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深春好,春深執政傢。”詩句出處:《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何處深春好,春深萬乘傢。宮門皆映柳,輦路盡穿花。 池色連天漢,城形象帝車。旌旗暖風裡,獵獵向西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阿母傢。瑤池長不夜,珠樹正開花。 橋峻通星渚,樓暄近日車。層城十二闕,相對日西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執政傢。恩光貪捧日,貴重不看花。 玉饌堂交印,沙堤柱礙車。多門一已閉,直道更無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大鎮傢。前旌光照日,後騎蹙成花。 節院收衙隊,球場簇看車。廣筵歌舞散,書號夕陽斜。 何處深春多,春深貴戚傢。櫪嘶無價馬,庭發有名花。 欲進宮人食,先薰命婦車。晚歸長帶酒,冠蓋任傾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恩澤傢。爐添龍腦炷,綬結虎頭花。 賓客珠成履,嬰孩錦縛車。畫堂簾幕外,來去燕飛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京兆傢。人眉新柳葉,馬色醉桃花。 盜息無鳴鼓,朝回自走車。能令帝城外,不敢徑由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刺史傢。夜闌猶命樂,雨甚亦尋花。 傲客多憑酒,新姬苦上車。公門吏散後,風擺戟衣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羽客傢。芝田繞舍色,杏樹滿山花。 雲是淮王宅,風為列子車。古壇操簡處,一徑入林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小隱傢。芟庭留野菜,撼樹去狂花。 醉酒一千日,貯書三十車。雉衣從露體,不敢有馀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富室傢。唯多貯金帛,不擬負鶯花。 國樂呼聯轡,行廚載滿車。歸來看理曲,燈下寶釵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豪士傢。多沽味濃酒,貴買色深花。 已臂鷹隨馬,連催妓上車。城南踏青處,村落逐原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貴胄傢。迎呼偏熟客,揀選最多花。 飲饌開華幄,笙歌出鈿車。興酣樽易罄,連瀉酒瓶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唱第傢。名傳一紙榜,興管九衢花。 薦聽諸侯樂,來隨計吏車。杏園拋曲處,揮袖向風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少婦傢。能偷新禁曲,自剪入時花。 追逐同遊伴,平章貴價車。從來不墮馬,故遣髻鬟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幼女傢。雙鬟梳頂髻,兩面繡裙花。 妝壞頻臨鏡,身輕不占車。秋千爭次第,牽拽彩繩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蘭若傢。當香收柏葉,養蜜近梨花。 野徑宜行樂,遊人盡駐車。菜園籬落短,遙見桔槔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老宿傢。小欄圍蕙草,高架引藤花。 四字香書印,三乘壁畫車。遲回聽句偈,雙樹晚陰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種蒔傢。分畦十字水,接樹兩般花。 櫛比栽籬槿,咿啞轉井車。可憐高處望,棋佈不曾斜。 何處深春好,春深稚子傢。爭騎一竿竹,偷折四鄰花。 笑擊羊皮鼓,行牽犢頷車。中庭貪夜戲,不覺玉繩斜。
|
【註釋】:
何:
(一)①疑問代詞。1. 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 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 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 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處:
(一)①停留;休息。韓愈《答李翊書》:“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②居住。屈原《九章·涉江》:“幽獨處乎山中。”范仲淹《嶽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③安;存。《史記·李斯列傳》:“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④交往;相處。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與貴酋相處二十日,爭曲直,屢當死。”⑤處置;辦理。《孔雀東南飛》:“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⑥處罰。《晉書·食貨志》:“人間巧偽漸多,競濕谷以要(yāo)利,作薄絹以為市,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也。”(要:求取。) (二)chù 處所;地方。《漢書·張騫傳》:“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深:
①水深。與“淺”相對。《詩經·小雅·小旻(mín)》:“如臨深淵,如履薄冰。”②從上到下或從外到裡距離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③深厚;密切。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④深入;深刻。《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又精到。⑤精深;深奧。《論衡· 自紀》:“何以為辯? 喻深以淺。”⑥厲害;深重。《韓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⑦刻毒;殘酷。《戰國策·燕策三》:“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將軍:指樊於[wū]期。遇:對待。)⑧色彩濃重。白居易《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⑨時間久。陸遊《入蜀記》:“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深秋潦(lǎo)縮。”(潦縮:積水下降。)⑩副詞。表示程度較高,相當於“很”、“非常”。《史記·汲黯鄭當時列傳》:“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②年;歲。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③生機;生命。歐陽修《奉使道中寄垣師》:“塞垣春枯積雪溜,沙礫威怒黃雲愁。”(塞垣:指長城。溜:流水。)④指年輕女子的形態。崔玨(jué)《有贈》:“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諺雲:‘蓬開先百草,戴瞭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⑦指酒。司空圖《詩品·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好:
