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一、拟人
释义

一、拟人

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品格特征的一种比拟。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将无生命的事物描写得生动活泼;也可以将有生命的事物表现得可憎无爱。常见的拟人法又有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四种。
1.从早晨起,空气闷塞得像障碍着呼吸,忽然这时候天不知从哪里漏了个洞,天外的爽气一阵阵冲起来,半黄落的草木也自昏沉里一时清醒,普遍地微微叹息,瑟瑟颤动,大地像蒸笼揭去了盖。雨跟着来了,清凉畅快,不比上午的雨只仿佛天空郁热出来的汗。(钱钟书 《围城》)
评析 作者先从人的感觉落笔,直写空气的“闷塞”。接着便移笔到半黄落的草木上,以拟人的手法曲写空气的 “清凉爽快”。你看那半黄落的草木,“自昏沉里一时清醒”过来,“微微叹息” 着,“瑟瑟颤动”着,俨然成为活生生的人类。“昏沉”是由于空气的闷塞,“清醒”是因为爽气的冲来。“叹息”什么呢?可能是内心的感慨和惊喜吧! 又为什么“颤动”呢?大概是心情激动或一时的尚不适应吧! 写的虽是草木,却道尽了人的感受,坦露出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变化。最后,作者又用了一个拟人的短语“天空郁热出来的汗”作比喻句中的喻体,与开头相呼应,表明闷塞的上午即使有雨,也令人烦躁、腻味,绝不能与现时的雨相比较。奇特而清新的比拟,把天气由闷热到凉爽的变化表现得形象生动、不落俗套,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和品味的空间。
2. 春天,你不必唏嘘,
我们帮你来回忆——
回忆去年桃花的笑靥,
回忆去年柳叶的弯眉。

(公刘 《向春天致敬》)


评析 作者赋描写对象以人的某些特征,使她们也能“唏嘘”、“回忆”,也有“笑靥”、“弯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色彩; 将春天人格化,作为自己劝慰的对象,采用第二人称,以亲切的语气,通过深情的劝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情赞美。
3. 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 “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 ( 《韵府群玉·阮囊》)
评析 阮孚,晋代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的次子。当“客问囊中何物”时,他回答说:“只有一枚钱看着钱袋,恐怕它害羞 (所以不便拿出来)。”巧妙地表达出生活清贫、经济困难的意思。钱能看守钱袋,并有羞涩感,这是以物拟人,给钱以人的思想和感情。语言形象、生动,幽默中含着几分戏谑,颇具“竹林七贤”的遗风。成语“阮囊羞涩”即源于此。唐代大诗人杜甫还据此写出了“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诗句。
4.往前开不远儿,刚过了岔道,没电啦,他就下了车解手儿。电来啦,电车这么一想: 哟,没有人管我了,那我就自己走吧,车就跑了! (侯宝林《侯大胆》)
评析 侯先生别出心裁,让电车也“这么一想”、“就跑了”,便使平平常常的一句话有了活力。趣味横生,幽默诙谐,可谓点铁成金。而这点化之功,当归于拟人的运用。
5.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评析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荷叶受风之状。绿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这里是借写绿荷之恨,而寓诗人壮志难酬的隐痛,因此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拟人的使用,使诗人的内在感情与外界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
6. 几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贺敬之 《回延安》)


评析 杜甫川,延安城南十余里的一条小河; 柳林铺,延安城南十余里的一个村子。作者1956年重回延安时,曾在这里受到群众的欢迎。“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这种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柳林铺笑”,倒不如说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心儿在欢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也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群众欢迎场面的热烈和亲切,恰当地表达出诗人的无比激动和兴奋之情。
7. 真得处处提防! 谁都对我不怀好意。连我自己的肚子都不跟我好了。只要我一睡下,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把我吵醒。我对它还挺和气的,我问它,“肚咋,肚咋,你闹什么?”我肚子就说,“哼,还问呢!你不摸摸,看我瘪成什么样儿! 我要吃羊,没羊。我要吃牛,没牛。跟你当肚子可真倒透了楣:还不如去给小耗子当肚子呢!”(张天翼《大灰狼》)
评析 这是一出童话剧中狼和狼的肚子的一段对话。作者赋予狼和狼的肚子以人的特性,摹拟人的言行,使之成为童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在狼和它的肚子的矛盾中,刻画了狼的凶恶、贪婪的本性。语言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富有教育意义。
8.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评析 这是著名的曹植写“七步诗”的故事。曹植以 “萁”、“豆”设喻,借“豆”的泣诉,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怨愤,巧妙地讽刺了曹丕不顾手足骨肉之情而对亲兄弟横加迫害。诗中的“豆”,是代曹植而言,是人格化了的物。“物”与“我”的结合,使诗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9. 风儿不闹了,
浪花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呵,
是她睡熟的鼾声。

