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伯夷、叔齐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伯夷、叔齐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伯夷、叔齐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伯夷、叔齐的事迹|史鉴伯夷和叔齐是商代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在最初,叔齐以王位让弟伯夷,伯夷不受,两人舍弃王位同时投奔了周文王。后来,两人又叩马谏止周武王讨伐商朝,商亡后,又隐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两人的贤行懿德主要体现在蔑视功名富贵和持守道义气节两方面,所以深受后代文人的推崇。
〔注释〕 ①怨是用希:怨恨因此就少了。是,此。用,因。②轶诗:指下文的《采薇》诗,因未编入《诗三百》,故称轶诗。③盍往归焉:便一起归附他去了。盍,合。④木主:祭祖先所供的神主,以木为之,上书死者姓名,也称神主牌位。⑤爰:乃。⑥兵:用兵器杀死他们。⑦义不食周粟:持守道义而不吃周朝的粮食。⑧且:将。⑨安适归矣:又往哪里去呢?安,哪里。适,往,至。⑩于嗟:嗟叹之辞。于,通“吁”;徂:通“殂”,死。(11)蚤夭:早死。蚤,通“早”。(12)不辜:无罪之人。(13)肝人之肉:脍人肝而食之。(14)暴戾恣睢:凶残暴戾,恣意妄行。(15)择地而蹈之:选择地区隐居。蹈,踩。(16)时然后出言:碰上合适的时代然后才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17)行不由径:行动不走常人的途径。(18)从吾所好:顺从我的爱好行事。(19)“岂以其重若彼”二句:哪里会认为盗蹠尊贵,伯夷、叔齐轻微呢?(20)贾子:指贾谊。(21)夸者死权:贪权势以矜夸的人,终究要死于权力的争斗。(22)众庶冯生:老百姓看重自己的生命。冯,通“凭”,凭借,依靠。(23)砥行立名者:砥行修德以建立名声的人。砥,磨砺。行,德行,品性。(24)附:攀附,依附;青云之士:指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25)恶:何,怎么;施:延续,留传。 〔相关史料〕 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时王摩子入山,难①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白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死。
〔注 释〕 ①难:责备。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