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反衬
释义

二、反衬

用相异、相反的事作背景,烘托主体。同正衬一样,本体是表达中心,描述的主要事物;作背景的陪衬事物,是着意用墨之处。
40.岸上那片田地衬着炒米粉样的江水——就更加显得绿油油的好看,叫人恨不得倒到那里去睡一觉。天上流着些白得发亮的浮云,跟远山联成了一片,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
里面可只滚着黄老先生那种沉重的嗓音。有时候还夹着吸鼻子的响声。

(张天翼《砥柱》)


评析 外面那使人沉醉的景色与船舱里的气氛形成明显的反差,反衬出黄老先生那令人厌恶的虚伪和平庸。使得美者益美,丑者益丑,虽没有对黄老先生作正面描写,读者却对他已有了鲜明的印象。
41.北国的冬天多么冷啊! 那年的冬天对她又是多么温暖! 她从来不曾想到,爱情竟是这样的迷人,这样的令人心醉! (谌容《人到中年》)
评析 为了事业陆文婷疏忽了婚姻,迟到的爱情给了她无限的温馨。在寒冷的冬天她竟会感到异样的“温暖”。反衬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独特心态。
42.爸爸变了棚中牛,
今日又变家中马。
笑跪床上四蹄爬
乖乖儿,快来骑马马,
爸爸驮你打游击,
你说好耍不好耍?
小小屋中有自由,
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莫要跑到门外去,
去到门外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流沙河《故园六咏·哄小儿》)


评析 作者用孩子的天真嬉闹反衬父亲的不幸遭遇,更增添了人物的悲剧性。幼儿的无知无忧与成年人的饱经忧患形成鲜明反差,悲喜叠加中道出了人情世态的冷暖与凄凉。似滑稽,然而却寓意幽深。
43.除夕,处处花炮飞鸣,家家笑语满堂。然而,在离金门不到一海里的一个无名岛上,却灯火零落,寒风呼呼。(沙东彦《除夕》)
评析 没有处处花炮飞鸣,怎显得出无名岛上的灯火零落?没有家家笑语满堂,怎感觉得到无名岛的凄冷、孤寂。反衬修辞手法,不仅突出和强调了两个景象的差异,而且在这种差异中刻画出解放军战士守卫边防,保家卫国的崇高牺牲精神。
44.艅艎河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入若耶溪》)


评析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曾被人们赞为“文外独绝”。本来“蝉噪”和“鸟鸣”是破坏山林幽静的,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却能反衬出“林愈静”、“山更幽”来。反衬修辞所体现出的艺术辩证法,在这里把“动静相依,以动见静、动静转化”的客观规律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深邃的意境。
45. 屋子里是那样寂静,都能听得见压在枕头下面的手表的滴嗒声。(航鹰《丧事》)
评析 用动描写静,以有声描写无声,是很好的反衬手法。手表的声音不注意是很难听到的,何况压在枕下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可见屋子是多么寂静了。
46.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老舍《济南的冬天》)
评析 在文中,语言大师老舍调动了各种色调来反衬济南的冬天。用北平的“寒”色反衬济南冬天的“暖”色,以伦敦的“暗”色衬托济南的“明”色,将热带地区的“热”色来衬托济南的“温”色。在天南海北、各地风光的背景上,展示了济南冬天的温煦和暖,天高地秀。以光、色的具体形象启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
47.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评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女子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因见到意中人而欣喜的感情。通常“凄凄、潇潇、如晦”的“风雨”,会给人增添无尽的愁思,可是,因为意外地见到了意中人,哀景也会增添欢乐的色彩。“物随情移”,反衬手法使得主观心态和客观环境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诗中的三个反问句,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女子坦诚、热烈、毫不掩饰的爱情。
48.古今来,有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名句,对花纵情咏叹呢! 苏东坡甚至——
只恐夜深花落去,
故烧银烛照红妆。
惜花如此,岂独东坡为然哉?
可是当年啊,诚如鲁迅先生所说:“花开花落两由之。”花开也罢,花谢也罢,全无所知,我对花只有麻木之感。

