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乐府民歌《企喻歌辞》
释义

乐府民歌《企喻歌辞》

乐府民歌《企喻歌辞》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冱鉾鸐鉾鸐尾条。

其 二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本书所选的北方民歌从内容上看大致有这么几类: 反映战争;反映社会生活、民生疾苦;反映北方人民尚武精神等。

首先看反映战争的民歌。战争在北朝历史上司空见惯。自从“五胡乱华”中原地区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侵占以后,各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尤其是在初期的“五胡十六国”期间,战争更是频繁而且残酷,这就使北方地区的各族人民深受其害,战争既然如此频繁而且残酷,也就无可避免地会在北方民歌中有所反映。

这里选的两首《企喻歌辞》就是战争题材的民歌。

第一首《企喻歌》写的是战马和士兵的装束。前两句是说把战马放牧于水草丰盛的地方,马因此长得很肥壮。后两句中牌子指盾牌,裲裆是背心,铁裲裆即铠甲,冱鉾较费解,冱指剑端,“鉾”字一作“铉”, 同“弦”, 则冱鉾可能指武器。 也有认为“冱鉾”可能是头盔之类。鸐鸟是一种尾巴很长的雉,可能用这种雉的尾巴作服装上的装饰物。不管最后一句究竟指什么,这两句说的是士兵的服饰装备应无疑问。全诗四句,写了肥壮的战马与全副武装的士兵,语言极质朴,显示了从军将士的气概,也透露了战争的气息,这样一种以战马与士兵服饰为题材的民歌正表明当时北方战争的频繁。

由于连年的战乱,北方地区的各族人民陷入了极其困苦的境地。他们是战争的受害者,因此北方民歌中出现了厌倦战争、有强烈反战倾向的作品,《企喻歌》第二首就是一个例子。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战争使北方地区人民大量死亡,许多青壮年被迫从军征战,战死疆场后连尸骨也没有人收,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诗歌用了白描手法不假修饰地描写从军征战的男儿的悲惨遭遇。“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触目惊心的战争惨象。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