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僧服 |
释义 | 僧服东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由于时间、地域的跨度和宗派的不同,僧侣的服装发生了很多变化。 僧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法服和常服两大类。根据佛教最初的制度,僧服仅限于三衣或五衣,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袈裟。三衣是僧伽梨、郁多罗僧和安陀会。五衣是在上述三衣的基础上再加僧衹支和涅槃僧。在此,先介绍一下三衣。 僧伽梨,三衣之中规格最高,所以也称大衣;三衣之中条数最多,所以也称重衣、复衣、条数衣、杂碎衣等。僧伽梨只在乞食、出入村庄、王宫或降伏外道时穿用,因此也称为入王宫聚落衣。在中国俗称祖衣。僧伽梨按拼接条数的多寡,有三位九品之分。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每条由二长一短布条拼成;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每条由三长一短布条拼成;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由四长一短拼成。 郁多罗僧,也有音译作优多罗僧、讴多罗、嗢多罗僧或嗢恒罗僧伽,意译为上衣,由七条布条组成,每条由二长一短布块拼接。郁多罗僧是常用的服装,在吃饭、讲经、礼佛等时穿用,所以也称入众衣。三衣之中,它居中间,故也叫中价衣。 安陀会,也有音译作安怛婆、安呾婆娑、安陀罗跋萨或安多卫等,它由五条布条组成,每条由一长一短的布块拼接而成。三衣中最小的一件,作为贴身的衬衣,用于劳动或就寝时所穿着,所以也称为内衣、作务衣、中宿衣、中著衣等。 三衣总称袈裟。袈裟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袈裟野或迦逻沙曳。据律典所载,释迦牟尼住在帝释石窟时,看到田中禾苗茁壮成长,便对弟子阿难说:“僧侣的服装也要像水田成长禾苗一样,能使僧侣菩提增长。”所以袈裟都做成田畦形,也称为田相衣。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袈裟,袈裟还有种种异名:以三种不正色制作成衣,能令人不起贪心,故称离尘服;学佛的人,穿上袈裟,能令烦恼消失,故称消瘦衣;三种不同颜色共成一体,故称间色衣;袈裟在身,形象庄严胜过法幢,故称胜幢衣;能折伏外道,故称降邪衣;袈裟具备五种功德,故称功德衣;能令烦恼解脱,故称解脱衣。另外袈裟还有莲华服、出世服、无垢衣、无相衣、无上衣、慈悲衣、忍辱衣、纳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等种种名称。 戒律规定,袈裟的质地以绢、棉、麻、草、毛等为主。布料可新可旧,也可利用他人丢弃的旧布洗净后做袈裟,这类袈裟称作粪扫衣。袈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整块布料按比例裁剪成长方形的小布条,分长、短两种,经纵向缝合后,再做横向缝合。纵向缝合称竖条,横向缝合称横堤。袈裟缝合的针线走法有马齿缝和鸟足缝两种,禁止直线缝法。袈裟外缘四边为双层布,靠左肩的地方里面缝帖,称为肩揲,由于这地方容易积垢,常洗易坏,所以缝揲。 靠胸前的地方边上缝纽,能与𢂁勾上,防止袈裟穿上后脱落。 中国后世丛林用如意勾与环替代𢂁和纽。 对于袈裟的颜色,主要规定两点,其一,不许用上色(如青、黄、赤、白、黑)和纯色(如黄蓝、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制作。其二,所有新衣必须经过“点净”,又称“坏色”。即在新制作的袈裟某处,或涂抹上另一种颜色,或缝上一小块其它颜色的布,来破坏衣色的整洁。传统认为这样就能免除对好衣服的贪欲。《大智度论》载:五比丘(即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初度化的五个人)问佛:“应当穿什么样的衣服?”佛告诉他们应穿百衲衣。这百衲衣实际也是袈裟,又叫粪扫衣,它是用被人遗弃的破碎衣片制成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贪著任何新衣服等世俗的东西。