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侯思止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侯思止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侯思止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侯思止的事迹|史鉴侯思止,雍州醴泉(今山西礼泉)人。本为渤海高元礼奴。恒州吏教其告舒王元名与刺史裴贞谋反,付周兴鞫讯,皆夷宗。于是,拜游击将军。按狱苛酷,言语俚下,为人所笑。后欲娶赵郡李自挹女,被凤阁侍郎李昭德棒杀。
〔注 释〕 ①獬豸(xie zhi):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②搒(peng,又读bang):笞打。 〔相关史料〕 周侍御史侯思止,醴泉卖饼食人也,罗告,准例酬五品,于上前索御史。上曰:“卿不识字?”对曰:“獬豸岂识字,但为国触罪人而已。”遂授之,凡推勘,杀戮甚众,更无余语,唯谓囚徒曰:“不用你书言笔语,止还我白司马,若不肯来俊,即与你孟青。”横遭苦楚,非命者不可胜数。白司马者,北邙山白司马坂也。来俊者,中丞来俊臣也。孟青者,将军孟青棒也。后坐私畜锦,朝堂决杀之。 《太平广记》卷二六七 唐侯思止贫穷,不能理生业,乃依事恒州参军高元礼,而无赖诡谲,无以逾也。时恒州刺史裴贞杖一判司,则天将不利王室,罗织之徒已兴矣。判司谓思止曰:“今诸王多被诛戮。何不告之。”思止因请状,遂告舒王及裴贞谋反。诏按问,并族诛,授思止游击将军。元礼惧而思媚之,引与同坐,呼为侯大曰:“国家用人不次。若言侯大不识字,可奏云:‘獬豸亦不识字,而能触邪。”则天果曰:“欲与汝御史,人云汝不能识字。”思止以獬豸对。则天大悦,即授焉。元礼复教曰:“圣上知侯大无宅,倘以没官宅见借,可拜谢而不受。圣上必问所由,可奏云:‘诸反逆人宅,恶其名,不愿坐其内。’”果如言,则天复大喜,恩赏甚优。
侯思止贫寒无赖,事恒州参军高元礼家。(武)则天朝,以告变授侍御史。按中丞魏元忠曰:“急承白司马,不然即契孟青。”洛阳北有坂名白司马,将军有姓孟名青棒者。思止闾巷佣保,尝以此谓诸囚也。元忠词气不屈,思止倒曳之①,元忠徐起曰:“我薄命,如乘恶驴而坠,脚为镫所挂,遂被曳耳。”思止愈怒,又曳之,曰:“汝拒捍制使,即奏斩之。”元忠曰:“侯思止,汝今为国家御史,须识轻重。必须魏元忠头,何不以锯截将,无为抑我承反,奈何佩服朱绂,亲衔天命,不能行正直事,乃言“白司马、孟青”,是何言也?非魏元忠无人仰教。”思止乃引忠上阶,坐而问之。元忠容止自若。
〔注 释〕 ①倒曳之:提着脚倒拖。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