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註釋】:

何:

(一)①疑問代詞。1. 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 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 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 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

時:

①季節;指四季。《論語·陽貨》:“四時行焉。”②特指農時。《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傢可以無饑矣。”③光陰;時光;時候。《呂氏春秋·首時》:“天不再與,時不久留。”④指按照規定的時間。南卓《羯(jié)鼓錄》:“黃幡繟亦知音,上嘗使人召之,不時至,上怒,絡繹遣使尋捕。”⑤時辰;時候。《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⑥其時;當時。魏禧《大鐵椎傳》:“時座上有健啖者,貌甚寢。”(健啖:食量過人。寢:醜陋。)⑦機會;時機;時運。《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新唐書·武平一傳》:“時不再來,榮難人借。”(榮:榮華富貴。)⑧合時;應時。《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⑨時代;時世。《呂氏春秋· 察今》:“世易時移,變法宜矣。”⑩時勢;時尚。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11)副詞。用以表示時間。1. 表示行為不斷發生,相當於“常常”、“經常”。韓愈《行難》:“聖人不世出,賢人不時出。”(不世:罕有。)2. 表示行為偶爾發生,相當於“有時”、“時而”。杜甫《自閬(làng)中領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之三:“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12)通“伺(sì)”。等候。《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騰:

①傳遞。《淮南子·繆稱》:“子產騰辭,獄祭而無邪。”屈原《離騷》:“騰眾車使徑待。”②奔馳。《後漢書·光武帝紀》:“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③跳躍。《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④騎;乘。《楚辭 · 九嘆·愍命》:“騰驢騾以馳逐。”⑤上升;上漲。《禮記·月令》:“天氣下降,地氣上騰。”⑥挪移;使空。王建《貧居》:“蠹生騰藥篋。”⑦超過。屈原《離騷》:“騰眾車使徑待。”

風:

(一)①空氣流通的現象。《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②吹風;讓風吹。《孟子·公孫醜下》:“有寒疾,不可以風。”③比喻快速如風。《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④氣勢;勢頭。《晉書·劉毅傳》:“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⑤教化;教育。《周書·齊煬王憲傳》:“宣風導禮。”⑥風氣;風俗。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陸遊《遊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⑦景象;景色。楊萬裡《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⑧風度;風格。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⑨歌謠;民歌。《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驟:屢次。)⑩走失;散失。《尚書·費誓》:“馬牛其風。”(11)病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註引《典略》:“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12)諷誦。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誡。《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先風告(杜)建不改,於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審。)[風騷]《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的合稱。《宋書·謝靈運傳論》:“莫不同祖風騷。”(祖:效法。)也泛指詩文。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翰:筆。)

風雲:

①風力,雲氣。《史記·老子韓非傳》:“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而上天。”②喻指人的際遇。《後漢書·朱祐傳》:“咸能感會~~,奮起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③喻指高才卓識。李白《猛虎行》:“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世莫知。”④喻指豪邁的才氣。徐陵《與李那書》:“才壯~~,火深淵海。”⑤喻指高遠的地勢。左思《吳都賦》:“徑路絕,~~通。”⑥喻指高位。潘嶽《楊荊州誄》:“奮躍淵途,跨騰~~。”⑦喻指險惡的局勢。庾信《入彭城館》:“年代殊氓俗,~~更盛衰。”

雲:

①同“雲2”。②說。《論語·子罕》:“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人名。試:見用於朝廷。藝:多才藝。)③有。《荀子 ·法行》:“其雲益乎?”④代詞。如此。《史記·汲鄭列傳》:“汲、鄭亦雲,悲夫!”(汲、鄭:指汲黯、鄭當時二人。)⑤助詞。1. 用於句首。《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 用於句中。《後漢書·陳龜傳》:“雖歿(mò)軀體,無所雲補。”(歿:死。補:彌補。)⑥語氣詞。用於句末,表陳述語氣。《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雲雲]通“蕓蕓”。眾多貌。《莊子·在宥》:“萬物雲雲。”

搏:

①捕捉。《左傳·宣公二年》:“公嗾夫獒(áo)焉,明搏而殺之。”(公:指晉靈公。嗾:使狗時發出的聲音。獒:猛犬。明:人名。)②格鬥;抓撲。《管子·兵法》:“善者之為兵也,使敵若據虛,若搏景。”(若:如同。據:依據。虛:空。景:影子。)③拍;打。蘇軾《石鐘山記》:“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④用手抓取。張衡《西京賦》:“摭(zhí)紫貝,搏耆(qí)龜。”

搏擊:

搏鬥,拼殺。《清稗類鈔·馮婉貞》:“敵出不意,大驚擾,以槍上刺刀相~~,而便捷猛鷙終弗逮。”

