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吴中十日涔涔雨,歊蒸庳下豪家苦。可怜临顿陆先生,
独自翛然守环堵。儿饥仆病漏空厨,无人肯典破衣裾。
蜾蠃时时上几案,蛙黾往往跳琴书。桃花米斗半百钱,
枯荒湿坏炊不然。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
知君志气如铁石,瓯冶虽神销不得。乃知苦雨不复侵,
枉费毕星无限力。鹿门人作州从事,周章似鼠唯知醉。
府金廪粟虚请来,忆著先生便知愧。愧多馈少真徒然,
相见唯知携酒钱。豪华满眼语不信,不如直上天公笺。
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苦雨杂言寄鲁望》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

【注释】:

乃: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汉书·翟义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发:发兵。)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翁:父亲。)②是;就是。《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③副词。1.于是,这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2.却;竟。司马光《训俭示康》:“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只;仅仅。《吕氏春秋·义赏》:“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④助词。《尚书·大禹谟》:“乃圣乃神,乃武乃文。”⑤甚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尔]如此。《三国志·蜀书· 吕凯传》:“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

知:

①知道。《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王充《论衡·知实》:“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②知觉;感觉。范缜《神灭论》:“手等有痛痒之知。”③见解;知识。《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虑:思虑。)④知识。《列子· 汤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孰:谁。为:通“谓”,说。)⑤了解。《史记·管晏列传》:“知我者鲍子也。”(鲍子:鲍叔牙。)⑥交好;相亲。司马迁《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鲍照《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衔泪:噙着泪。觅:找寻。)⑧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苦:

(一)①苦菜。《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首阳:山名。)②苦味。与“甘”、“甜”相对。《国语·晋语一》:“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大:太。)③辛苦;劳苦。《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佚名《衣铭》:“桑蚕苦,女工难。”④痛苦。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⑤苦于。佚名《忼慨歌》:“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⑥刻苦;勤学。白居易《与元九书》:“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盖:大概。)⑦甚;很。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gǔ 通“盬”。粗劣。《管子·小匡》:“辨其功苦。”(功:坚固。)

苦雨:

久下的淫雨。《左传·昭公四年》:“秋无~~。”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复:

①返回;回归。《左传·宣公二年》:“宣子未出山而复。”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②恢复。《吕氏春秋·慎大》:“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③报复。《孟子·滕文公下》:“为匹夫匹妇复仇也。”④回报;回复。《孟子·梁惠王上》:“有复于王者曰。”⑤副词。再;又。曹植《送应氏》:“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⑥免除赋税徭役。《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裁什一之税,复三日之役。”

侵:

(一)①进犯;进攻。《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②侵夺;侵占。《汉书·地理志下》:“至(周)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分:分封。)③欺凌;伤害;欺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强不侵弱。”韩愈《枯树》:“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④渐进。陈子昂《南山家园十韵》:“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⑤逐渐。《列子·汤问》:“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⑥逼近。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阙:宫阙。类:似。)⑦荒年;庄稼歉收。《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升:成熟。) (二)qǐn 长相既矮小又丑陋。又作“寝”。《汉书·田蚡传》:“田蚡貌侵。”

枉:

①弯曲。与“直”相对。《淮南子·本经》:“矫枉以为直。”②不正直;不正派。《元史·张珪传》:“事有枉直,尤宜明辨。”③歪曲。《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④过失;错误。柳宗元《封建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循周之制。”⑤冤屈;冤枉。《三国志·吴书·朱异传》:“为孙琳所枉害。”⑥谦词。使对方受屈;屈尊;屈驾。《三国志 · 蜀书 · 诸葛亮传》:“将军宜枉驾顾之。”(顾:拜访。)⑦副词。徒然;白白地。杜甫《岁晏行》:“汝休枉杀南飞鸿。”

费:

①耗费;消耗。《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惠:给予好处。)②费用。《墨子·节用上》:“去无用之费。”③言辞烦琐。《礼记·缁衣》:“口费而烦。”④光亮貌。《楚辞·招魂》:“费白日些。”(些:语气词。)⑤通“拂(fú)”。违背;违逆。《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隐:不仕。)⑥消耗;消费。王安石《韩子》:“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毕:

①古时田猎用的长柄小网。王充《论衡·偶会》:“雁鹄集于会稽……来遭民田之毕。”(民田:指老百姓的田里。)②用网捕捉禽兽。《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罗:用网捉捕。)③完毕;结束。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④星名。二十八宿之一。⑤副词。全;皆。《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

星:

①星星。天空中能发光的天体。王勃《滕王阁序》:“物换星移几度秋。”②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成公绥《天地赋》:“朱鸟奋翼于星张。”③星象。沈彬《入塞》之二:“戍楼闲上望星文。”④零星。《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⑤称杆上记数的点。贾岛《赠牛山人》:“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限:

①险阻。《战国策·秦策一》:“南有巫山黔中之限。”②门槛。《后汉书·臧宫传》:“宫夜使锯断城门限。”③界限。谢脁《和王著作八公山》:“东限琅邪台。”④限制。《荀子·强国》:“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

力:

①力气,力量。《孟子·告子下》:“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②能力;才能。《论语·季氏》:“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元结《上〈时议三篇〉表》:“百姓劳苦,力用不足。”③权力;势力;威力。贾谊《新书·藩疆》:“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④功劳。《礼记· 夏官·司勋》:“治功曰力,战功曰多。”⑤功效。《左传·昭公十一年》:“且譬之于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尽而敝之。”(五材:金、木、水、火、土。)⑥劳役;力役。《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国语·鲁语下》:“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也指役使。范仲淹《张公神道碑》:“公请增长堤二百里,旁锢巨石为十闼,以疏其横流,舍(shè)役伍于堤上,不力一民,而日广月高。”(闼:门,指闸。舍:止宿。)⑦努力;尽力;竭力。《后汉书· 桓帝纪》:“自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斟:夏太康被羿逐所居处;彘:周厉王流放处。)杜甫《往在》:“冗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吕氏春秋·上农》:“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墨:通“没”。没收。)⑧甚;厉害。《汉书·汲黯传》:“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诗文 乃知苦雨不复侵,枉费毕星无限力。
释义

乃知苦雨不复侵,枉费毕星无限力。

“乃知苦雨不复侵,枉费毕星无限力。”诗句出处:《苦雨杂言寄鲁望》;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