(刘饶民《大海睡了》)


评析 在儿童的心目中,大海既是一个会闹、会笑的活泼可爱的孩子,又是一位胸怀广阔、慈爱宽厚的母亲。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表达出对大海的礼赞。语言清新明快,充满稚气,体现了儿童诗的特质。
10. 秋天是一坛又香又甜的酒。风儿大概喝多了,跌跌撞撞地跑进枣林,竟把满树的大枣染得通红通红。(刘德亮《枣乡三章》)
评析 “风儿大概喝多了,跌跌撞撞地跑进枣林……”,这一连串拟人词语,紧承前面“秋天是一坛又香又甜的酒”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秋风的神韵。不仅如此,作者还让这个“喝多了”的“醉汉”把他的满口酒气吹进一片枣林,满树的大枣于是随着醉了,脸上 “通红通红”。比喻、拟人,妙笔生花,无丝毫斧凿之感。
11. 花开鸟语辄自醉,
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
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
惟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
离骚憔悴愁独醒。

(欧阳修 《啼鸟》)


评析 这是《啼鸟》一诗的最后几句。诗人被贬滁州,困坐愁城,永日难遣,只得借酒浇愁,与花鸟为朋。“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运用拟人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那种渴望进入“酒神”状态,与大化合而为一,从而销愁破闷、乐而忘忧的“醉翁之意”,同时也为最后两句所表达的那种三分无奈、七分旷达的思想作了必要的铺垫。
12.但豪猪的“绅士风度”之可贵,尚不在那一身的钢针似的刺毛。它是矮胖胖的,一张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 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它不喜群的生活,但也并非完全孤独,由此可见它在“待人接物”上多么有分寸。(茅盾《森林中的绅士》)
评析 这段文字以对豪猪的拟人化描写讽喻世人的所谓“绅士风度”。“矮胖胖”的身体,“方正而持重” 的面孔,“踱着方步,不慌不忙”的“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神态,是豪猪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也是绅士风度的性格化描写。它那既不喜群居、又不孤独的待人接物的“分寸”,那“乐天派”的气度,活画出养尊处优、自命不凡者貌似儒雅、其实庸俗的灵魂。把对豪猪的拟人化描写和绅士性格、绅士风度的捕捉作了完美结合,既有一箭双雕之妙用,又有托物寄意的神功,写来含蓄隽永,颇具艺术生命力。
13. 我们就走这一条公路去石湖。远远望见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渐渐地显露出来。(郑振铎 《石湖》)
评析 将描写对象拟人化,写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是人在休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浩淼烟水,沉沉一片。石湖的宁静之美,作者的好静之心,均在字里行间。
14.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着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明末民歌《塌天歌》)
评析 这是一首极富战斗性的民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上天比作一位年纪高迈、耳聋眼花、不辨是非的昏庸老人,并咀咒他“塌了罢”!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最高统治者。第二人称的使用,显示出一种当面指斥、怒不可遏的气势。最后一句重复出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无比愤怒和推翻罪恶统治的强烈愿望。
15.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无名氏 《鹊踏枝》)


评析 这首词虚拟少妇和灵鹊的对话冲突,表现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独处的幽怨。上阕通过少妇的想象,赋予灵鹊以人的行为,下阕借灵鹊之口讲话,更赋予灵鹊以人的思维和感情,完成了它的“人化”。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词作清新诙谐、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
16.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对联)


