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一、摹声 |
释义 | 一、摹声摹绘事物的声音。一般是运用象声词把听觉上的声音摹写出来。 1.阿Q也脱下破夹袄来,翻检了一回,不知道因为新洗呢还是因为粗心,许多工夫,只捉到三四个。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鲁迅《阿Q正传》) 评析 摹声就是用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的声音。声音是种听觉形象,不同的事物给人以不同的听觉形象。摹声可以作为视觉形象的补充,将事物描绘得富有立体感,因而更加生动、更加感人。此例是写阿Q与王胡比赛捉虱子。毕毕剥剥地咬虱子声,使人产生厌恶感,这种厌恶感与阿Q捉不到虱子的懊恼形成了强烈反差,加深了读者对阿Q愚昧、麻木精神性格的认识、否定与批判。 2.忽然,吧嗒吧嗒的声音把我的思路打断了,我看见黄豆粒大的雨点冷不停地东一颗西一颗地摔下来,砸在水泥地上,炸开一个个小的水花,不一会雨声就由沙沙沙而刷刷刷。雨经由断而联、细而粗,雨大起来了。(孙犁《云赋》) 评析 通过雨声的变化,写出了雨由小到大的过程,形象而逼真,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很难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来的。 3.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评析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仿佛置身于演奏者身旁。 4.过了水仙祠,仍旧上了船,荡到历下亭的后面。两边荷叶荷花将船夹住,那荷叶初枯,擦的船嗤嗤作响;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那已老的莲蓬,不断的绷到船窗里面来。(刘鹗《老残游记》) 5.“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咚,咚,咚,叭,叭,叭”,“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评析 摹声多用象声词。用文字(音节)摹拟客观世界中的音响,一定要真实。否则会给人做作、虚假的感觉,削弱语言的表达力量。 6.他们想象到一个月以后那些绿油油的桑叶就会变成雪白的茧子,于是又变成丁丁当当响的洋钱,他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地叫,却也忍不住要笑。(茅盾《春蚕》) 评析 洋钱响与肚子饿是一组反差强烈的对比,再分别以像声词摹绘,使两者的对比更为悬殊,以此反映出老通宝盼望丰收的心情。 7.“……悬崖崚嶒,石缝滴滴㳠㳠,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评析 “滴滴”、“涓涓”、“訇訇”,随着水声变化的摹写,仿佛使读者不仅听到了而且看到了滴滴山泉汇成汹涌溪流的过程,描写细腻,富有层次,形象逼真,意境优雅。 8.她不懂得革命,可是她使儿女们相信:只要手脚不闲着,便不会走到绝路,而且会走得登登的响。(老舍《贺年》) 评析 以登登的响亮音节摹写走路声,不须作文字说明,读者就能从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中领会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言简意深,形象含蓄,给人不尽的回味。 9.三是沙摩司雷司的胜利女神像。女神站在冲波而进的船头上,吹着一支喇叭。……衣裳雕得最好;那是一件薄薄的软软的衣裳,光影的准确,衣褶的精细流动,加上那下半截儿被风吹得好像弗弗有声,上半截儿却紧紧地贴着身子,很有趣地对照着。因为那衣裳雕得好,才显出那筋肉的力量;那身子在摇晃着,在挺进着,一团胜利的喜悦的劲儿。还有,海风呼呼地吹着,船尖儿嗤嗤地响着,将一片碧波分成两条长长的白道儿。(朱自清《巴黎》) 评析 雕像本来是静止无声的,可是作者故意写动作,写声音,说胜利女神像的裙子好像被风吹得“弗弗”有声。再以“海风呼呼地吹着,船尖儿嗤嗤地响着”作衬托,使得静态的女神像显得栩栩如生。这是一种以动写静,摹声增动的技巧,将作者的心理感受与具体形象融为一体。 10.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铊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地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地展眼儿。(《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评析 这里写的是刘姥姥误进怡红院的情境。当时自鸣钟是一种极奢侈的享用品,庄户人家的刘姥姥自然不认识,难免会惊奇万分。此例的描写极符合人物身份,有声有色,情态毕具,趣味横生。 11.这时候,风煞了,雨也住了,天依然是黑沉沉地,不见星星。雨后的蛤蟆,张开了大喉咙,咕咕呱呱地直叫,道沟里,庄稼地里,有流水的哗啦哗啦声。 走了一会,忽然走进了一片荒草洼,野草有齐腰深,悉悉索索地扫着我们的胸背,不知什么鸟儿,不时地扑噜一声从脚下飞走来,草梢上闪烁着萤火虫的绿光。 (峻青《黎明的河边》) 评析 作者以有声写无声,更加形象生动地摹绘出暴风雨过后的宁静。 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评析 “关关”是雎鸠的叫声。由此例可见,摹声这种修辞方式,在汉语中运用极早,不仅运用于《诗经》中,甚至在文学诞生前的口头语言的交际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13.