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乘桴浮于海 |
释义 | 乘桴浮于海典源出处 《论语·公治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释义用法 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就坐个木排到海外去吧。”后以此典指避世远遁。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 用典形式 【乘桴】 三国·曹植:“乘桴何所志,吁嗟我孔公。”唐·韩愈:“怀糈愧贤屈,乘桴追孔丘。”元·虞集:“叹乘桴浮海,飘然从我,未知谁可?”清·张远:“乘桴昔日伤尼父,蹈海今谁是仲连。” 【桴泛】 清·赵执信:“蠡测亦云妄,桴泛将安归。” 【乘桴计】 宋·王安石:“飘然欲 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海可浮】 清·丘逢甲:“要知吾道其南意,鲁叟先言海可浮。” 【浮海叹】 明·魏时亮:“道无浮海叹,义与采薇同。”清·丘逢甲:“宣尼浮海叹,同此怅栖遑。” 【宣尼浮海】 清·顾炎武:“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 【鲁叟乘桴】 宋·苏轼:“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鲁叟浮海】 宋·梅尧臣:“鲁叟欲浮海,楚人休问天。” 【乘桴浮于海】 唐·顾况:“子欲 居九夷,乘桴浮于海,圣人之意有所在。”v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