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仓颉造字 |
释义 | 仓颉造字典源出处 《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苍颉作书。”注:“苍颉生而知书,写作鸟迹,以造文章。”《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注:“苍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鬼或作兔,兔恐见取豪 (毫) 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 释义用法 仓颉,一作苍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他观察鸟的足迹受到启发,而创造了文字。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而使得天降粟米,鬼怪夜哭。古代文字是长期以来逐渐产生、形成的,不可能由某一人造出,仓颉可能是其中贡献较大的一人。后以此典表现创造文字。 用典形式 【仓怯】 清 ·龚自珍:“龙猛当年入海初,娑婆曾否有仓、佉。” 【雨粟】 清 ·易孺:“雨粟哭从仓颉后,散花妙近维摩侧。” 【鬼哭】 清·陈恭尹:“才生文字 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 【天雨粟】 明 ·陈子龙:“岂应天雨粟,徒兆鸟焚巢。” 【夜雨粟】 清·黄景仁:“啾啾鬼哭夜雨粟,直是仓颉无籀斯。” 【鬼夜泣】 清·龚自珍:“古人制字鬼夜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鬼愁慑】 宋·王安石:“惟初造文字,人惑鬼愁慑。” 【仓颉夜哭】 清·吴伟业:“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 【苍颉鸟迹】 唐·杜甫:“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鬼哭黄昏】 宋·王安石:“但可与人漫酱瓿,岂能令鬼哭黄昏。” 【造字鬼夜哭】 清·黄遵宪:“造字鬼夜哭,所以示悲悯。”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