又听街坊四邻“咯咯咯”的鸡叫声,“吱哇吱哇”的猪叫声,连同柜板,“砰巴”乱响的声音,混成一片。一个鬼子端着刺刀过来,“唔哩哇啦”地喊着,“咕哧”一声把牛背上的粮食口袋戳个大口子,麦子像瀑布似的“哗哗”倾泻到地上。(管桦《将军河》) 评析 由于运用了像声词,日本鬼子进村后烧杀抢掠的强盗行径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摹声使视觉与听觉互通,而构成了立体的活的画面。 14.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 你看那衣裳!”“快摇!”……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边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孙犁《荷花淀》) 评析 “哗,哗,哗”的水声显得轻柔缓慢。和鬼子遭遇后,划船的速度加快,“哗哗、哗哗”的叠用不仅摹写出了划船的急速水声,也生动地摹绘出妇女们紧张的心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语言的节奏摹声,起到了绘境、写人一箭双雕的作用。 15.黑暗里,人们谁也看不见谁,只听见风卷雨扑和打棹的声音,哗啦啦,哗拉拉地响成一片,夹着人们高声的呼喊。电光一闪,一个霹雳重重地打下来,压倒了一切声音,震得人发颤。(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16.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可是知青打架?待明白了,就都跟着走。走过半条街,竟有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商店里的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长途车路过这里开不过,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乱纸踏得嚓嚓响。一个傻子呆呆地在街中心,咿咿呀呀地唱,有人发了善心,把他拖开,傻子就依了墙根儿唱。四五条狗窜来窜去,觉得是它们在引路打狼,汪汪叫着。(阿城《棋王》) 评析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写了街上行人的脚步声、疯子唱、狗叫声,以此乱纷纷的宏大场面衬托棋王摆擂台时引起的意想不到的轰动,由此可见摹声在场面描写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7.雷! 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 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 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鞺鞺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郭沫若《屈原》) 评析 以摹写雷的轰鸣,江河的咆哮,抒发诗人胸中的郁闷和愤怒。这里不仅是形象的摹声,也是一种感情的宣泄。雷声、涛声、心声交织一起,汇成震撼人心的强节奏。 18.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兵车行》) 评析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戎装,佩上箭,在官吏的押送下,开往前线。爹娘妻子在乱纷纷的队伍中寻找自己的亲人,牵衣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千万人的呼喊在云际回荡。诗歌一开头就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地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巨幅送别图。首句“车辚辚、马萧萧”的摹写为这喧嚣气氛起了渲染铺垫作用。 19.盘满草棚顶的葫芦叶儿上,兜满夜里落下的露水珠儿,风一刮,噼哩叭啦往下滚,像掉银豆子。挂在檐下的棒棒穗子、闪着铁火的光……(王润滋《内当家》) 评析 写露水珠从葫芦叶儿上“噼哩叭啦”往下滚,用摹声词作夸张,给语言增添了不少生气,人们从“噼哩叭啦”的声响中,似乎还能闻到泥土的气息。 20.风来了。 先是一阵轻飘飘的微风,从西北的海滩那边沙沙地掠过来,轻轻地翻起了夜行人的衣襟,戏弄着路上的枯叶。旷野里响着一片轻微的簌簌声。一会儿,风大了,路旁的高粱狂乱地摇摆着,树上的枯枝咔喳咔喳地断落下来。一阵可怕的啸声,从远远的旷野上响了过来,阴云更低沉了。沉雷似乎已经冲出了乌云的重重包围,咔啦啦啦像爆炸似的响着,从西北方向滚动过来。 (峻青《黎明的河边》) 评析 “沙沙”“簌簌”是轻弱的微风声;“咔喳咔喳”“咔啦啦啦”是写暴风雨来临前的风声和雷声。由轻到猛,由弱到强,寥寥数词将狂风暴雨到来的前后过程,描写得细微、酣畅,这是摹声的作用,它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 21.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评析 在寂静的大森林里,作者通过风声、鸟声、甲虫和蜂子鸣叫声,渲染出大森林的欢快和喧闹,也烘托出孙长宁在“四人帮”被粉碎后进城赶考的喜悦心情。几个连用的象声词保持着和谐的统一。 22.山风飒飒吹来,那棵海罗杉迎着风,嘁嘁喳喳响起来。我觉得树是会说话的。它不正像树下的老人一样,絮絮叨叨在谈着自己的身世,谈着井冈山的今昔。(杨朔《海罗杉》) 评析 “嘁嘁喳喳”是说话声,作者以拟人化手法摹写风吹树动的声音,象征着树像饱经苍桑的老人一样在谈今说昔,寓意深刻,亲切动人,诗情洋溢。 23.