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乌衣巷 |
释义 |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金陵五题》之二。朱雀桥为金陵城中秦淮河上浮桥,东晋时建;乌衣巷位于秦淮河南,东吴时设兵营于此,军士皆著黑衣,因以名巷。前二句中两个地名空灵地唤起对昔日繁华的回忆,两个景物全景后二句是特写。乌衣巷又是东晋王导、谢安等贵族居住地,眼下尽为民宅,黄昏时分,只见双双燕子归窠,这个即景好句又包含许许多多的潜台词。句中通过“王谢堂”与“百姓家”对比,暗示的是老屋易主,——还有什么比老屋易主更能表现沧桑感触的呢?更何况是华堂深宅易为普通民居! 鲁迅《故乡》开头写道:“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第二日清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普通人家尚不免有这样的今昔盛衰之感,何况王谢那样的大家族!个人的一生尚且有这样的悲怆,何况历史的改朝换代! 此诗的即小见大与前诗的背面烘托,是七绝创作的诀窍所在,刘禹锡是深得个中三昧的。 这两诗对后世诗词影响极大,北宋大词人周邦彦名篇《西河·金陵怀古》云:“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全词即隐括此二诗及南朝乐府“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艇子折两桨,催送莫愁来”而成,张炎谓清真最长处在善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此即著例。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