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詩句出處:《冬至後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作品。
卜築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傢連。 直取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卜鄰依孟母,共井讓王宣。 曾是歌三樂,仍聞詠五篇。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遠,中流性所便。 閑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 餘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鯿。 停杯問山簡,何似習池邊?
|
【註釋】:
餘:
第一人稱代詞。我。屈原《離騷》:“餘固知謇(jiǎn)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謇謇:盡忠而直言。)亦:
①副詞。1. 相當於“也”、“也是”。《詩經·鄭風·將仲子》:“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仲:老二。懷:懷念。)《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2. 表示語氣的減弱。相當於“不過”、“隻是”。《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好:喜歡。患:擔憂。)②語氣詞。《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止:語氣詞。覯gòu:相遇。)[不亦]用於反問句。表示委婉語氣。《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幽:
(一)①昏暗;深暗。《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遷:遷移。喬:高。)②隱晦;深奧。《荀子·正論》:“上周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靜。《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④隱藏的;不公開的。曾覿《海野詞·信傳玉女》:“幽期密約,暗想淺顰輕笑,良時莫負,玉山傾倒。”(玉山:喻品德容儀。)⑤囚拘;監禁。司馬遷《報任安書》:“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靜。王羲之《蘭亭集序》:“是足以暢敘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⑦舊指陰間。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些:語氣詞。)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一帶。[幽默]幽靜無聲。《楚辭·九章·懷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靜幽默。”(眴:同“瞬”。目轉動。孔:甚。) (二)yǒu黑色。《詩經·小雅·隰桑》:“其葉有幽。”幽棲:
棲住幽僻的地方。杜甫《賓至》:“~~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棲:
(一)①鳥類停留、歇宿。張衡《西京賦》:“南翔衡陽,北棲雁門。”②停留;居處。《國語·吳語》:“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 (二)xī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論語·憲問》:“丘何為是棲棲者與?”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經:
①織物的縱線叫“經”。《文心雕龍·情采》:“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論衡· 量知》:“恒女之手,紡績織經。”(恒:常。)②南北向的道路為“經”(東西向的為“緯”)。《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③道路。張衡《東京賦》:“經塗九軌,城隅九雉。”④中醫稱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幹為“經”。《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技:即“枝”,枝脈。肯綮qìng:筋骨結合之處。軱gù:大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教以上下經脈五診。”⑤具有典范性的著作。如:《十三經》;佛經;《道德經》。《史記·儒林列傳》:“(兒寬)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又指記述某一事物、技藝的專書。如:《水經》;《茶經》;《禽經》。⑥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中的第一部,即經部,又稱甲部,專門收集《周易》、《尚書》、《詩經》等儒傢經典著作。⑦經過;經歷。《呂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徐霞客遊記·浙遊日記》:“婺(wù)水東南從永康經郡之南門,而西北抵蘭溪,與衢江合。”⑧常久。《史記·貨殖列傳》:“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⑨常道;常法。《左傳·隱公十一年》:“恕而行之,德之則也,禮之經也。”《呂氏春秋·有始》:“天地合和,生之大經也。”⑩治理。《荀子·非十二子》:“不可以經國定分。”《呂氏春秋·求人》:“終身無經天下之色。”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11)上吊;自縊。《論語· 憲問》:“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史記·田單列傳》:“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漢書·戾太子劉據傳》:“太子自度不得脫,即入室距戶自經。”(距戶:閉門。)[經紀]經營管理。《宋書·謝弘微傳》:“弘微經紀生業,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生業:賴以生活的職業。)[經營]1. 治理。《詩經· 大雅· 江漢》:“經營四方,告成於王。”2. 指藝術構思。杜甫《丹青引》:“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意匠:構思。慘淡:用盡心力。)過:
(一)①經過;走過。《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乘白馬而過關。”《史記·高祖本紀》:“西過高陽。”(高陽:地名)。②過去。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適:恰好。霖:甘雨。)③超過;勝出。《左傳·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 一。)④過分。張居正《答馬總兵》:“一切事體,不必過慮。”⑤探訪;拜訪。《史記·魏公子列傳》:“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⑥過錯;犯錯誤。《左傳·宣公二年》:“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學而》:“過則勿憚改。”⑦量詞。遍;次。陸雲《與兄平原書》:“前後讀兄文一再過。” (二)guō 古國名。在今山東省掖縣北。《左傳·襄公四年》:“(寒浞)處澆於過,處豷於戈。” (三)huò 通“禍”。《墨子·魯問》:“故大國之攻小國也,是交相賊也,過必反於國。”竊:
①偷盜。《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人聞則非之。”②用不正當的手段占有。③副詞。1.暗中;偷偷地。《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竊載與之齊。”2.謙詞。私下;私自。《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慕:
①效法;模仿。沈約《謝靈運傳論》:“一世之士,各相慕習。”②想念;思念。《孟子·萬章上》:“大孝終身慕父母。”③仰慕。《昌言下》:“慕名而不知實。”④羨慕。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焉:
①指示代詞,相當於“之”。《論語·陽貨》:“信則人任焉。”②疑問代詞,相當於“哪裡”、“怎麼”。《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③於彼,於此。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孟子·梁惠王上》:“晉國,天下莫強焉。”④副詞。相當於“乃”、“則”、“才”。《呂氏春秋·季春》:“乃告舟備具於天子,天子焉始乘舟。”⑤介詞。相當於“於”。《孟子·盡心上》:“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亡:無。)⑥連詞。表示承接。多與“乃”連用,相當於“於是”。《荀子·議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⑦助詞。1. 表示結構,用於前置的賓語之後。相當於“是”。《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2. 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副詞之後,相當於“然”、“樣子”。《詩經·小雅·大樂》:“睠言顧之,潸焉出涕。”⑧語氣詞。1.用於句中,表示停頓。《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且以五帝之聖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2. 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擊之,必大捷焉。”3.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詩經·唐風·杕杜》:“人無兄弟,胡不佽(cì)焉?”(胡:為什麼。佽:幫助。)4.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論語·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yù)焉!”(與:參與,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