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鲁迅《祝福》) 评析 雪夜的静谧是悄然无声的,鲁迅却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手法,写出下雪天难以察觉的“瑟瑟”声,使雪夜显得更加沉寂。 24.正在这时,突然从路旁的红柳丛里,嗖地跑出来一只野兔,王爷的马受了惊,往旁边猛地一闪,肥猪一样笨的王爷,失去了平衡,像一块热牛粪似地“拍”地摊倒在滚烫的沙地上。他那肥胖笨重的身体,几乎把沙地砸了一个大坑。(玛拉沁夫《花的草原》) 评析 把肥胖笨重的王爷喻为“热牛粪”已经很形象了,再以象声词“拍”摹写其摊倒在地的情景,更是惟妙惟肖。前面一个“嗖”字,后面一个“拍”字,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25.河里的水比我离开的时候又涨了好多,虽然离堤顶还差一公尺左右,可是风浪很大,风拥着浪花不断向堤上猛扑,“唰——”扑上来,“哗——”退回去。接着又扑上来,又退回去。要不是堤帮上敷着席子,无论如何也招架不住这么冲刷。我和老田走了不长一段路,鞋袜全被溅上来的水花泼湿了。正走着,忽然前面传来“哇——”一声巨吼,接着就响起了紧急的锣声。 很明显,前边决口了。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26.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山鬼》) 评析 “填填”是雷声,“啾啾”是猿啼声;“飒飒“萧萧”分别摹写风声和落叶声。这是以悲寂之声衬托女神(山鬼)的忧伤。 27.“现在咱们就唱一遍《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老师大声说,“手风琴伴奏。” 音乐响了。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声顿起。 “汪汪汪……” “喵喵喵……” “咩咩咩……” ““咯咯答、咯咯答……” “谁出洋相?!”老师鼻子都气歪了。 没人承认。 看来这位老师比笛子班那位涵养好些。 “再唱一遍。”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咩——” “喵——” “汪——” “咯咯答、咯咯答——” “停!”恶作剧超过了老师涵养的限度,“是谁?站出来!” (郑渊结《皮皮鲁和鲁西西全传》 评析 作者通过摹声,把几个“捣蛋鬼”在音乐课堂上学动物叫的恶作剧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使人读后不禁哑然失笑。 28.刘老三顺手拿起门后的笤帚就往炕上摔,孩子哇地一声哭出来,笤帚碰到炕沿又掉到地下,地上的几只小鸡扑楞楞地飞上一炕,堆在炕梢的包米穗子就哗啦啦地往下滚。刘老三啪地一声关门走了,屋子里尘土漫天,伴着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哭声更高起来。(林蓝《红棉袄》) 评析 刘老三发脾气引起的一连串条件反射,夫妻吵架时乱哄哄的气氛,由摹声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由于四个摹声词分别在四个句中充当状语,所以不仅有声,而且还表现了动作,同时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 29.三月里的小雨, 浙沥沥沥沥沥, 浙沥沥沥下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拉拉拉拉拉, 哗拉拉拉流个不停, 小雨为谁飘, 小溪为谁流, 带着满怀的凄情。 (小轩词《三月里的小雨》) 评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歌词里运用摹声,给人以春雨潇潇和小溪潺潺的形象感,情感浓郁、音韵自然和谐,唱起来优美动听、声情并茂。 30.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胡适《老鸦》) 评析 诗人托物言志,借乌鸦的独白,讽刺那些甘心被人束缚、乐于受人豢养的处世态度。诗中运用“哑哑”、“呢呢喃喃”、“翁翁央央”等叠词摹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在听觉上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寓褒贬于其中。乌鸦是一个被作者肯定的形象。 31.隔着墙,隔不断带翅膀的笑, 墙缝里飞来一曲笑的交响乐, 串串哈哈哈哈撞着串串咯咯咯咯响, 串串嘿嘿嘿嘿伴着串串嘻嘻嘻嘻飘。 大伯哈哈笑,声声如豆爆, 豆爆声中笑数分红两千还冒梢; 大娘甩出咯咯咯的笑声夸家禽, 肥鸡肥鸭挤窄了圈,猪肥得淌油还长膘! 大哥编竹货,嘿嘿嘿的笑跟着手指跑, 都在夸,他编的花篮广交会上声誉高。 儿媳把好梨拣进筐,嘴边飞出欢快的笑。 她的一树鲜果儿又在集上全卖掉。 幺妹的蚕茧评满“优”,笑声也幽默, 恰似哆来咪发梭五个音顺阶往上跳! 啊,切一节笑的旋律放在显微镜下看, 每个音节都浓缩着“政策兑现好!” (唐启勋《听笑》) 评析 诗歌摹音绘声地写出了大伯开心的笑,大娘甜蜜的笑,大哥憨厚的笑,儿媳欢快的笑,幺妹爽朗的笑。每个人的笑都写得很别致,切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其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如同站立在身边。全诗没有豪迈的语言,只是集中地写了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以摹声作为构思的主要手段,颇具匠心。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