(曹靖华《花》)


评析 作者这段话写得相当精彩,在诉说众多诗人对花的爱慕之情时,很自然地引出苏东坡的诗句作反衬,表达了自己对花的麻木感,又顺手引来鲁迅的诗句作为诠释,句子衔接自然,引用恰到好处,反衬更是用得生动鲜明。
49. 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红楼梦》第十三回)
评析 众婆娘的“藏之不迭”,反衬了王熙凤的“款款站了起来”,突出地表现了王熙凤的泼辣性格与她在这个家族中的显赫地位。
50.“啊”——大爷惊惶地倒退了一步,老眼昏花中,他看见黑黝黝的门洞里嵌着一张惨白的脸,连嘴唇都是白的,眼珠子木木地搁着一动不动,像是张白纸上涂了两团墨。从前听人家说的阎罗殿里的白无常鬼就是这样一张脸!(王小鹰《你为谁辩护》)
评析 例中写“脸”,着重从光与色两方面来表现,先是以“黑黝黝”衬“惨白”,继而又以“惨白的脸”衬“两团墨”似的“眼珠子”,衬 托的运用加之形象的比喻,使得这张黑白分明、反差强烈的“脸”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51.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评析 良庖、族庖换刀皆不过岁、过月,而庖丁之刀19年刃如新,两者相互反衬,更显出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
52. 蓝蓝的木兰溪照样流,水柳长在高岸上,新竹生在山岗上;芳草芊芊,野花飘香。可是,我们美丽而善良的赵双环呢,她在哪里?她在哪里?(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
评析 溪水仍然汩汩地流淌,野花照旧飘散着芳香。作者用自然界生命的延续和壮美来反衬美丽善良的赵双环的生命的终止,使人倍感惋惜,不由产生痛悼之情。
53.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溢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碧野《天山景物记》)
评析 这里所采用的也是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反衬修辞手法。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54.这一对人,好像不是伫立在严寒的雪夜里,而是置身在火树银花的环抱之中。真的,那凛冽的西北风,他们明明觉得是和熙的春风;而那随风飘舞的雪片,都是新鲜的花瓣儿。(冯德英《苦菜花》)
评析 这是运用反衬作人物心理描写。自然景物的人化描写,显示出反衬修辞的心理基础和审美基础。
55. 日落西山满天霞,
对面山来了一个俏冤家。
眉儿弯弯眼儿大,
头上插上一朵小茶花。
哪一个山里没有树,
哪一个田里没有瓜,
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伊?
要打鬼子,可就顾不上她。

(田汉《日落西山》)


评析 “无情未必真豪杰”,然而赤热的爱国之情最终战胜了儿女私情。反衬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生动丰满,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56. 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吴承恩《西游记》)
评析 不直接描写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却大肆渲染白骨精的狡黠多谋。赞扬之辞出自于敌口,方能显出美猴王的明识善辨的本领。
57.贫士多窘艰,夜起披罗帷。
徘徊立庭树,皎月堕晨辉。
念我故人好,谋告当无违。
出门气颇壮,半道神已微。
相遇作冷语,吞语还未归。
归来对妻子,局促无仪威。
谁知相慰藉,脱簪典旧衣。
入厨燃破釜,烟光凝朝晖。
盘中宿果饼,分饷诸儿饥。

(郑板桥《贫士》)


评析 郑板桥是清朝一大怪杰,以诗书画三绝闻名。这首诗是写贫士生活艰窘,外出告借的小事,但从结构到选辞都很凝重,诗中悲慨激荡的情感,令人一恸。以“念我故人好,谋告当无违”的想法,反衬昔日好友的冷语相对,勾画出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他告借无着,面对妻子,举止失措时,妻子却款款深情,软语相慰,并典饰卖衣,“分饷诸儿饥”,贫士的“局促无仪威”更反衬出妻子的贤惠善良,贤妻对贫士的相濡以沫,苦苦撑持,足以令人潸然泪下。
58.在这沿江千里的地方,鸟不飞,兔不行,到处是飞沙走石,高山险滩:有“出入无路”的“一步岩”,有无立锥之地的“一线天”,有四五十度高温的“火焰山”,有十级大风的峡谷口。一时烈日暴晒,炎热似火,一时又狂风暴雨,山洪咆哮……
人民解放军的铁道兵,正在这里修建钢铁大动脉。