擊:

①敲擊;敲打。《楚辭·九歌·國殤》:“援玉枹(fú)兮擊鳴鼓。”(枹:鼓槌。)蘇軾《石鐘山記》:“而陋者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②攻打;攻擊。《左傳·隱公九年》:“祝聃逐之,衷戎師,前後擊之,盡殪。”(祝聃:鄭大夫。衷:同“中”,中斷。)蘇洵《六國論》:“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③擊殺。《史記·項羽本紀》:“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④觸及;碰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持其璧睨(nì)柱,欲以擊柱。”(睨:斜視。)《戰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申:

①伸直;使舒展。後作“伸”。《莊子 ·刻意》:“熊經鳥申。”(熊吊掛在樹上,鳥飛時伸直瞭腿。)《戰國策·魏策四》:“衣焦不申,頭塵不去。”②申述;陳述;說明。《楚辭·九章·抽思》:“願自申而不得。”(願:想要。不得:不能。)③警告;告誡。《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即三令五申之。”④重復;再。《詩經·小雅·采菽》:“福祿申之。”(福上加福。)《史記· 周本紀》:“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為王業之不易。”⑤舊時下級向上級呈報公文。《舊唐書·憲宗紀》:“但令準式申報有司。”⑥地支的第九位。⑦十二時辰之一。下午三時至五時為申時。⑧十二生肖屬猴。⑨周代諸侯國名。薑姓,相傳為伯夷之後。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

所:

①處所;位置;地方。《墨子·號令》:“夜以火指鼓所。”《詩經·豳風·九罭》:“鴻飛遵渚(zhǔ),公歸無所。”(遵:沿著。渚:水中的沙洲。)②元、明時駐軍的一種建制。《明史·兵志二》:“度(duó)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度:估量。)③不定數詞,附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史記·李將軍列傳》:“未到匈奴陳二裡所,止。”(陳:同“陣”。)④量詞。計算房舍及其他處所。《宋書 ·沈慶之傳》:“居清明門外,有宅四所,室宇甚麗。”《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刺足陽明脈,左右各三所。”⑤助詞。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短語。1. 動詞後不再出現表事物的詞。《荀子·榮辱》:“此小人之所務而君子所不為也。”2. 動詞後用“者”或“的”表示事物。《戰國策·齊策四》:“視吾傢所寡有者。”3. 動詞後仍出現表事物的詞。《史記·項羽本紀》:“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⑥助詞。放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多與“為”配合使用。《漢書·黃霸傳》:“食於道旁,乃為烏所盜肉。”(烏:烏鴉。)[所以]1.表示原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傢之急而後私仇也。”2. 表示使用的東西。《墨子·公輸》:“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距:同“拒”。)3. 表示方法或憑借。《荀子·議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無能不官,無功不賞。”②有能力;有才能。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③能夠;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④擅長;善於。蔡元培《圖畫》:“善畫者多工書而能詩。”(書:書法。)⑤和睦,親善。《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爾所知也。”⑥如此;這般。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忍心。)⑦及,達到。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詞。約同“乃”、“於是”。《管子·權修》:“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遊能寒。”(食水:指魚鱉囧鶩等。)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旗色如罗星。

下一篇: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诗句出处:《赠新平少年》;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 【注释】: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时:

    ①季节;指四季。《论语·阳货》:“四时行焉。”②特指农时。《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光阴;时光;时候。《吕氏春秋·首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④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南卓《羯(jié)鼓录》:“黄幡繟亦知音,上尝使人召之,不时至,上怒,络绎遣使寻捕。”⑤时辰;时候。《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⑥其时;当时。魏禧《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者,貌甚寝。”(健啖:食量过人。寝:丑陋。)⑦机会;时机;时运。《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新唐书·武平一传》:“时不再来,荣难人借。”(荣:荣华富贵。)⑧合时;应时。《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⑨时代;时世。《吕氏春秋· 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⑩时势;时尚。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1)副词。用以表示时间。1. 表示行为不断发生,相当于“常常”、“经常”。韩愈《行难》:“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不世:罕有。)2. 表示行为偶尔发生,相当于“有时”、“时而”。杜甫《自阆(làng)中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之三:“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12)通“伺(sì)”。等候。《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腾:

    ①传递。《淮南子·缪称》:“子产腾辞,狱祭而无邪。”屈原《离骚》:“腾众车使径待。”②奔驰。《后汉书·光武帝纪》:“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③跳跃。《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④骑;乘。《楚辞 · 九叹·愍命》:“腾驴骡以驰逐。”⑤上升;上涨。《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⑥挪移;使空。王建《贫居》:“蠹生腾药箧。”⑦超过。屈原《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风云:

