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佛教的民俗化
释义

佛教的民俗化

这一时期,在佛教义理大量传入并为中国人理解、融摄、改造的同时,信仰形态的佛教也迅速发展,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表现为种种民俗化的形态。
弥勒信仰
按照佛教的理论,佛因为觉悟了佛法而成佛并创立佛教。佛法是永世长存的基本理法,每一代佛创立的佛教则有生有灭。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曾经有一些佛创立过佛教,在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一代教法灭亡之后也将有新的佛出世重新创立佛教。这个将继释迦牟尼之后创立新佛教的就是弥勒。所以佛教称弥勒为未来佛。由于现在他还没有成佛,所以又称弥勒菩萨。佛经称弥勒本来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他现在正在兜率天,等到一定的时候,他将从兜率天下降到人世,创建新一代佛教。到那时,他将在龙华树下三次集会说法,度人无数。

北魏交脚弥勒像(敦煌第275窟)


由于弥勒具有候补佛的身份,所以逐渐出现弥勒信仰。根据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与《弥勒成佛经》、东晋失译《佛说弥勒来时经》、沮渠京声译《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等有关弥勒的经典,弥勒信仰大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兜率净土信仰。
兜率天是佛教主张的欲界六天之一。据说生活在这里的天神寿命极长,生活优越。兜率天中央有一个特定的区域,称为“内院”,所有的候补佛在下降人世成佛之前都在这里生活,弥勒也居住在这个地方。由于弥勒的宏大功德,兜率内院成为一个无限美妙的世界,一个充满众乐,无有众苦的天上乐园,也就是兜率净土。弥勒菩萨在此昼夜说法,令无数天神得到觉悟。佛教称:如果有人听到弥勒的名号后欢喜恭敬礼拜,念诵他的名号,死后就可以往生到兜率内院弥勒净土,与弥勒同在,恭听说法。等弥勒降世成佛时,将随同一起降世,在人间受法,并最终得到解脱。
其二,弥勒降世信仰。
关于弥勒何时从兜率天降世,各种经典说法不一。但各种经典都说,等到弥勒降世时,人间将幸福美满,充满欢乐。处处奇珍异草,人人长寿万年,树上自然生衣,年年五谷丰登。人们丰衣足食,恭敬和顺,心地慈善,无诸灾难。
弥勒信仰满足了部分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迅速流传开来。它最初在西域流传,后逐渐在内地传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企求往生兜率净土,如著名高僧道安就“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高僧传》卷五)。南朝宋比丘尼玄藻、光静、梁比丘尼净秀、北齐沙门统法上、僧昙衍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有人也发誓要降生兜率天,但目的是想请弥勒解答自己对佛教的疑难问题;或自称曾在禅定状态中上升兜率天,听受了弥勒的说法。更多的则表现为大量关于弥勒的石窟、造像、造石浮图(小型石塔)等。从现存的大量造像题记可以知道,当时已经出现各种形式的民间社邑,而造像正是这些民间社邑的重要活动之一。这说明弥勒信仰已经与民众紧密结合。
在我国,兜率净土信仰一般表现为纯宗教形态,而弥勒降生信仰因其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的人间建立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加容易得到下层人民的拥护。这一系弥勒信仰后来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号,受到统治者的镇压,故而更多地表现为民间宗教的形式。
弥陀信仰与净土宗
佛教认为,除了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地创建佛教的诸佛外,十方世界还有无数的佛,各有自己的佛土,创建自己的佛教。其中,以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崇拜对象的弥陀信仰最为流行。
据说,在无量久远以前有个法藏比丘,他曾发四十八个宏愿,其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极乐净土,并接引一切信仰他、念诵他的名号的众生到这个极乐世界中享受极乐。后来他终于成佛并成就了所有的愿望。因此,无论何人,只要虔诚信仰他,念诵他的名号,无论曾经犯下什么十逆重罪,都可以蒙他的救度,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宣传弥陀信仰的经典主要有三国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南朝宋畺良耶舍译《观无量寿经》与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译《往生论》。
弥陀信仰在我国的流传略晚于弥勒信仰。流传原因之一,是有些人认为“前不及释迦九会,后不经弥勒三唱”,所以“愿托生西方无量寿佛国”。亦即释迦已经逝世,弥勒尚未降生,值此无佛之时,要想解脱,只有乞求阿弥陀佛。
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早期弥陀信徒为庐山慧远,他曾经邀集缁素,结社念佛,共期往生弥陀净土,所以后代净土宗追认他为净土宗的创始人。但不少研究者认为,东晋时净土宗还没有产生,慧远主张的“观像念佛”法与后代净土宗主张的“称名念佛”法有较大的差异,慧远与净土宗的形成实际上没有多少关系。
在北方弘扬弥陀信仰的是北魏的昙鸾。昙鸾认为佛教所有法门可以类别为难行道、易行道两种。靠证悟诸法实相、苦修禅定,凭借自力得到解脱,好比陆路步行,是难行道。靠信佛的愿力与信佛的因缘,靠阿弥陀佛的功德救拔,亦即凭借他力得以往生净土,好比水路乘舟,是易行道。他的这种判教观点从理论上论证了民众佛教的合理性,为净土宗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修行方法上,他提倡“十念”,比慧远的观像念佛有所简化。所以有的研究者以为他才是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
昙鸾弘扬弥陀信仰,在北方产生很大影响,他“自化化他,流靡弘广。魏主重之,号为‘神鸾’焉。下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续高僧传》卷六)。玄中寺在今山西交城县,后道绰、善导都曾经在这里弘扬弥陀净土,所以被后人视作净土宗的祖庭。
观世音信仰
观世音,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略称观音。传统认为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出现略称。但敦煌遗书南北朝写卷已经有“观音”这一称呼;又,李世民曾特意下敕:在经典中,只要“世民”两字不连写,不必避讳。因此,传统说法有误。
观世音是佛教塑造的一个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菩萨形象。据说他本来早已修习到可以涅槃解脱的阶段,但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解救苦难的众生,特意不入涅槃。无论什么人,无论遇到什么困苦、危险,只要称诵他的名号,他就会循声来救。集中宣扬观世音信仰的经典主要是《妙法莲花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该经最早由竺法护译出,称《正法华经》;其后鸠摩罗什再次译出。由于观音信仰十分流传,所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常被人们抄出后单独流通,称《观音经》。
在《观音经》中,观音不但具有解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功能,还能够满足众生的各种需要,诸如没有儿子的,他可以送福德智慧之子;没有女儿的,他可以送端正有相之女。他还可以根据说法对象的不同,幻化为各种形象,为众生说法。此外,在宣扬净土思想的《观无量寿经》中,观音信仰又与弥陀信仰结合起来,观音被称为是弥陀的侍者,与弥陀、大势至并称“西方三圣”,共同负担接引信徒的任务。

