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3.桐城派
释义

3.桐城派

现在来谈谈桐城派:

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桐城姚鼐古文,学其先辈方苞,师刘大櫆,又师姚范(方苞为桐城派中较重要者)。方苞、刘大櫆、姚范皆一时人望。姚鼐更专心为古文,故“历城周书昌为之语曰: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用语见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刘海峰即刘大櫆。姚自引此语,可见他自负。)方、姚等都是桐城人。曾国藩又说:“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

在文学史上真正称派的,只有江西诗派和桐城派。

至新文学运动前,桐城派未衰。

自明归有光起,人多学八家文。归善述哀,多作墓志铭。因此,至清姚鼐就特别提倡以古文表情,对声调、虚字(表语气)特别重视。他们是成功的,有新的发展。本来,骈文重表情,而桐城派以古文表情,有情韵,成功。清,学问在汉学与宋学,这两派都不讲情,而只重理。但人是有情的,要发抒情感。所以,桐城诸子向表情方面发展,是有其背景的。同时,清对文人思想压迫,汉学、宋学都是躲避现实。桐城派之文重表情,亦是躲避现实之一途。曾国藩也企图以古文说理,但仍重抒情。

梁启超新文体则以文批评政治。

归结起来,派别还是从模仿而来的,模仿而形成风气,影响大,就成派别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