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其一 |
释义 | 其一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 《丁督护歌》属于清高曲中吴声歌一类。据《宋书·乐志》记载,此曲为南朝宋人所制,本来声调哀切,后来宋武帝曾加以改制。这一组诗共五首,就是宋武帝根据自己所改制的曲调写成的,这里选入了其中的第一、第五首。 宋武帝刘裕本是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但在南朝绮靡诗风的影响下,他作起诗来也不免是“雕文织彩,过为精密,为二蕃希慕,见称轻巧矣”(《诗品》语)。要把这种诗风和辛弃疾刻划的那个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的形象联系起来,总让人感到别扭。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在这首小诗中,我们就可以约略感受到他的气魄和胸襟了。 “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督护率部北征,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土崩瓦解。两句诗写出了一个威猛骁勇的将军形象,这才是我们心目中“气吞万里如虎”的开国之君。督护,武官名,是驻守重镇的大将手下的部将,这里,刘裕不过是从曲名中信手拈来,来指代帅众北征的将军。刘裕曾两度北伐,灭掉了南燕、后秦,并一度攻下过洛阳和长安。 “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这两句写了将军以破竹之势,一举扫清敌寇,以其赫赫战功赢得了荣华富贵,他的功业也流芳百代,永垂青史。这样的人生理想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庸俗了,但却是封建时代志士们的共同追求。因为,功名富贵决不仅仅意味着现实的享乐,在更深的层次上,它也意味着人生价值的实现,意味着社会、历史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这也许与楚霸王项羽理解的“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一样。而这两句诗也使我们想到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一个要“朱门高盖”,一个是“衣锦还乡”,形式虽有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都表现着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或这种追求实现之后的无可掩抑的兴奋感,都充满了一种昂扬向上的乐观豪迈。只不过,相比之下,刘邦的气派更足些罢了。 这首小诗一反宋武帝“雕文织彩”的作风,而以明白流畅的语言、昂扬豪迈的格调,塑造出一个建功立业的将军形象,这个形象多少有些自况的味道,较多地流露了他的心志和胸怀。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