后来随着佛教势力的壮大,信徒群的增长,僧人们再也不穿粪扫衣了。但中国僧侣一般将旧布块缝于新袈裟的四边内角,俗称此为“四天王”。由于袈裟的制作方法特殊,成形后再也不能另作他用,所以穿上袈裟能使人舍弃对衣服的贪心,也不易被偷盗。 裁剪田畦形的袈裟相当费布料,所以戒律规定,如果资金短缺,也可以不用裁剪,缝上四边就穿,这种袈裟称作缦衣。近代中国成立居士林,在家信徒拜佛诵经时穿著此衣,相当于居士们的礼服。如果衣料太薄,可用双层缝制。 袈裟的颜色、质地、缝法,因时代、区域与部派的不同,在细节上也有差异。印度佛教的萨婆多部穿绛色袈裟,昙无德部穿皂色袈裟,迦叶遗部穿木兰色袈裟,弥沙塞部穿青色袈裟,摩诃僧祇部穿黄色袈裟。东南亚各国的南传上座部僧侣也穿黄色袈裟。 上述三衣再加上僧祇支、涅槃僧便称为五衣。 现在不少著作把僧祇支译作“覆肩衣”、“掩腋衣”,其实是不对的,它实际是三衣的内衬。据《摩诃僧祇律》载,佛陀在舍卫城时,有些年少的比丘尼,端庄秀丽,穿着僧服行走于道,双乳有时现出,遭人嗤笑。佛知道这事后,即规定比丘尼必须着僧祇支。这种僧祇支长四修伽陀磔手,宽两磔手。后来,有个叫偷兰难陀的比丘尼,内着一件僧祇支外穿其它三件佛制僧服,侧身走过阁楼时乳房仍然很突显,俗人见后又是一番议论,于是佛再作规定:比丘尼不但要穿其他僧服,另外还必须穿上覆肩衣。又据说:佛的大弟子阿难比丘长得白净俊美,为了不使人们(尤其是女信徒)见到他心起爱念,也特许他穿僧祇支和覆肩衣。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僧祇支和覆肩衣主要为尼众服装。从它们的作用看,都是为了遮盖女尼的女性特征而特别设计制作的。(2)僧祇支不是覆肩衣。因为女尼们穿上僧祇支后躯体仍有裸露之处,所以才又让制覆肩衣。我们知道,古印度僧侣所披的僧祇支,是覆盖左肩,裸露右肩,和汉地的习惯不同。故译成覆肩衣的僧衹支,容易使人误解,觉得覆肩衣(覆右肩)就是僧衹支(覆左肩)。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袒露右肩的僧服完全不合汉族人的习惯,佛儒两教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否定了这种衣着。这是历史上佛儒多次交锋,佛教在“礼制”方面败北的一个例子。 涅槃僧,又称厥修罗,是用一块长方形的布,缝起两边成筒形作为下装,腰间系一纽带,与现在的裙子差不多。由于涅槃僧很适合坐禅时穿著,所以也称禅裙、金刚裤。 此外,还有一种用具称为随坐衣或衬足衣,梵语音译为尼师坛。其形状类似于缦衣,长约六尺、宽约五尺。它本来是打坐或睡觉时的用具,作用有三:保护身体,不至受损;保护三衣,不至易坏;保护床榻,不至易脏。在古印度它虽是卧具,但在中国却成了礼佛与礼僧的专门用具。展开卧具时默念“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展开登圣地,奉持如来命”。并念咒语三遍。 三衣与五衣为比丘、比丘尼随身携带之物。戒律规定三衣或五衣像鸟的两翅,必须恒时与身体俱存,保护三衣要像保护自身皮肤一样,尊敬三衣要像尊敬佛塔一样。 袈裟的穿法有通肩式与偏袒式两种,通肩式即覆盖双肩,适合于外出时穿著;偏袒式即盖住左肩露出右肩,也称偏袒右肩式,是礼佛、听经时的穿法。穿著三衣时,必须默念三种不同的偈语和咒语,穿僧伽梨时念“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奉持如来命,广度诸众生”及咒语。穿郁多罗僧时念“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及咒语。穿安陀会时念“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及咒语。僧伽梨原为所有僧侣必具的三衣之一,但在中国后世的丛林中,只有大法师才能穿著此衣,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有的在僧伽梨上刺绣佛像或福寿等字,这些与释迦牟尼当初制定衣制的原意相违。安陀会与缦衣原来也是所有的僧侣都可穿著的,但在中国只有未受具足戒的沙弥穿著此衣。 中国幅员辽阔,南邻热带,北接寒带,南北温差很大,特别是北方一到冬天雪花纷飞寒风刺骨,仅靠三衣根本无法御寒,所以中国丛林依照本土风俗允许僧侣穿著常服。