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八不说
释义

八不说

已如前述,中观派的“万法皆空”说的理论基础是相对主义。他们注意到了相对性这一宇宙的普遍法则。在他们看来,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考察一个对象必须有对比和参照,排除了对比和参照这个对象就缺乏任何内容。一切事物,只有充分注意到它们的关系时,才能够被认识。认识是一个过程,判断是这个过程的结果。而否定,或曰排除则是过程的精髓和导致结果的桥梁。否定性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把世界复归到普遍相对性之中就意味着对它自在性的剥离和否定。从根本意义(胜义)上说,世界是生灭变化的,因而也是不真实的,即便是在早期佛教中所谓的感觉和感觉材料(色)也在这普遍相对中化为最终的无。一般说来,中观派的“空”论,没有彻底空掉这个眼见的世界,它所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仅仅是相缘而起,刹那相续的流,也即承认世界的这种刹那真实性。这是用一般人观察世界的方法所导致的观点,也即中观派所称的“俗谛”;然而,从根本意义上看世界是空无的,此为中观派所谓的“真谛”或“第一义谛”。这是一般中观派的观点。然而,中观派中的极端派却有彻底否定世界的倾向。但是,如要彻底否定这个世界,就要根除这个世界的相对真实性,譬如,生灭、常断、同异、来去等八个相对关系。排除的方法很简单,即在每一对关系的每一方之前都加上一个否定词“不”,论证采用日常习见的事例加以类比,通俗但费解。最有名的论证是中观派祖师龙树提出来的“八不说”:
万物不生,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初谷不生。何以故? 离劫初谷今谷不可得。若离劫初谷有今谷者,则应有生,而实不尔。是故不生。
若不生,则应灭? 答曰:不灭。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初谷不灭。若灭,今不应有谷而实有谷,是故不灭。
若不灭,则有常? 答曰:不常。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常。如谷芽时,种则变坏,是故不常。
若不常,则应断? 答曰:不断。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断。如从谷有芽,是故不断,若断不应相续。
若尔者,万物是一? 答曰:不一。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一,如谷不作芽,芽不作谷。若谷作芽,芽作谷者应是一,而实不尔,是故不一。
若不一,则应异? 答曰:不异。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异。若异者,何故分别谷芽、谷茎、谷叶,不说树芽、树茎、树叶?是故不异。
若不异,则应来? 答曰:不来。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来,如谷子中芽无从来。若来者,芽应从余处来。如鸟栖树,而实不尔,是故不来。
若不来,则应出? 答曰:不出。何以故? 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出。若有出,应见芽从谷出,如蛇从穴出,而实不尔,是故不出。