(一)①女子貌美。《史記·孔子世傢》:“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文采。康樂:舞曲名。)古詩《隴西行》:“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②泛指美;善。《詩經·鄭風·叔於田》:“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代稱男子。洵:確實。)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③友好;友愛。高適《贈別晉三處士》:“知己從來不易知,慕君為人與君好。”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④完畢;完成。韓偓《無題》:“妝好方長嘆,歡餘卻淺顰。”⑤可以;便於。李覯《苦雨初霽》:“寄語殘雲好知足,莫依河漢更油然。”(河漢:天河。油然:雲氣上升。)⑥恰巧;適逢。白居易《吳中好風景》:“況當豐熟歲,好是歡遊處。”⑦表示勸勉。《世說新語·方正》:“臨別流涕,撫其背曰:‘奴好自愛。’”⑧表感嘆。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二)hào ①喜愛;愛好。《莊子·逍遙遊》:“臣之所好者,道也。”②善於;易於。寒山《詩三百三首》之二百二十二:“聰明好短命,癡騃祩(ái)卻長年。”(騃:傻。)③玉器或錢幣中間的孔。《漢書·食貨志下》:“卒鑄大錢,文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②年;歲。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③生機;生命。歐陽修《奉使道中寄垣師》:“塞垣春枯積雪溜,沙礫威怒黃雲愁。”(塞垣:指長城。溜:流水。)④指年輕女子的形態。崔玨(jué)《有贈》:“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諺雲:‘蓬開先百草,戴瞭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⑦指酒。司空圖《詩品·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深:
①水深。與“淺”相對。《詩經·小雅·小旻(mín)》:“如臨深淵,如履薄冰。”②從上到下或從外到裡距離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③深厚;密切。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④深入;深刻。《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又精到。⑤精深;深奧。《論衡· 自紀》:“何以為辯? 喻深以淺。”⑥厲害;深重。《韓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⑦刻毒;殘酷。《戰國策·燕策三》:“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將軍:指樊於[wū]期。遇:對待。)⑧色彩濃重。白居易《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⑨時間久。陸遊《入蜀記》:“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深秋潦(lǎo)縮。”(潦縮:積水下降。)⑩副詞。表示程度較高,相當於“很”、“非常”。《史記·汲黯鄭當時列傳》:“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執:
①捉拿;拘捕。《左傳·僖公五年》:“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公羊傳·桓公十一年》:“塗出於宋,宋人執之。”②握;拿。《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③持有某種主張。《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惟瑜、肅執拒之議。”(瑜,周瑜。肅,魯肅。拒:抵抗。)④控制;掌握。《韓非子·揚權》:“聖人執要,四方來效。”⑤主管。《淮南子·說山》:“執牢獄者無病。”⑥執行;施行。《漢書·哀帝紀》:“有司執法,未得其中。”(有司:官吏。得其中:指妥當。)⑦固執;堅持。《漢書·外戚傳》:“書奏,上以問光,光執不許。”(光:霍光。)[執政]掌管國傢政事。《新唐書·朱敬則傳》:“及執政,每以用人為先,細務不省(xǐng)也。”(省:察,察看。)又掌管國傢政事的人。《舊唐書·黃巢傳》:“及巢見招,大詬(gòu)執政。”(詬:斥罵。)政:
(一)①匡正。《論語·顏淵》:“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②政治;政事。《左傳·宣公十二年》:“今茲入鄭,民不罷(pí)勞,君無怨(dú),政有經矣。”(罷:同“疲”。:怨言。經:常法。)張居正《贈袁太守入覲奏績序》:“以故俗日以偷,政日益壞。”(偷:茍且。)③政權;權柄。《論語·季氏》:“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④政令;法令。《禮記·樂記》:“禮樂刑政,其極一也。”⑤國傢、團體或傢庭的事務。《晉書·顧榮傳》:“今府大事殷,非酒客之政。”(酒客:指顧榮成天喝酒。)⑥主事的人。《管子·牧民》:“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無私者可立以為政。⑦”通“正”。1. 正直;公正。《韓非子·難三》:“故群臣公政而無私。”2. 止;僅。《宋書·沈慶之傳》:“騎馬履行園田,政一人視馬而已。” (二)zhēng通“征”①賦稅。《管子·小匡》:“寬政役,敬百姓,則國富而民安矣。”(役:勞役。)②征伐。《史記·范雎蔡澤傳》:“政適伐國,莫敢不聽。”傢:
①傢;傢庭。《尚書·大禹謨》:“克勤於邦,克儉於傢。”《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傢可以無饑矣。”②傢庭的住所。杜甫《苦雨》:“群木水光下,萬傢雲氣中。”③卿大夫的采邑。《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傢者,不患寡而患不均。”④學術流派。《荀子·解蔽》:“今諸侯異政,百傢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