    ①风力,云气。《史记·老子韩非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而上天。”②喻指人的际遇。《后汉书·朱祐传》:“咸能感会~~,奋起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③喻指高才卓识。李白《猛虎行》:“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世莫知。”④喻指豪迈的才气。徐陵《与李那书》:“才壮~~,火深渊海。”⑤喻指高远的地势。左思《吴都赋》:“径路绝,~~通。”⑥喻指高位。潘岳《杨荆州诔》:“奋跃渊途,跨腾~~。”⑦喻指险恶的局势。庾信《入彭城馆》:“年代殊氓俗,~~更盛衰。”

    云:

    ①同“云2”。②说。《论语·子罕》:“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人名。试:见用于朝廷。艺:多才艺。)③有。《荀子 ·法行》:“其云益乎?”④代词。如此。《史记·汲郑列传》:“汲、郑亦云,悲夫!”(汲、郑:指汲黯、郑当时二人。)⑤助词。1. 用于句首。《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2. 用于句中。《后汉书·陈龟传》:“虽殁(mò)躯体,无所云补。”(殁:死。补:弥补。)⑥语气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史记·伯夷列传》:“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云云]通“芸芸”。众多貌。《庄子·在宥》:“万物云云。”

    搏:

    ①捕捉。《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áo)焉,明搏而杀之。”(公:指晋灵公。嗾:使狗时发出的声音。獒:猛犬。明:人名。)②格斗;抓扑。《管子·兵法》:“善者之为兵也,使敌若据虚,若搏景。”(若:如同。据:依据。虚:空。景:影子。)③拍;打。苏轼《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④用手抓取。张衡《西京赋》:“摭(zhí)紫贝,搏耆(qí)龟。”

    搏击:

    搏斗,拼杀。《清稗类钞·冯婉贞》:“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而便捷猛鸷终弗逮。”

    击:

    ①敲击;敲打。《楚辞·九歌·国殇》:“援玉枹(fú)兮击鸣鼓。”(枹:鼓槌。)苏轼《石钟山记》:“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②攻打;攻击。《左传·隐公九年》:“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祝聃:郑大夫。衷:同“中”,中断。)苏洵《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击杀。《史记·项羽本纪》:“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④触及;碰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nì)柱,欲以击柱。”(睨:斜视。)《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申:

    ①伸直;使舒展。后作“伸”。《庄子 ·刻意》:“熊经鸟申。”(熊吊挂在树上,鸟飞时伸直了腿。)《战国策·魏策四》:“衣焦不申,头尘不去。”②申述;陈述;说明。《楚辞·九章·抽思》:“愿自申而不得。”(愿:想要。不得:不能。)③警告;告诫。《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即三令五申之。”④重复;再。《诗经·小雅·采菽》:“福禄申之。”(福上加福。)《史记· 周本纪》:“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⑤旧时下级向上级呈报公文。《旧唐书·宪宗纪》:“但令准式申报有司。”⑥地支的第九位。⑦十二时辰之一。下午三时至五时为申时。⑧十二生肖属猴。⑨周代诸侯国名。姜姓,相传为伯夷之后。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所:

    ①处所;位置;地方。《墨子·号令》:“夜以火指鼓所。”《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zhǔ),公归无所。”(遵:沿着。渚:水中的沙洲。)②元、明时驻军的一种建制。《明史·兵志二》:“度(duó)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度:估量。)③不定数词,附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史记·李将军列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陈:同“阵”。)④量词。计算房舍及其他处所。《宋书 ·沈庆之传》:“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室宇甚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⑤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1. 动词后不再出现表事物的词。《荀子·荣辱》:“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所不为也。”2. 动词后用“者”或“的”表示事物。《战国策·齐策四》:“视吾家所寡有者。”3. 动词后仍出现表事物的词。《史记·项羽本纪》:“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⑥助词。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多与“为”配合使用。《汉书·黄霸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乌:乌鸦。)[所以]1.表示原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 表示使用的东西。《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距:同“拒”。)3. 表示方法或凭借。《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②有能力;有才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③能够;胜任。《论语·先进》:“非曰能之,愿学焉。”④擅长;善于。蔡元培《图画》:“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书:书法。)⑤和睦,亲善。《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⑥如此;这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忍心。)⑦及,达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词。约同“乃”、“于是”。《管子·权修》:“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水:指鱼鳖囧鹜等。)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旗色如罗星。

    下一篇: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旗色如罗星。

    下一篇: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 诗文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释义
    • 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詩句出處:《贈新平少年》;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一遭龍顏君,嘯吒從此興。千金答漂母,萬古共嗟稱。
    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長風入短袂,兩手如懷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摧殘檻中虎,羈紲鞲上鷹。
    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