观自在菩萨(敦煌版画)


由于观音具有救苦救难、送子送女等可以解救现实苦难、满足现实愿望的属性,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他比其他那些只能让人死后得到利益的神祗更为亲近,所以他更受一般民众的欢迎,这是观音信仰在我国最为流行的原因。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许多关于观音信仰的“灵验记”或“感应故事”,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叙述某人因信仰观音而如何得到保佑及救助的事迹。并出现一批宣扬观音灵验事迹的疑伪经,如《高王观世音经》、《观世音三昧经》等。这些故事与疑伪经充分反映了哀苦无告的孤苦百姓,因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把援救的希望寄托在大慈大悲的菩萨身上,反映了观音信仰所以盛传不衰的根本原因。
民众佛教的理论基础
民众佛教的理论基础是功德与功德转让思想。所谓功德,指从事各种修福积德的行为,诸如造像、修寺、开窟、建塔、写经、乃至修桥补路、怜老惜贫等行为后所产生的一种可以引得福报的神秘物质,属于无表业。所谓功德转让,广义地说,是指某人修积的功德,不仅可以使本人消除罪孽,得到美好的未来;而且可以转让到他人身上,消除他人的罪孽,使他人得到美好的未来。狭义地说,则指佛或大菩萨可以用自己修积的宏大功德佑庇所有的信仰者,消除他们的罪孽,使他们得到解脱。
佛教本来是一个主张自力拯救的宗教。释迦牟尼认为,每个人因自己所造的业力的牵引,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凭借自己的修习,才能够断绝业惑,趋于涅槃。这里所讲的修习,特指戒、定、慧,不包括上文所说的任何功德活动。所以释迦牟尼逝世,他的尸体毗荼、舍利供养都由俗人承担,弟子们概不参与。当时也没有功德转让的思想,修习完全是个人的行为,其他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小乘佛教的“佛”(觉者),只是觉悟了佛法真理,并把它教授给别人,本身不具备救度功能。所以释迦牟尼逝世前,教导弟子必须以法为师,以己为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当时也念佛,但早期的念佛只表示对佛的崇敬心情或表示三归依。后来发展到念佛的相好与功德,但也只是禅定的方法之一。如: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行,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静无瑕亦如琉璃。……是为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增一阿含》卷二)
很显然,这儿修行的主体仍是修行者本人,所念的佛并无外力救助的意义。因为念佛是禅定的一种方式,所以通过念佛可以断缠去惑,得到一种心理的愉悦与宁静,从而趋于解脱。
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僧人们开始参与各种功德活动。被称念的对象——佛——开始成为修行活动的主体,修行者反因信奉、称念佛而蒙佛的功德庇佑,才得救助。《增一阿含经》论述如来六种功德时称:“复次、众生身、口、意行恶,彼如命终,忆如来功德,离三恶趣,得生天上。正使极恶之人得生天上,是谓第六如来功德。”(《增一阿含经》卷三二)在此,修行者不是凭自己的修持,而是凭藉对佛的虔诚信仰,凭借念佛而得脱恶趣。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转变呢?其底蕴是功德转让思想。关于这一点,《那先比丘经》讲得十分清楚:
“王复问那先:‘卿曹沙门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欲死时念佛,死后者皆得生天上。”我不信是语。’……那先语王:‘如人持小石置水上,石浮耶?没耶?’王言:‘其石没。’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至船上,其船宁没不?’王言:‘不没。’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没。’人虽有本恶,一时念佛,用是故,不入泥犁中,便得生天上。”(《那先比丘经》卷中)