这“八不说”或日“八不缘起说”看似可笑,但它却是思维形式的进一步升华,是佛教中观派理论的核心。佛教早期的般若哲学主要从“有”和“无”这对范畴说明“万法皆空”的道理。到了龙树在其《中论》中所提出的“八不缘起说”则着重从“生”、“灭”这对范畴阐明他们的空观了。在他们看来,“有”和“无”问题的提出,其关键在于“生”和“灭”的问题。这个问题如能得以解决,“有”、“无”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所以,龙树的中观派(也即空宗)着重论证“生”和“灭”的问题。
“八不缘起说”是在《中论》的“归敬颂”中提出来的: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在“八不缘起说”中,“不生不灭”是总纲。青目对“八不”的解释说:“为成不生不灭义故,复说六义”。就是说除了“不生不灭”之外,其余六说只是前者的引申和证词。如果“不生”,“不灭”也就无从何来。所以,在“不生不灭”命题中,“不生”为基础。
青目在《中论·观因缘品》中一开始就解释“不生”的含义:世界万有是从哪里来的? 是印度教一些派别所谓的“自在天”和“韦纽天”的意志吗?不是;是顺世论所谓毫无原因的“自然”生吗?不是;是胜论——正理论所谓的“微尘”(极微——原子)积聚而生的吗?不是;是由“时”和“世性”等不变的属性组成的吗? 不是。上述等等“外道”所主张的宇宙发生论,一概不能自圆其说,即便是以往佛教所一贯主张的“因缘和合”生也是不能成立的。他主张,世界万有从来就没有被“他生”过,也没有“自生”过,更没有由“他”、“自”共生过。无论从哪一方面着眼,“生”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既然“生”不曾有过,那么“灭”也就谈不上存在。
中观派抓住了主观概念和客观存在之间的矛盾,抓住了形式逻辑,主要是印度古因明的缺陷,而将矛头直指人类思维所赖以进行的语言。在中观派看来,语言与其所标示的对象是不可能一致的。因为任何对象都是刹那生灭的,人的认识不可能把握它的本质;因为任何对象都是以“众缘和合”为条件,它们没有不赖它物而独立自在的性质(自性),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穷尽它与其他对象的关系和它的诸多性质,所以,对它的认识总是割裂的和片面的;再因为,因明和西方逻辑一样要求概念的不二性,不能既可给予这样的解释,又可给予那样的解释。这与世间现象是不相符的,因此导致概念与其所示对象的矛盾。他们以“除非不说,一说即可有破”,“若有所说,皆是可破”的“破”字当头,进而由破语言再破由语言所构成的最一般的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最后实现他们的“空”论得以确立的目的。龙树对“八不缘起”的论证正是抓住了概念与其所示对象之间的这些矛盾,进行推论,从而使敌论的命题限于荒谬。
“万物无生”这一命题是以“谷”加以类比推理的。他断言,劫初(“谷”世界之初)就没有被“生”,因为劫初“谷”已经存在,现在“谷”依然存在。一事物过去没有,现在新有叫做“生”,而过去已经存在,今天依然存在的事物怎么能叫新“生”呢?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谷”在这里是作为统摄万谷的一般概念使用的,而不是指“谷”这种概念所标示的个别对象。在印度哲学中,作为实际对象有生有灭,作为统摄万般对象的概念则不生不灭的观点是普遍被认可的。譬如,作为张三、李四等具体的人是有生有灭的,但作为统摄所有个人的概念“人”(即人类)则是永恒的。龙树所代表的中观派抓住了概念和它所标示的对象之间的矛盾并在实际论证中展示出来,从而实现其混淆视听的目的。
“若不生,则应灭?”龙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他的论证仍然利用了概念与其所示对象的矛盾。既然“谷”(作为统摄万谷的概念)不生,它就不会有灭。因为“生”和“灭”是一对矛盾对立又相依相成的概念,凡有生才会有灭,如果没有生,怎么会有灭呢?谁见过世上没有生而只有灭的事物呢?前一个命题已经证明“谷”(作为概念)“无生”,那么这个命题的(谷)“不灭”也自然是成立的。
“若不灭,则应常?”他回答“不常。”在对这一命题论证中,他虽然仍以“谷”为例,但这里的“谷”却不是作为一般概念,而是作为个别对象使用的。“如谷芽时,种则坏灭,是故不常。”在这里,龙树偷偷地把“谷”这种概念换成了其所示的对象了。
“若不常,则应断?”答曰:“不断。”在论证中,他依然抛却了作为概念的“谷”,而采用了作为对象的“谷”(种)和(谷)“芽”这两种个别对象的类比法。所以他说:“如从谷有芽,是故不断,若断不应相续。”
“若尔者,万物是一?”答曰:“不一。……如谷不作芽,芽不作谷。若谷作芽,芽作谷者,应是一,而实不尔,是故不一”。这里,把总摄万谷的“谷”(概念)换成了称做“谷”(种)和(谷)“芽”的另一类概念。
“若不一,则应异”答曰:“不异。”为什么呢? 因为如谷芽、谷茎、谷叶不同于树芽、树茎、树叶。这里舍弃了前面同类概念之中的类比,而采用了异类概念的类比。
“若不异,则应来?”答曰:“不来。”因为“来”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从异处至此处,如鸟栖树。谷芽却无从何来。故“不来”。
“若不来,则应出?”答曰:“不出。”我们知道由内而外应为“出”。这是对“出”这一概念的本质界定,或称它的内涵,而它的外延则包括由内而外的一切运动,如出来、出离、出去,出露、出显、出现等。龙树利用“出”这一概念外延的广泛包容性做文章,他把其外延缩小至仅限于“出去”、“出离”的范围。因而他说:“若有出,应见芽从谷出,如蛇从洞出,而实不尔,是故不出。”
龙树在这里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概念与概念,概念与对象,对象与对象以及同类概念和异类概念的交互使用,从而达到他混淆视听,成就其命题的目的。尽管如此,“八不说”的提出在方法论上还是有重要意义的。任继愈先生对“八不缘起”论给予了如下评价:
若从现代哲学观点来看,此中的“不生不灭”回答的是世界万有的本原问题;“不常不断”,回答的是世界万有的连续性还是中断性的问题;“不一不异”,回答的是世界万有的同一性还是差别性问题;“不来不去”,回答的是世界万有是否有转化出来的问题。我们知道,这些问题的哲理性很强,《中论》能够把它们提炼出来,说明佛教的哲学意识已经成熟,由其原初的解决人生观和伦理观等以人为本的局部问题自觉地转变到解决整个世界观的根本问题。由于“八不”依然作为“总破一切”的方法论,所以它使般若学所特有的那种批判一切、否定一切的风格,更加突出出来。因此,历来所给予的评价都非常高,认为“八不”是打开般若的钥匙,是诸佛的中心。(见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47—348页)。
“八不缘起”说所导致的结论是世间“空”的彻底。就认识论来说,它揭示了因明(印度逻辑)的缺陷和弊端,使人类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但它并没有形成比受其批判的古因明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待到陈那和法称改造古因明,并提出和完善了“三支论法”的时候,新的更高级的思维形式才告出现。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