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释义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书:文字的记录。

尽:表达穷尽。

言:言语。

意:思想内容。

【赏析】

文章和诗歌作品中蕴涵着能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意境。当作者写作一篇文章、创作一首诗,或读者诵读一篇文章、领会一首诗时,总有一幅画境生动地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文中之意。《周易·系辞下》中,引用孔子一段话,就很好地表达了语言文字与“意”之间的这种关系: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文字不能完全精准地表达言语,言语也不能完全精准地表达人的思想。

作品中的“意”,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即意与境、情与景、神与形交相融渗,高度统一而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作者对生活深刻的体会和对形象独特的把握所创造的一种艺术意境,能充分地体现作者的审美体验、认识评价和情趣理想。反之,当这样富于感染力的境界,积极作用于欣赏者的思想情感时,也能够激发起丰富的审美联想。

然而,这样的“意”,即人的思想内容,却是语言文字很难充分表达出来的。比孔子晚出的庄子认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庄子的“意”指“道”,即“意之所随者”。这种“意之所随”的“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汉代王弼继承庄子的思想,并有所发挥:“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其基本观点也是主张“言不尽意”,即事物的精义难传,语言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

这种观点对魏晋以后的文学和诗歌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六朝陆机《文赋》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唐代钟嵘《诗品序》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延伸和阐释。

诗文言情写物,造境传神,离不开语言。而“言不尽意”论促使诗人去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曾论述诗的两种表现方式:一是“隐”,意在言外;一是秀,意在言内。他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里所言的重旨、复意、秘响、伏采,均指表现上含而不露,有言外之旨。

唐代皎然同意刘勰的观点,他在《诗式》中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在言与意的关系上,唐代司空图认为,诗的意境在“韵外”,叫做“韵外之致”。他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与李生论诗书》)这里,“近”是讲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远”是讲诗意深远,不尽于句中。不尽于句中即“言不尽意”,也就是司空图讲的“韵外之致”。它要求诗文不仅要用语言描写内容,而且要善于通过语言的暗示、象征作用,以形写神,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真实自然地把那些无法用语言描写的内容体现出来,追求一种深远的“意味”或“意旨”,有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近人朱光潜说:“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无言之美》)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