(《豪迈的人》,《人民日报》1971年10月5日)


评析 无一褒词,钦佩赞扬之意尽在其中。“烘云”可以“托月”,衬托修辞的特征在此得以充分的体现。
59.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沉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李贺《长歌续短歌》)


评析 诗中,述写诗人高歌苦吟,郁郁寡欢的情怀。七八两句,插入一片绿绿融融,千里碧波的田园美景,衬出了自己的憔悴颓然。这正是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
60.四周的青山太高,显得晴空
如一描蓝的窗……
我们常常拉上云的窗帷
那是阴了
而且飘着雨的流苏

我原是爱听磐声与锋声的
今却为你我戚戚于小院的阴晴
算了吧
管他一世的缘分是否相值于千年
慧根
谁让你我相逢
且相逢于这小小的水巷如两条鱼

(郑愁予《水巷》)


评析 这首短短的小诗,有着丰富的内涵。起首以高高的“青山”,朗朗的“晴空”,反衬出狭深的、阴沉的峡谷。诗的第一节既象征高远超越的理想境界,又反衬出庸俗琐屑的现实。反映出作者向往超越而又不能超越,厌恶现实而又离不开现实的无可奈何的苦闷。
61.……他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糊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王愿坚《七根火柴》)
评析 身处绝境,却不留恋生命,精心珍藏的只是七根普通的火柴。在污水和雨水弥漫的天里,居然是干燥的。反衬法描绘出了一位普通战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形象,可歌可泣。
62.头发梳得光,脸上擦得香。
只因不劳动,人人说她脏。

(湖北民歌《人人说她脏》)


评析 又光又香的形象不一定美,生活的辩证法在反衬的语言形式中得到生动而具体的体现。短短的四行诗揭示出“劳动美”的真理,给人不尽的启示。
63. 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碧野《天山景物记》)
评析 天鹅的洁白衬托了湖水的明静,这是正衬;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却是反衬。动静相融,以动写静的绘景手法,画出了一幅明静幽美的湖光山色图,令人陶醉。
64.“我? 俏?”张腊月快活地挤挤眼,一本正经地说:“听我妈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倒很俏,俏得连哭出来的声音她都听不见……结婚以后,又一直跟我那死鬼男人牵牛、跟车,慢慢变得不俏罗。”说着,她一把将衣袖捋到齐肩胛处,露出粗粗的黑褐色胳膊,伸到淑兰面前,自我打趣地说:“你看这多俏!”
淑兰急忙按住她的胳膊,说:“快把袖子拉下来吧。那边有人看咱们哪!”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评析 两个女人,言行迥异,勿需比较短长,优劣,各自都显示出独特的个性。这不是对比,而是互相衬托,在衬托中,使人物形象变得丰满、生动。
65.我眼巴巴地望着她(母亲)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嗒的钟声和可以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邹韬奋《我的母亲》)
评析 记忆中的往事是细微的,也是深沉的。反衬修辞手法所描写的细节——万籁俱寂中的“滴嗒钟声”和“母亲的呼吸”凝练地刻画了人静夜深中母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思母情怀。
66. 当天下午,李钷被叫到克山病防治小组办公室,通知他,晚上召开欢送会——欢送他回农场工作。……李钷怔在那里,紧紧地咬住了嘴唇。虽说从早上起,他就有一种预感,却还是觉得突然。屋外太阳高照,他眼前一片漆黑,炉子里的木柴在噼啪燃烧,他浑身冰凉。那扇刚刚对他打开一条小缝的门重又“砰”地合上了,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这就是对他四个月辛勤工作的报偿。(张抗抗《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
评析 环境与人物的心境形成极大的反差,更衬托出人物的震惊、茫然与感伤。黑与白,热与冷,动与静交相辉映,使人物的情感既立体化,又富有层次。
67.这是个春天。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绿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我看见些不同的颜色,只是一点颜色;这些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的心中是个凉死的东西。(老舍《月牙儿》)
评析 这是以景衬情、融情于景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眼里,姹紫嫣红的春天,也仅只是一些不同的颜色。作者把情揉进了景,又以景来反衬人物凉死的心,情与景的落差极大地增添了“情”的艺术张力。
68.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鲁迅《祝福》)
评析 作者极力渲染新年热烈的气氛,目的在于增加悲剧的色彩。正是在除旧布新,合家团圆的喜庆气氛中,祥林嫂孤苦地走完了人生的旅程,随着声声爆竹烟消云散,引起读者无限的感伤与深思。
69.我等待啊,等待,
等她带着连串的笑声来
等她带着满把的花束来,
等她抱着崭新的赠品来。
庭院之中仿佛有动静,
像是急促的脚步声。
但等我打开门一看,
只是落叶卷着一阵风。……

