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三、纪传、编年二体的并行
释义

三、纪传、编年二体的并行

马、班之后,纪传体盛行了,纪传体由《史记》、《汉书》而确定了,编年史则自司马迁以后无人写了。至东汉末年又有人写编年史了。自东汉末,有人认为编年史不可偏废,纪传、编年二体并行了。
(一)官修《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是东汉王朝写本朝的历史,历史是传世的,东汉王朝为了传佳名于后世,故要掌握修本朝的历史的权力。
东汉前期藏书处名兰台,后期改在东观。此书写成于东观,故后世称为《东观汉记》。东汉第二代皇帝汉明帝开始写此书,他指派班固等写出光武帝的本纪《世祖本纪》。汉明帝时共写了列传、载记二十八篇。东汉第六代皇帝汉安帝又指派人写了些本纪和表。汉桓帝又指派人写,连同以前的共写成了一百一十四篇,并正式定了书名《汉记》。汉灵帝时以蔡邕为主又写了一些,蔡邕自己还写了十志,至此人们称其书为《东观汉记》。此书经董卓之乱散佚了一些,唐以后佚失。清时辑佚共二十四卷,即今所见之书。
此书价值:1.是本朝编写本朝历史的开始,后来每朝皇帝死后,都由下一朝皇帝主持写其实录,即受此影响。这为后人写历史起到了提供连续不断的史料的作用。2.此书的写成,更巩固了纪传体的历史地位。使纪传体的地位因连续三部书的写成而确立。唐以前所称“三史”,本为《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唐以后,因此书失传,才把《东观汉记》换成《后汉书》,连同《三国志》称为“四史”。3.内容丰富而真实,参与的人都是造诣较高的。
(二)荀悦著《汉纪》
汉献帝时荀悦(148年—209年)写《汉纪》,汉献帝见纪传体《汉书》,嫌其繁,令荀悦改之为编年体,荀悦以三年时间把八十多万字的《汉书》百卷改为十八万字的《汉纪》三十卷。内容不出《汉书》,但删了许多,偏重政治。此书出后让人们认识到编年体的用处,使编年体衰而复兴,与纪传体并行。西汉以前编年体盛,西汉以后纪传体盛,至荀悦以后二体才并行。刘知几说:“班荀二体,角力争先……各有其美,并行于世。”唐人认为纪传编年都是正史体例。所以荀悦的贡献不在内容,而在体例,首创断代的编年史,是历史编纂学上一大事。
(三)纪传体、编年体的优缺点
纪传体优点:1.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历史事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史事可包罗万象。2.便于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历史,如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不知时间的事件等。3.便于广泛地记载历史人物。
纪传体缺点:1.不能集中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情况。刘知几曰:“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2.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易于夸大某些历史人物的作用。
编年体优点:1.便于表现历史事迹的时间顺序。2.便于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可以避免叙述重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
编年体缺点:1.不能连续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情况,“一事隔越数年”。2.难以记载年月不明或不能编年的历史事迹,如经济、文化有的不好编年。3.易于偏重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方面的史迹。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