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者幸告餘,眷之涓然悲。”詩句出處:《掩役夫張進骸》;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
生死悠悠爾,一氣聚散之。偶來紛喜怒,奄忽已復辭。 為役孰賤辱,為貴非神奇。一朝纊息定,枯朽無妍媸。 生平勤皂櫪,剉秣不告疲。既死給槥櫝,葬之東山基。 奈何值崩湍,蕩析臨路垂。髐然暴百骸,散亂不復支。 從者幸告餘,眷之涓然悲。貓虎獲迎祭,犬馬有蓋帷。 佇立唁爾魂,豈復識此為。畚鍤載埋瘞,溝瀆護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謂爾有知。掩骼著春令,茲焉適其時。 及物非吾事,聊且顧爾私。
|
【註釋】:
從:
(一)[從容]1.逍遙自在。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2.鎮靜安詳。黃溍《日損齋筆記·文獻黃公神道碑》:“俯仰從容,不大聲色。” (二)cóng ①相隨;跟隨。《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史記·李斯列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②追逐;追趕。《孫子兵法· 軍爭》:“佯北勿從。”③聽從;依從。《左傳· 莊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從也。”《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④聽任;任憑。杜甫《屏跡》:“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⑤做;參與。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及使之從政,則茫然不知其方……”⑥指跟隨的人。《後漢書·單超傳》:“其仆從皆乘牛車……”⑦副的。與“正”相對。古代官吏的品級有正、從之分。《唐六典》:“司封郎中員外郎掌邦之封爵,凡有九等。一曰王,正一品,食邑一萬戶;二曰郡王,從一品,食邑五千戶。”⑧次要的;附屬的。《老殘遊記》第四回:“居然也拿住瞭兩個為從的強盜夥計。”⑨舊指堂房,即同宗而非嫡親的親屬。《三國志· 蜀書·許靖傳》:“(靖)少(shào)與從弟劭俱知名。”⑩介詞。自;由。1.表示起點。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 表示對象,相當於“向”。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三) sǒng [從容(yǒng)]同“慫恿”。鼓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日夜從容(衡山)王密謀反事。”(反:反叛。)(四) zòng ①古代南北方向稱“從”,東西方向稱“衡(橫)”。《詩經·齊風·南山》:“衡從其畝。”(畝:田壟。)②特指“合縱”。戰國時南北六國土地相連,聯合反對西面的秦國,稱“合從”,省稱“從”。李斯《諫逐客書》:“遂散六國之從。”③放縱。晁錯《賢良文學對策》:“其行罰也,非以忿怒妄誅而從暴心也。”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幸:
①僥幸。《荀子·議兵》:“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②幸運。《論語·雍也》:“不幸短命死矣。”③幸虧;多虧。鮑照《秋夜詩》:“幸承天光轉,曲影入幽堂。”④欣喜;慶幸。張際亮《送雲麓(lù)觀察督糧粵東》:“梅花頻折貴官多,荔枝得飽遊人幸。”⑤寵愛;寵幸。《史記·蒙恬列傳》:“高雅得幸於故亥。”⑥希望;期望。《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幸天下有變,而欲有大功。”⑦舊指封建帝王親自到某地。《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幸梁山宮。”⑧敬辭。表示對方這樣做使自己感到幸運。晁錯《言守邊備塞疏》:“陛下幸憂邊境。”告:
①上報;報告。《列子·楊朱》:“不告而娶。”②告訴。《史記·項羽本紀》:“(項伯)私見張良,具告以事。”③舉報;告發。《史記·商君列傳》:“不告奸者腰斬。”④佈告;告諭。《詩經·大雅·抑》:“遠猶辰告。”(遠猶:遠大計謀。辰:按時。)⑤請求。《孟子·梁惠王下》:“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⑥休假。汪懋麟《送力臣都諫假歸揚州》:“勇退人所難,告歸君獨惺。”⑦宣告:宣示;表現。《管子·桓公問》:“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⑧告誡;規勸。《論語·顏淵》:“忠告而善道之。”⑨通“鞠”。審訊判罪。《禮記·文王世子》:“其刑罪……亦告於甸人。”餘:
第一人稱代詞。我。屈原《離騷》:“餘固知謇(jiǎn)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謇謇:盡忠而直言。)眷:
①回頭看。《詩經·小雅·大東》:“眷言顧之,潸(shān)焉出涕。”(言:句中語氣詞。潸焉:流淚的樣子。涕:眼淚。)②顧念;愛慕。鮑照《夢歸鄉》:“沙風暗空起,離心眷鄉畿(jī)。”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撫化心無厭,覽物眷彌重。”③恩遇;恩寵。《舊唐書·裴延齡傳》:“良以內顧庸昧,一無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誠直。”劉義慶《世說新語·寵禮》:“王珣、郗超並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④親屬。白居易《自詠老身示諸傢屬》:“眷屬幸團圓。”之:
①到……去。《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晉、衛:皆諸侯國名。)《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劉邦。薛:地名。)②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發誓。靡它:沒有他心。)③代詞。1. 指代人和事物。相當於“他(她)”、“它”、“他(它)們”。《左傳·隱公元年》:“(薑氏)愛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時:按時。習:演習。)2.指示代詞。“這”、“這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④助詞。1.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進入。)3.用於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相當於“是”。《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4.用於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左傳·莊公十年》:“公將鼓之。”(鼓:擊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bó)然興之矣。”(浡然:興起的樣子。)涓:
①細小的流水。《荀子·法行》:“涓涓流水,不壅不塞。”《後漢書·周紡傳》:“涓流雖寡,浸成江河。”鮑照《河清頌》:“泉室凝淀,水府清涓。”(泉室:神話中鮫人所居水底房屋。水府:水神所轄地區。)②掃除;清除。《逸周書·大匡》:“涓潔不利,思義醜貪。”(醜:憎惡。)鄂爾泰《昭陵石馬歌》:“千金市駿世稀有,美名徒掛涓人口。”(市:買。涓人:宮中作清潔的人。)③選擇。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二:“涓日,以次備法駕,羽衛前導赴宮。”(法駕:皇帝的一種車駕。羽衛:儀仗隊。)蘇軾《明堂赦文》:“涓選吉日。”④通“泫(xuàn)”。流淚的樣子。《列子·周穆王》:“乃涓然而泣。”然:
①燃燒。後來寫作“燃”。《孟子·公孫醜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代詞。如此;這樣。《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③對;贊同。《論語·雍也》:“子曰:‘雍之言然。’”④副詞。1.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漢書·丙吉傳》:“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yì)。”(艾:治。)2. 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便”、“就”。《莊子·外物》:“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⑤連詞。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2.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雖然”。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然憔悴,尚天真,纖腰細褪羅裙。”⑥助詞。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的樣子”。《詩經· 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2. 用於句末,表示比擬。《孟子·盡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3. 用於句末,表示斷定,相當於“焉”、“也”。《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悲:
①哀痛;悲傷。《禮記· 問喪》:“夫悲哀在中,故形變於外也。”《韓非子·和氏獻璧》:“子奚哭之悲也?”(奚:為何。)②同情;憐憫。柳宗元《捕蛇者說》:“(蔣氏)言之,貌若甚戚者。餘悲之。”(戚:悲哀。)③眷戀。《漢書·高祖紀下》:“遊子悲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