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中医与养生 |
释义 | 中医与养生〔原道训〕 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①,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②。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俶真训〕 夫有病于内者必有色于外矣。 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外不滑内,则性得其宜;性不动和,则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蔚气③,祸福弗能挠滑④,非誉弗能尘垢,故能致其极。 〔地形训〕 障气多喑⑤,风气多聋;林气多癃⑥,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⑦;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⑧;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⑨。 〔时则训〕 仲夏之月,君子斋戒,慎身无躁,节声色,薄滋味,百官静,事无径,以定晏阴之所成⑩。 季秋之月,霜始降,百工休。乃命有司曰: 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仲冬之月,日短至,阴阳争,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 〔精神训〕 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⑪。 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 〔齐俗训〕 今夫王乔、赤诵子⑫,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⑬,上通云天。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诎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⑭。 〔氾论训〕 圣人心平志易⑮,精神内守,物莫足以惑之。 〔诠言训〕 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而邪气因而不生,岂若忧瘕疵之与痤疽⑯之发,而预备之哉! 〔说山训〕 执狱牢者无病⑰,罪当死者肥泽⑱,刑者多寿⑲,心无累也。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⑳,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夫至巧不用剑㉑,善闭者不用关楗,淳于髡之告失火者㉒,此其类。 〔人间训〕 夫病湿而强之食,病暍而饮之寒㉓,此众人之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 〔泰族训〕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㉔。 〔注释〕 ① 支: 肢。 ② 制: 主宰。 ③ 蔚: 病。蔚气: 病气。 ④ 挠滑: 扰乱。 ⑤ 障气: 瘴气。南方热带森林中湿热之气,能致人生病。喑: 哑。 ⑥ 癃: 一指小便不通,二指腿瘸病。 ⑦ 伛: 背驼。肿: 王念孙认为应作“尰”,指脚肿。 ⑧ 瘿: 颈部肿块,俗称粗脖子病。另指咽喉疾病,《吕氏春秋·尽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高诱注:“瘿,咽疾。” ⑨ 痹: 风湿麻痹。狂: 通“尫”,指腿弯曲致跛,也泛指其他部位骨骼弯曲。“痹”与“狂”皆肢体之疾。 ⑩ 径: 偏激烦躁。晏: 阳气、热气。晏阴: 阳阴。 ⑪ 歙: 收、合。经纪: 经管联系。 ⑫ 赤诵子: 赤松子。王乔、赤诵子: 均为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⑬ 吹呕: 吹嘘。内: 通“纳”。玄眇: 玄妙。 ⑭ 放: 通“仿”,模仿。诎: 通“屈”。假: 通“遐”,远的意思。升假、飞升上天,指人升天成仙。 ⑮ 易: 平。 ⑯ 痤疽: 毒疮。 ⑰ 执: 掌管。执狱牢者无病: 是说执掌牢狱的人掌握人之生死大权,就连厉鬼都畏惧他,所以不会因鬼魂所累而生病。 ⑱ 当死: 判处死刑。肥泽: 脸色红润、身体肥胖。是说死刑犯知道要被处决,万念俱灰,这样尽情吃喝,反而肥泽。 ⑲ 刑者: 指受宫刑者。是说受宫刑者失去性欲,无性功能反而长得白胖长寿。 ⑳ 无病之病: 指症状尚不明显的疾病,或指导致疾病的隐患。 ㉑ 巧: 巧匠。剑: 王引之认为应改为“钩绳”。 ㉒ 关楗: 门闩。淳于髡: 原注为:“淳于髡,齐人也。告其邻突将失火,使曲突徙薪。邻人不从,后竟失火。言者不为功,救火者焦头烂额为上客。刺不备豫。喻凡人不知豫闭其情欲,而思得人救其祸。”事见《汉书·霍光传》和桓谭《新论》。 ㉓ 湿: 王念孙认为应是“温”,病温者不可以食,若作病湿则非其指矣。食,当为“餐”,能与“寒”字为韵。暍: 中暑。 ㉔ 养生之末: 《道藏》本“生”字作“性”字。“生”、“性”相通。 【鉴赏】 《淮南子》作为一部全面反映当时思想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包涵有不少中医与养生的思想,以至于曾有人怀疑与《淮南子》成书于同一时代的《黄帝内经》亦是淮南王刘安主编的作品。如明代学者郎瑛指出,“《素问》文非上古,人得知之,以为全元起所著,犹非隋唐文也。惟马迁刘向近之,又无此等义语。宋聂吉甫云,既非三代以前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以为淮南王刘安之作。予意《鸿烈解》中,内篇文义,实似之矣,但淮南好名之士,即欲藉岐黄以成名……当时必有岐黄问答之书”(《七修类稿》)。虽然这种推断仅凭主观猜测,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淮南子》中所包涵的中医与养生思想所达到的理论水平。 与现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理念相比,《淮南子》中医思想中一个最为基本的观念就是有机整体论,这主要包括天人相通论、形气神三位一体论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相互关系论三个方面。 所谓天人相通,也即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密切关联。如《地形训》所说的“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谷气多痹,丘气多狂”,就是把人的身体状况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时则训》所说的“仲夏之月,君子斋戒,慎身无躁……以定晏阴之所成”,以及“仲冬之月,日短至,阴阳争,君子斋戒……宁身体,安形性”,等等,则是把人的养生策略与季节结合起来。