这些常服随各时代的变迁在形式上也有所变化,但都统称“法衣”或“僧服”。 龙纹袈裟(清廷赐,浙江普陀山藏) 汉末三国时,由于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汉人出家为僧者很少,又不讲什么戒律,僧服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款式了。那时的僧人,只要把发须剃落,穿上与时尚不同的“缁衣”,就标志着他已经出家。这种缁衣的样式,由于年代久远,现今已无法考查,根据当时的佛教状况推断,也可能是把俗服样式稍作加工而成。它与俗服的主要区别恐怕是在颜色上。三国时,平民崇尚白色,而宗教特定服色为黑色,为了僧俗有别,自然地汉地僧人也选择了黑色作僧服颜色,以示僧俗有别。 历史上,僧人穿的常服基本上是根据当时俗人服饰的式样稍作变通而制成的,每个朝代僧服的颜色也不尽相同。譬如,梁以前,僧尼多著黑衣,有“黑衣沙门”之称。梁之后,服色就比较杂乱了,有绛紫色的,也有红青色的;有黄色的、也有褐色、青黄色的。到了明代洪武初年,官府明文规定了禅僧便服用茶褐色,袈裟用青条和玉色;法师、讲僧便服用玉色,袈裟用绿条和浅红色;教僧、律师便服用皂色,袈裟用黑条和浅红色。这才统一了僧人的服色。僧侣的便服的样式各个朝代也不尽相同,有过几次大的翻新。东魏末年,和尚法上任昭玄统(掌管僧尼事务的钦封僧官)时,对僧服的样式作了特别的规定,这就是影响至今的“方袍”,又叫“海青”。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裙方袖宽,和当时俗人穿的窄袖管、曲裙服不同。现在僧人穿的海青,基本上保持了当时方袍的式样。后魏时,还出现过一种别出心裁的僧侣服装——偏衫。据史书记载,后魏时因僧人袒胸露臂,极为不雅,便令僧人把僧祇支和覆肩衣制成偏衫(开脊接领式)。偏衫可遮左右两肩和胳膊。到了唐代,僧人便把偏衫同裙子缝在一起,制成直缀,它是受俗人所穿直缀的启发,根据袈裟制成的。到本世纪初,僧服又经历了一次太虚倡导的大的革新。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僧服,就是经过太虚大师改制的,统称为“太虚服”,它包括单、棉中褂和短褂。这种僧服的样式是:鸡心式领口,对襟,领口至两襟弥上两条长布,袖子长宽和俗服一样。中褂下摆至膝下,两边从胯处开缝,形状大体像燕尾西服,有口袋。这种革新后的太虚服,配以素淡、非正的颜色,既突出了僧侣服装的特点,又穿着方便,非常受欢迎。 在此,再顺便谈一下尼众服装。尼众服装在印度从佛住世时就与比丘的服装有别。据说佛根据女尼的生理特点,规定了女尼必需穿两件衣服:僧祇支和覆肩衣(见前所述)。在中国,女尼服装也多选用比丘的服装式样。当然,女尼服装也受同时代世俗服装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唐朝,“东夏诸尼,衣皆涉俗。所有著用,多并乘仪”(《南海寄归内法传》)。当今的尼众所著衣服,基本上以大褂为主,兼有中、短褂、大褂的样式,与海青差不多,只是袖子比海青窄、短,同中短褂的袖子一样长。 汉地僧侣除了以上的穿着及卧具外,通常还要加一样东西,就是禅带。禅带是在坐禅时,盘绕在腰间的一条布,按佛的训诫最长不能超过本人的八指长。后来僧人为了便于行动或是保暖起见,常常用它束腰护腹。 尽管僧人的常服随着时代俗服的变化而不断在式样、颜色上有所翻新,但袈裟的式样是不能随便更改的,至多在颜色上加以变化。 佛教传入汉地后,袈裟穿着方式发生了变化,僧、尼一般不再著用三衣和五衣,而穿七衣。即使有佛事活动也如此,这样袈裟无形中被“束之高阁”,以后逐渐演变而趋神圣化,甚至可以代表佛的尊严。因此僧人平时也就干脆不穿它了,只在参加法会或重大佛事活动时才穿。 我国藏传佛教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信仰的南传佛教地区,僧人基本上仍按照印度的着衣习惯制作僧服。一般都偏袒右肩,平时也穿这种衣服,如同汉族僧侣的常服。当然,这些衣服并非全如佛时的样式,也有变通的一面,尤其是颜色,因本民族、本地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等不同有所差异。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