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写北京故宫的诗词大全 |
释义 | 写北京故宫的诗词大全
神鼎当年定蓟门,舆图徧览此方尊。 天文析木三河近,王气全燕万古存。 水绕郊畿襟带合,山环宫阙虎龙蹲。 何须百二夸周汉,一统今归圣子孙。 [诗名]都城郊望 [作者]岳正有,明代漷(今属河北)人。 [注释] ●神鼎:原是指夏禹所铸九鼎。夏商周以鼎为国之重器,国灭则鼎迁。夏亡,成汤将鼎迁于商邑;商亡,周武王又将鼎迁之于洛邑,均作为“传国之宝”,后用于象征国家。这里是指政权中心京都。●蓟门:北京古时属蓟地,以蓟草多得名。周武王封尧的后裔于蓟,至秦汉置蓟县。后来魏于蓟立燕郡。今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称蓟邱。●舆图:地图。●三河:指永定河、北运河、白河。●虎龙蹲:指北京地势是龙盘虎踞,有帝王之气。●百二:见居庸关《塞上》诗注。●一统:说如今一统天下归大明王朝,圣贤的子孙。 常停游宴五谷丰,坐奏箫韶百兽喜。 五十年来称太平,奕叶休光庆此生。 愿同驯鸟呈歌舞,岁岁遨游佳丽城。 [诗名]苑中五色鹤斑然可异,归而赋(全诗36句) [作者]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庚寅夏,偶见皇宫庭苑中有五色鹤(其实可能是孔雀,是宫廷中驯养的),万历见而兴起,赋此长诗。 [注释] ●五十年:朱翊钧在位48年(1573-1620年),此处50年是指他继位前后50年。●驯鸟:指五色鹤。●佳丽城:北京城。 金瓦灵坛高接天,先皇设醮事祈年。 当今德茂伸仙至,徐福何须到海边。 [诗名]大内歌 [作者]陶崇政,明代文人。 [注释] ●金瓦句:是指天坛的雄伟壮丽。●先皇句:说明先皇是在祈年殿,一年一度地设醮,祈求五谷丰登。●当今:是指当时的皇帝,诗句是说皇帝德行好,神仙自然就到。●徐福句:说只要皇上宽厚仁慈,自然有神仙保佑,根本不必象秦始皇那样派徐福入海求仙,一去不回。对秦始皇有讽刺之意。 御门争着赭黄袍,将士还朝尽节旄。 海外名王归宿卫,腰间都带赫连刀。 [诗名]清宫词(之二)·还朝 [作者]魏程搏,清末民国初文人。 [注释] ●御门句:清初康乾之世,武功显赫,怀柔有策,边疆蒙、回、藏各部臣服,诗句写将士还朝时的情景。他们都穿上了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黄马褂。●节旄:符节与旌旄,古代拜大将时授之。●海外句:写少数民族的名王进京朝见皇帝时,均进入禁宫。宿卫,当警卫之任。●赫连刀:赫连,复姓,匈奴刘去卑的后代,大夏王朝的国王即名赫连勃勃,此处代指少数民族族刀。 和风丽日遍遐陬,万姓胪欢喜若雷。 欲纪升平春殿宴,赋诗仍是柏梁台。 [诗名]清宫词(之三)·春殿宴 [作者] 魏程搏 [注释] ●春殿宴: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正月十日,康熙帝设升平喜宴于太和殿下,君臣赋诗,康熙赋首句:“丽日和风被万方”,群臣仿柏梁体,以次各呈诗93韵。此诗是记述这件事的。●陬:正月。《尔雅·释天》:“正月为陬”。●胪欢:传递喜讯。胪,传言。《国语·晋语》:“听胪言于市”。●柏梁台:汉武帝作柏梁台,在台上与群臣共赋七言句,每句用韵,后人称此体为柏梁体。这也是后世联句诗之祖。清康熙帝仿效汉武帝,因此诗人将太和殿比喻为柏梁台。 集成四库图书富,御印先朝密密缄。 除却禁中藏缮本,四文宝阁贮瑶函。 [诗名]前清宫词(之一) [作者]佚名 [注释] ●四库图书:清乾隆三十七年,弘历下令编辑《四库全书》,历10年而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79339卷,藏于清宫文渊阁。●缄:封。●除却二句:意思是除了京城藏本外,文源、文溯、文澜、文津等宝阁也各藏有一部缮本(抄本)。据记载,全国贮存《四库全书》的阁共有7个: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沈阳)文溯阁、热河(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瑶函:珍贵书函,此处乃对《四库全书》的美称。 古井无波送洛妃。袞龙易去出宫闱。 伤心误陷奸人计,甘作咸阳一布衣。 [诗名]珍妃井 [作者]高树,清末民国初文人。 [注释] ●古井:指故宫内的珍妃井。●洛妃:指珍妃,为光绪帝的爱妃,力助光绪维新变法,事败,被慈禧太后囚禁,八国联军入京时,被慈禧处死于井中。●袞龙句:八国联军入京,光绪帝被迫脱下袞龙袍,换上布衣,随太后奔西安。