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严光
释义

严光

·皇甫谧·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同光武游学。及帝即位,光乃变易姓,隐逝不见。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光也。乃遣安车玄纁聘之,三反而后至。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疑,今为三公,能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耶。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而言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耶。”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故旧,相对累日。因共偃卧,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吁嗟子陵 少与龙潜 飞腾天位 书至连连
北军亲就 内榻同眠 富春之滨 客星皎悬。

〔选自《高士传》〕

●●
《严光》这篇小说以东汉初著名隐士严光为原形,塑造了一位清心澹泊的隐士形象。严光是汉光武帝刘秀少年时的同学,东汉王朝建立,刘秀当了皇帝,严光便改名更姓走上归隐之路,后来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严光执意不仕,归隐于富春山。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虽然没有直接表示对隐士的态度,但透过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领悟到严光这个形象寄寓着作者思想和追求。在作者的心目中严光不是一位一般的隐士,而且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小说开篇便用叙述的语言侧面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尚品德”,“少有高名”、“帝思其贤”,“高名”和“其贤”为全篇奠定了基调,正是严光的“高尚品德”,致使这位身居至尊的刘秀耿耿于怀。
小说围绕着中心人物组织材料,主要采用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比起同时期志怪小说那种以较短的形式杂记各种不相连属的怪异故事更具有小说的韵味。《严光》这篇小说主要选取了二件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严光的思想性格:其一司徒霸遣子道奉书;其二刘秀亲自幸其馆。
在司徒霸遣子道奉书之前,作者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严光是怎样地被请到京师洛阳,“三反而后至”三者,多次也。“三”表示了请到这位高士如何不易。作者还交待了“司徒霸与光素旧”,为以下的情节作好了铺垫。在子道奉书这一情节中,作者又巧妙地安排了一个人物动作细节表现严光的隐士风度。当子道奉书于严家时,“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宾客临门,上前迎接,乃人之常礼,而这位隐士非但不迎,反而卧床不起,此傲慢之态淋漓尽致;“箕踞”即双脚岔开呈簸箕状,此轻蔑之举昭然;客人至,主人视而不见,接着“抱膝发书”直到“读讫”方与来客对话,此清高之情溢于言表。这一细节生动形象,活画出严光清高傲慢的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形象突出鲜明。严光不仅是对“素有旧”的司徒霸所遣的使者如此,就是当今的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刘秀幸其馆,“光卧不起”,这位天子只能屈尊“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此时严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而言”。皇帝面前如此之傲慢,可谓傲慢之极。这两个表现严光的动作细节,把人物清高傲慢的隐士风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严光》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上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作者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最能显现人物心灵的莫过于人物的语言。当司徒霸的使者传达了主人所言之后,“是非痴语耶,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从这犀利的反诘中透露出严光是何等的不愿来此。反映了严光对归隐的坚决态度。刘秀劝严光“相助”时,严光则措词婉转“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严光的语言软中有硬,将了刘秀一军,最后刘秀只能“升舆叹息而去”。
小说在表现人物时运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和代表性的人物语言,使人物刻划的生动、形象。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中汲取了史家记人的优良手法。作品取材于历史,但又不拘于历史,这对后人的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的影响甚大。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