应当说,这种把人的身体与其生存环境联系起来的做法是极为恰当的,人生于天地之间,生命活动必然与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人们在不同的地区、气候等条件下,就应当注意与之相适应,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以形、气、神作为人的生命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而《淮南子》则是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提出并系统阐发这一理论的著作。《淮南子》认为,“形”是“生之舍”,也即生命的住所、载体,“形”又称为“精”,指的是有形的生理结构,它构成了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生之充”,也即生命的支柱,“气”又称血气,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氧气等都是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的,血气的充满与干瘪直接决定了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神”是“生之制”,也即生命的主宰,指的是神经、心理对人的行事、处世活动的宰制,它从最高的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活”性。在《淮南子》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虽然各有所职,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所谓“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比如从“心(神)”的主宰性来看,作者认为它是“五脏(形)之主”,能够“制使四肢(形),流行血气”;因此,如果心神不定,则必然会使人泄气而伤形。反之,如果气不足或形体受到损伤,也会使人伤神。形、气、神三大要素的提出,可谓是人类对自身生命认识的一大进步,以至于在医学如此发达昌明的今天,我们仍在不断从《淮南子》对生命的这一深刻洞见中获益。 此外,《淮南子》认为人的身体的各个器官也是彼此相连、相互影响的。比如《精神训》即认为人的五脏与五官相通:“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正是基于这种对于人之身体各个部位的有机联系的认识,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仅关注病变部位的诊治,而且关注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器官的诊治,这样看待问题也就更为全面,对于疾病的控制和人的养生也就具有更为长远的意义。 《淮南子》上述有机整体论的思想可谓是中医病理学、药理学最为基础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对于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一名优秀的医生来说,《淮南子》并不认为治病是其最为重要的职责,所以《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常治无病之病”也即在病还未发生前就注意防病,这样就能“无病”,而无病也就无需医治。而在无病时就注意防病的努力,也就是至今我们仍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养生。 基于《淮南子》中医思想中的有机整体论,养生当然要注意对于生命、身体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全面的关注。《淮南子》就此谈道:“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如果说“节寝处,适饮食”主要是从形上着手,那么“和喜怒,便动静”则主要是从神上用功。 就人的生命组成的形、气、神三大要素来说,虽然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如前文所提到的,因为“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在养生的过程中,三者还是有着鲜明的主次之分的。《泰族训》指出:“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养生最为重要的是“养神”,因为人的神志清爽了,就自然能够对人的形、气产生积极的影响,自然能够使人“节寝处,适饮食”;反之,如果人的神志困于各种烦扰之中,那么人也便寝食难安,自然便会对人的“形”、“气”造成伤害。 虽然“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的道理很简单,但由于“神”是无形而难以把握的,“形”则是有形而易于把握的,因此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更为关注“养形”而忽略“养神”,舍本而逐末。对此,《淮南子》举了人们模仿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仅仅追求形似而不求神同的例子来说明舍本而逐末的不可取之处。王乔与赤诵子养生时,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只是调息呼吸、伸展身体而已,但他们实际上是为了“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也即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清澈与宁静;人的“神”清澈了,则血气自然流通无碍,而形亦能由此而常葆青春活力。人们如果只是刻意去模仿他们一呼一吸、一伸一屈的动作,而不得其神,则不但无益,还会因为模仿的“刻意”与不得要领而内伤其身。这与我们今天打太极拳极为类似,如果只是模仿形似,太极拳的动作本身并不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多少益处;但如果能够首先凝神静气,在打拳的同时养神充气,那么太极拳给我们的生命所带来的益处将是无限量的。 总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思想丰富的鸿篇巨制,《淮南子》在我国中医史上亦占有颇为关键的地位。《淮南子》所坚持的有机整体论是中医对待生命、诊断施药的基本理论;而它首次提出的以形、气、神为人之生命构成的三大要素的思想,可谓是人类对自身生命认识的一大进步,对于人类今天认识自身仍然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淮南子》基于上述理论而提出的“常治无病之病”,以及“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等养生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养生实践,亦有着颇为积极的指导意义。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