(吕剑《等待啊等待》)


评析 浓彩重笔的烘托,为后面的失望作了铺垫。盼望得愈强,失望得愈深。反衬修辞使语言变得曲折含蓄,更具有耐人寻味的魅力。
70.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有约》)


评析 “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是运用反衬写景衬情。灯下敲棋之声更显出了夏夜的寂静和诗人的无聊与烦闷之情。约而不来的客人,给主人增添了几分似闲非闲的沉重与压抑。
71.𪿐院黄鸟,戴好其言。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经·邶风·凯风》)
评析 诗的大意是:黄雀之间还有美好的声音相慰问,一个有七个子女的母亲却得不到一点安慰。动物衬人物,有声衬无声,反衬手法抒发了一位母亲痛苦的心声。
72.方泊定翘着二郎腿在跟一个很福相的中年男子说话,一副很随便马虎的样子。只有何珏知道,他心里从来不随便不马虎。(王小鹰《你为谁辩护》)
评析 作者将方泊定的外表的看似马虎和内心的实不马虎相映衬,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老练、世故、善于周旋的个性特征。
7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
评析 以“杨柳依依”的春天欢乐景象来反衬士兵出征的悲苦愁伤,以“雨雪霏霏”的凄苦来反衬士兵的欢乐,乐中寓哀,哀中寓乐,更给人以凄哀悲寒之感。也象征了士兵的暮年的凄怆。两个季节的景物衬托,正好衬出战士的由青春到暮年的过程,以极其委婉的艺术笔法,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戕害。
74.一尺布,尚可缝。
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相容。

(《汉乐府诗·淮南民歌》)


评析 诗歌以“布”的“可缝”和“粟”的“可舂”来设喻,反衬出兄弟为骨肉间的争夺与残杀。短短的诗句,阐述了人们共知的生活现象,隐含着人们对美好、真诚和情感的呼唤。
75.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
评析 作者先渲染了一片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接着又点出“我”却什么也没有的烦闷,于是生出了内心的许多不宁静。触景生情,以景衬情的修辞方式,弹奏出作品的主题旋律。
76.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红楼梦》第三回)
评析 这是运用反衬进行的人物形象描写。用众人的敛声屏气,反衬出放诞无礼,嘻笑而来的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寥寥几笔,勾勒出王熙凤特殊的家庭地位和她放任泼辣的个性。
77. 宇宙最深的秘密在
杂乱,贫乏的深处,
静静睡着一个美丽的整体,
日夜勤勉地磨光他的珠子。

(郑敏《人们》)


评析 美与丑、光明与黑暗是不可调和的两个对立面。而诗人将美与丑置于一起,以丑衬美,美更艳,以美衬丑,丑更丑。在丑恶的、浑沌的社会深处,却艰难地生活着一些最美的、最伟大的人们。这个“美丽的整体”就更显示出它的不平凡。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