●奸人:指出卖光绪,将维新变法密告慈禧的袁世凯。●咸阳:代指西安。 芙蓉别殿锁瀛台,落叶鸣蝉尽日哀。 宝帐尚留琼岛药,金釭空照玉阶苔。 神仙已遣青鸾去,瀚海仍闻白雁来。 莫问禁垣芳草地,箧中秋扇已成灰。 [诗名]西苑 [作者]李希圣,字亦元,清代湖南湘乡人。光绪进士,官刑部主事。工诗,学晚唐李商隐。这首诗就有此特点。此诗是一首对戊戌变法后光绪帝与珍妃悲剧哀挽凄凉的写景抒情诗,当时光绪帝曾被囚于西苑。此诗几乎句句用典,但无雕琢痕迹。 [注释] ●西苑:即今中南海和北海的宫苑。●芙蓉句:此句借用杜甫《曲江对雨》中“芙蓉别殿漫焚香”的成句加以变化。瀛台,在西苑(即中南海)太液池中,三面临水,光绪曾被软禁于此。●落叶句:引用汉武帝思念李夫人作“落叶哀蝉”之曲的典故,借指光绪悼念珍妃。●宝帐两句:说光绪囚禁处,帐中还留有珍妃托人送来的“仙山神药”,而珍妃本人却已被慈禧杀害,瀛台室宇已空,只有那盏宫灯还照着阶前的绿苔。釭(gong,公):灯。江淹《别赋》:“冬釭凝兮夜何长。”●琼岛:即琼华岛,在西苑太液池(今北海)中,依神话“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的传说修建。玉阶,古乐府楚调曲有“玉阶怨”,是宫怨诗,这里是悼珍妃而暗用典。●神仙二句:用借喻的方法表现戊戌变法失败后珍妃被害身亡,及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史实。青鸾,神话中的鸟,这里借指珍妃。瀚海,指渤海,八国联军是从大沽口登陆的。白雁,南宋末民谣:“江南破玻,白雁来过”的说法,白雁为元军统帅伯颜的谐音,不久,伯颜果犯宋土。此处喻指八国联军。●莫问句:说不要再追忆皇宫禁垣往日春月芳花的愉悦时光。●箧中句:被锁在箧中的合欢扇已破碎,化成了灰烬。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失宠,曾作《怨歌行》,中有“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句。“箧中秋扇”之典,就是从这里借用的。“已成灰”是指珍妃之死。 独来独往意何如,羁客心孤意不孤。 落日河山千古在,秋风天地一人无。 英雄感慨麒麟阁,神鬼睥睨燕雀湖。 高处不须搔首问,碧翁大事久糊涂。 [诗名]秋日登观象台望故宫及功臣庙一带遗址 [作者]黄周星,字九烟,又字景虞,号而庵,明末上元(今南京)人,一说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明毅宗崇祯十三年进士,授户部给事中,不就职。明亡后,改名黄人,寄居湖州。此诗是明亡后他在北京登观象台望明故宫(当时已成清宫)时抒凄凉悲愤的情绪。 [注释] ●观象台:在北京城建国门内;建于明正统七年(1142年),著名天文古迹之一。●羁客:客游在外的人,此处为作者自指。●独来二句:表明诗人登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深沉的孤独感。●落日二句:写望中所见,秋风落日之中,空无一人,唯有河山历历。●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将霍光等十一功臣的像绘在阁上。这里借指功臣庙。●睥睨:斜视,有厌恶之意。●燕雀湖:可能指燕雀聚集的湖泊。燕雀,喻志量器识狭小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高处二句:是说不必要搔首问天,老天爷早就糊涂了。这二句是指责青天,表达作者面对着已沦入夷人之手的北京城的满腔悲愤。碧翁,指青天。语出陶谷《清异录·天文》:“晋出帝不善诗,时为俳谐语,咏天诗曰:‘高平上监碧翁翁’。” 金阙九千泛浪色,丹墙一院壮巍峨。 两朝空济帝皇梦,喟感游人漫饶舌。 [诗名]故宫 [作者]王树远,现代诗人。 [注释] ●金阙九千:北京故宫共有屋宇九千余间。●两朝二句:感叹明清两代的皇帝在故宫内,白白地做了一场守住帝业的梦,而今天的游人们却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絮叨帝后在故宫内发生的故事。 琳琅满壁出毫端,两代名家集大观。 料得诸公多感慨,几人识得味酸咸。 突破清规戒律条,评量艺事此为高。 就中墨法饶新意,八大冬心郑板桥。 [诗名]故宫观明清名家书法 (七绝二首) [作者]吴丈蜀,当代诗人、书法家。 [注释] ●八大冬心郑板桥:指明末的八大山人朱耷、清代诗人、书画家金农(号冬心)及清代诗人、书法家郑燮(号板桥)。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