石头因置于船上,蒙有船助,故得不沉于水。同理,无论人作多少恶业,但只要念佛,便可得到佛的功德的荫庇,从而得到解脱。功德转让思想是大乘形成的关键,前贤多有论述,此不赘言。
中国的农民,绝大多数没有文化。他们的脊梁肩负着整个社会,他们蕴藏着极大的革命积极性,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期剥削与压迫,他们也具有愚昧、落后的一面。深奥的佛教义理,农民是不懂的。他们也没有条件与余暇从事青灯古佛的修行。对他们来说,做功德好比储备口粮;功德转让犹如民间互通有无,很容易理解。而民众佛教种种简便的方式,也适合他们的条件。这就是以功德与功德转让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民众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基本原因。
民众佛教的两大思潮
社会思潮往往对该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强大的影响。这一时期出现的末法思想与三宝崇拜两大思潮对民众佛教的发展影响甚为巨大。
第一,末法思想。
佛教认为,世界的根本理法——佛法虽然永世长存,但由某一个具体的佛创立的一代佛教则与一切有为法一样,有其产生、衰落、灭亡的历史。释迦牟尼创立的这一代教法的存世可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法华义疏》卷五)亦即第一阶段的佛教正确无误,所以称为正法。传统认为这一阶段既有教法,又有人认真修行,并能够证得道果。第二阶段的佛教看起来貌似正确,实际上似是而非,所以称为像法。传统认为这一阶段虽然有教法,也有人认真修行,但已经无人可以证得道果。第三阶段的佛教衰微已极,所以称为末法。传统认为此时的世界是处于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恶世,虽然还有教法,但已经没有人认真修行,更没有人能够证得道果。末法时代结束,释迦牟尼的一代教法就完全灭亡。关于这三个阶段时间的长短,不同的经典说法不同,但在中国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当时,我国对释迦牟尼的诞生年代也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释迦牟尼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7)。按这种说法推算,从梁武帝普通四年或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起,佛教就进入末法时代。当时有不少经典叙述末法时期的佛教状况,诸如众生愚痴,沙门不守戒律,国王肆意灭法。如《小法灭尽经》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淫佚浊乱,男女不分。真正勤修佛法者反遭诋毁。其时女人尚精进作功德;男人懈慢,不用法语。大水忽起,众生皆溺。十二部经尽不复现,不见文字,佛法如灯而灭。要待数千万年后,方有弥勒下凡成佛等等。
如前所述,当时已经出现佛教与儒道两家的尖锐矛盾、佛教教团戒律弛荡等一系列问题;也出现了北魏太武帝废佛与北周武帝的废佛。这一切使佛教僧人相信佛教的确已经进入末法时代。他们认为,与末法时代相应,佛教应有新的、不同以往的教化方式,才能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他们强调功德的价值,强调他力拯救的意义,从而推动了社会上种种功德活动的兴盛与弥勒、弥陀与观音信仰的传播。
第二,三宝崇拜。
三宝即佛、法、僧等佛教的三大组成要素。印度佛教有三归依,原为归依三宝,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的意思。中国佛教徒在功德思想的影响下,将三归依发展成为三宝崇拜,成为中国佛教的一种重要的崇拜方式。
如印度的各种《佛名经》,大都均系礼拜佛名,个别亦有礼拜菩萨名,但至今未见有礼拜佛经名的。而南北朝时期中国人自撰的《佛名经》,在三宝思想的影响下,则以三宝次第、分别礼拜佛名、经名、罗汉、菩萨及辟支佛名。从各种资料可知,三宝崇拜是南北朝时流行的一种重要佛教思潮,对当时佛教各领域,尤其是佛教的俗信、仪礼、祭式、大藏的形成等关系甚大,应该进行认真研究。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