过不同的形象来表现——即使同是描写落日。古人说“言为 心声”,我看毋宁是“言为时代之声”吧。 再看第二句。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 了孟轲口中,则把孔丘的话更加引申开去,他说:“源泉混混(滚 滚),盈科而后进。”可见欣赏黄河不仅要看到“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一面,还要看它“后浪催前浪”的一面。黄河已是壮观,而作者 却把眼光寄托在更远的“海”上,这就显得诗人的胸襟开阔,而诗 句也显得更有气魄了。 然而“白日”终不免为“山”所蔽,黄河入海在鹳雀楼上也并 非望中景色。于是诗人进一步写出下面两句来。这里面暗示给 人以人定胜天的毅力和高瞻远瞩的雄心。读者莫笑我夸大其 辞,且举两首有落日又有楼的宋词作一反证。柳永[八声甘州] 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于是这个天涯游子带着 “不忍登高临远”的矛盾心情去“登高临远”,凝眸而望,想象着久 别的思妇大约也正在盼他早日归来,其寂寥迟暮之情可想而知。 柳永的胸怀和他眼中的境界比王之涣显然小多了。而南宋末年 张炎的[八声甘州]则说:“有斜阳处,却怕登楼!”连楼都不敢登 了,还谈什么壮志雄心,高瞻远瞩! 此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亦正王之涣之所以不可及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