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傅日炯 |
释义 | 傅日炯·徐芳烈· 六月初二日。诸暨庠生湄池傅日炯,字中黄,走门人何綦柄齐头晏诀,悲歌浩叹,作绝命词曰:“国耻未伸,母命如线。势不可为,发肤将献。畜固难存,剃亦羞见。赍志已濡,死不当殓。”其母钱氏知炯之殉难也,特来戒其酒,恐人以炯为酒误也。炯受教送母归,冠孝巾,服麻衣,往宗祠别祖父,又归别其母。母躬具酒肴,命幼孙持浆满觞而三酌之。庆慰备至。至末觞,则跪而勿饮。母诘之,则曰:“子乐母戚,是弗忍饮。”母曰:“儿饮,予勿戚也。”遂饮之。炯更涤觞酌献母曰:“惟愿我母,无楚于家。”母复笑饮之。母子欢饮半日,炯乃呼母上坐,四拜永诀而出。炯回顾,母亦顾炯。母又即命曰:“儿勿顾。”于是竟往江浒。忽忆江中有石,石曰又罗石。其形挺直,其平如削。又高歌曰:“世污浊兮湄江清,人善时焉罗石古。惟伊人兮客何方,逍遥此兮石上旅。”吟毕投入江中而死,次晨乃果于又罗石上获尸以归。 〔选自《浙东纪略》〕 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二月,清军进南京城,不久攻下江南各地,并重新颁布“剃发令”。在这国家灭亡,民族受辱之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同时,一些知识分子既无力抵抗,又耻于做清王朝的子民,便以死殉国,表明自己“国耻未伸”,“剃亦羞见”的忠于明王朝的心志。清人徐芳烈在《浙东纪略》里记叙的浙江诸暨人傅日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一个人自杀前心绪万千,由于作者紧紧抓住傅日炯以身殉国这根线,所以写来有条不紊。作者首先交代傅日炯决定自杀的原因;然后叙述他先到宗祠拜别已作古的祖父和父亲,后拜别健在的母亲;最后写他投江,尸停又罗石上。整个故事层次清楚,结构紧凑。 这篇小说注意刻画人物在生离死别时的心理冲突。傅日炯为保持名节而死,其母也是抱着成全他的名节的态度。母子二人从容、镇静,互相勉励,以名节事大来克服内心的痛楚。母亲钱氏知道傅日炯将要殉死,特来戒其酒,恐怕世人以为傅日炯是死于醉酒之中的。钱氏虽然如此重视名节,但在心头仍萦绕着母子之情,所以在母子诀别之时,“母亦顾炯”与写钱氏相对比来看,作者在描绘傅日炯心理矛盾冲突时就更逼真了。钱氏亲自给儿子准备酒肴,并命孙儿三次给他斟酒。到第三杯时,傅日炯:“跪而勿饮”,原因是“子乐母戚,是弗忍饮”,写出傅日炯一腔伤感的情绪。三杯过后,傅日炯:涤觞酌献母曰:“惟愿我母,无楚于家”,并“呼母上坐,四拜永诀而出”。其态度庄严、话语哀切,充分表现出傅日炯自愿与国同难的决心。小说在写到傅日炯与母亲最后一别的场景时,最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炯回顾,母亦顾炯”,可见傅日炯并不是轻易轻生之人,而完全是将忠于明王朝的名节置于最高位置,自觉地割舍骨肉之情,割舍对人生的留恋。一个人为了保全名节,死于生命之火蓬勃燃烧的时候,这是可歌可泣的,这就是作者充分刻画人物心理矛盾的良苦用心。 最后还应提出的是,小说还注意用景物来象征人物的性格。又罗石,“其形挺直,其平如削”,这象征了傅日炯挺直而不甘于辱的性格。另外,傅日炯希望自己死后能尸停又罗石上,第二天果然就在又罗石上发现了他的尸体,这其实就是傅日炯忠于明王朝,不肯事清的思想的形象化。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