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入武关》
释义

《入武关》

入武关

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

将军天上落,童子弃繻来。

挥汗成云雨,车马扬尘埃。

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

周弘正,是南朝梁、陈两代诗人,当时南北分裂,战事频繁,他对外族的侵凌深感不安。在另一首诗《陇头送征客》中说: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行住两沾衣。”这就完全说明了他对外患的隐忧。在这种心情之下,就写了《入武关》,描述“武关”的险要,千丁宁万嘱咐,必须坚守,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开头二句,概述了武关的险要和难行。

“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武关,古代著名的险关,是当时南朝的边塞,在今陕西省商县西北。设,设置,杜甫《剑门》诗:“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设地,即所处的地理位置。邅回( zhan hui沾回),亦作“儃佪”,因艰于行进而徘徊的样子。《楚辞·九叹·怨思》: “宁浮沅而驰骋兮,下江湘以邅回。”这两句简括地描述了武关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连游览的客人都感到行进艰难而徘徊不前了。给武关的险要创造了浓厚的气氛,为下文的细叙作了坚实的铺垫。

中间四句,具体形象地细叙了武关如何险要和怎样难行。

“将军天上落,童子弃繻来。”《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这里活用其意,说明守卫武关的将军居高临下,如从天上飞落下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借以形容关之峥嵘而崔嵬,既高峻又崎岖。繻(ru如),古代作通行证用的帛,上面写字,分成两半,出关时带走一半,返回时交出验证方能入关。据《汉书·终军传》载:终军在18岁时被选为博士弟子,由济南到长安,在步行过关时,关吏给他一半繻说,回来时用以验合,以便入关。终军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得传(转)还。”便弃繻而去。终军死时才20余岁。第三句用了终军的典故,说明过关的人只要经过一次,再也不敢来了。借以形容武关能使人以手抚膺坐长叹,畏途巉岩不可攀。这样险峻的山岩令人望而生畏,只能以手抚着胸口坐下来叹气,谁还敢再来呢?这二句无一字写武关之险,但读之谁不为武关之险而胁息凋颜!此诗人活用典故之当而且妙,能启人想象与寻思。

“挥汗成云雨,车马扬尘埃。”《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挥,抹去;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象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这里形容出汗多。尘埃,即尘土。杜甫《兵车行》: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上两句细叙了关势是如此之险峻,这两句进一步细叙过关又是怎样的艰难。如步行就会挥汗如雨下;如乘车骑马就会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当时既无汽车,更无飞机,过关如此艰难,连游行都不敢,何况偷度和袭击呢?这就为下文的丁宁准备了足够的条件和充分的理由。

结尾二句,殷勤嘱咐,必须严密守关。

“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孟尝君从秦国返回齐国时,半夜到达函谷关下。按法令要到鸡鸣时才能开关放行。孟尝君恐秦昭王派人追来,急于出关,幸赖手下的一名食客会装鸡叫,引得周围的公鸡齐声啼叫,赚开关门,得以脱险。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诗人认为有了武关这样的雄关险隘,金瓯已固,只要严加防守,关门“未晓莫先开”,就可抵御外侮,高枕无忧了。这是全诗的主旨、诗人殷勤丁宁的目的所在。

诗人曾否考虑到:防止敌人的入侵,主要不在固定何时开关,而在善于识别敌人、侦察敌情;雄关险隘固然重要,而守关将士的智谋和能力更加重要。试想:如果守卫函谷关者稍有军事头脑,孟尝君能如此顺利出关脱险吗?同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南朝宋武帝当年为了恢复中原大举北伐的时候,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把盘踞中原的敌人赶回北方去了。而宋文帝于元嘉年间,草率出师北伐,要象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建立那样的功绩,结果大败而逃,只“赢得仓皇北顾”。原因何在?要巩固国防,地利不如人和,雄关险隘不如精兵良将。大凡精兵良将都能救民于水火,深得民心,深受人民欢迎,正如孟子所说: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只有这样军民一条心,共同抵御外侮,才能做到守则必固,战则必胜。所以本诗的末句不应是“未晓莫先开”,而应是“守关必良才”。

虽然这样,但本诗还是一首充满进取精神,抒发爱国情怀,活用典故,启人深思的好诗,在当时实为佳作,只是观察事物和剖析问题还不够深刻全面罢了。这又怎么能苛求于古人呢?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