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三十、心
释义

三十、心

1. 心脏、中央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
( 《原道》)
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 《乐府》)
按《荀子·解蔽》: “心者形之君,而神明之主也。” 古人认为人体有耳、目、鼻、口等“天官”,而心是统治“天官” 的 “天君” (见《荀子·天论》)。由于心脏居人体的中央,故引申指处于中心位置的东西。
2. 思想、心情、意思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 《原道》)
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神思》)
按《孟子·告子》: “心之官则思。” 古人错误地认为心是思虑的器官,凡属思虑、心情、思想等等,都可用“心” 来表示。如《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心” 表意志; 《易·旅》: “我心不快”,“心” 表感情,等等皆是。彦和用于文论,大多表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它是作者立场、感情、主题思想、作文思路的总称。
刘勰认为心是造成文章风格不同的基因。《体性》 就指出 “笔区云谲,文苑波诡” 的原因是作者“才、气、学、习” 的不同; 而这种不同又通过 “各师成心” 达到 “其异如面” 的效果。刘勰是提倡 “师心” 的。
基于这一点,刘勰认为选择进入文章的事或物,一定要在描写不失其形貌的同时,注意使其内部属性与要表达的意思相合。这就是《神思》 所说的“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比兴》 所说的 “拟容取心,断辞必敢”。
关于“拟容取心”,范文澜《注》、黄侃《札记》、刘永济 《校释》、杨明照《校注》 均没有解释。20世纪80年代初王元化《<文心雕龙> 创作论》 作了释义,影响很大。
王元化先生认为: “拟容取心,这句话里面的 ‘容’、‘心’ 二字,都属于艺术形象的范畴,它们代表了同一艺术形象的两面: 在外者为 ‘容’,在内者为 ‘心’。前者是就艺术形象的形式而言,后者是就艺术形象的内容而言。”“ ‘拟容取心’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 塑造艺术形象不仅要摹拟现实的表象,而且还要摄取现实的意义,通过现实表象的描绘,以达到现实意义的揭示。” 王先生认为“拟容” 是从取象方面去说比义,“取心” 是从取义方面去说兴义,从而将“心” 释为物象的内义。我认为,这种解释是牵强的。
首先,刘勰是服膺儒学古文学派的。他用字造句多取儒家经典,并且往往不违背其本义立论。“拟容” 出于《易·系辞上》: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说文》: “拟,度也。”拟,是度量意。“拟容” 者,拟于容也,指观察、考查事物的过程。而不是如王先生所说的 “摹拟” 的意思。
其次,“取心” 之 “心”,不是 “客体之心”,而是作者之心。《文心雕龙》所用术语虽多一词多义,如 “情” 有时表示感情,有时表示内容等等;但多有内在联系,绝无有对立的主、客体共享一词者。查 《文心》 中 “心”出现103处,除少数用表心脏、中央外,其余都是表示所叙述的主体的思想、意思。“取心” 者,取决于心也。指观察事物,要提取事物内部属性 (理)类于要表达的意思 (心) 的。这就和 《附会》 的 “去留随心,修短在手”,《总术》 的 “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一样,体现了刘勰在取材、写法、修辞上“师心” 的观点,而且也和 《熔裁》 的 “酌事以取类” 相合。“取类”,即取类于心之物理,“取心”,即将物理取决于心。关于作者之“心”与客体之 “理” 的关系,《文心雕龙》 中论述颇多。如 《附会》: “乃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辞当也”; 《神思》: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体性》: “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知音》: “心敏则理无不达”; 《论说》: “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 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可以参证。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诗·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有名的 “兴” 体。作者看到水洲上双双雎鸠,对其形貌、声音进行了度量 (即拟容),从它们关关鸣叫的和谐,提取了雌雄情意笃好的 “理”; 而就是这一种 “理”,合乎作者要表达的 “君子淑女相得” 之“心”。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