评析 这副对联将自然现象和生活哲理结合起来,在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中,寄寓着作者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用“无忧”、“皱面”、“不老”、“白头”这些拟人化语言描写,加深了读者对寓意的理解。
17. 年啊,年啊,你不过是一个日月更新的计算日程吧,怎得能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包揽乾坤的自信,福荫天下的仁慈,腆着大腹,张着哈哈大口,将十多亿炎黄裹进你的大红袍中去浓醉几日?! (苏叶《吃的悲哀》)
评析 用呼告开头,用第二人称进行诘问,使“年”变成一个可以交谈的对象,在夸张的描述中,表达出对“吃喝风”的辛辣嘲讽。
18.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 《春》)
评析 作者将春天的事物拟人化,不仅让鸟儿“高兴起来”,而且让它们“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风采,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19. 他气极了,跑过去照牛后腿就是一拳。那牛挨了一拳,对他瞪了瞪眼,心里有点糊涂:一不是挡路,二没有偷吃,是叫自己走吧,绳子它是拴在木桩子上的。于是那牛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自己挤了挤眼睛,就算了。(欧阳山《黑女儿和他的牛》)
评析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牛挨了一拳后由 “瞪了瞪眼”的惊疑到 “挤了挤眼睛,就算了”的平和过程,想象牛挨打后的“思想活动”,重点写它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把牛写得那样宽宏大度,那样善解人意,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20. 皮球是个小气鬼
整天都嘟着脸
轻轻打一下
就气得跳起来

( 《皮球》)


我们去远足
雨偷偷的跟去
结果他玩的好开心
我们只好看他玩

( 《远足》)


太阳公公不听话
喝醉了酒,满脸通红
昏昏沉沉的
跌进西方的山中

( 《太阳》)


风是位旅行家
整天东奔西跑
一下子到北海道
赏雪
一下子到佛罗里达州
晒太阳
可是他出国
怎么不办护照呢!

( 《风》)


山很有风度
站得脚酸了
都不说一句话

( 《山》)


评析 以上几首儿童诗,都摘自 《台湾儿童诗选》,分别抓住 “皮球”、“雨”、“太阳”、“风”、“山”这些非生物的特征,以儿童的眼光,采用拟人手法来写,表现出孩童特有的天真、好奇,满溢着童稚之气,同时又不乏知识性和趣味性。
21.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评析 “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一句,是把本无情感色彩的抽象概念(文化传统)人格化,表现了作者对集自然景观和人文胜景于一身的泰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因 “欠债”的内疚而引发“还债”渴求,自然地引出下文,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2. 历尽劫难而濒于绝境的诗歌,经过一段短暂的恢复,在早春的美好季节里,终于怯生生地,带着不无疑虑的神情,试着唱出了为中国读者所已经陌生的爱情之歌。(谢冕《中国现代爱情诗选·序言》)
评析 与“悦己者”(读者)久违的诗歌,带着沉重的创伤 (历尽劫难而濒于绝境),带着“初逢”的喜悦(在早春的美好季节),其神态必然是“怯生生”的疑虑不安,因不知是否“入时”,故情歌也只能是“试着唱出”。文化的禁锢,使得本来热情奔放的情歌也不免有些 “变态”。拟人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文字趣味横生,环环相扣; 在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里,忽然逸出这样文学性很强的语言“灵气”,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23. 沙果笑得红了脸,
西瓜笑得比蜜甜,
花儿笑得分了瓣,
豌豆笑得鼓鼓圆。

( 《红旗歌谣》)


评析 民歌抓住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的外形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比拟,一个“笑”字出神入化,使语言有声有色,表现了人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4.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横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评析 写景状物,至为重要的是情景交融。当作者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时,景物也就有了灵性,有了感情。你看,作者笔下的泰山松,全都活灵活现在你的眼前,或盼你,或等你,或自得其乐,使你倍感亲切,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棵棵松树,也早已不是树,而是好客的主人了。拟人手法在写景状物上的运用,更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佳境来。
25. 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 (越剧 《红楼梦·葬花》)唱词)
评析 大观园的四季如春,在满怀愁绪的黛玉眼中,却是一派凄凉萧瑟的景象。在她看来,谁可共鸣?谁是知音?唯有这满园的花朵儿。不然,牡丹何以凋谢?芍药何以害怕?海棠何以受惊?杨柳何以面带愁容? 桃花何以饱含怨恨?花如人,人似花;花解人意,人知花情。一般的逼凌,一样的心境。人格化的花草树木,烘托着林黛玉的万般愁情。
26. 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巴金 《海上的日出》)
评析 写海上日出,为了突出诞生的艰难,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想象太阳背负着重物,想象它步履的艰难和缓慢,想象它为实现上升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这样,巴金笔下的太阳,便不再是普通的太阳,而成为光明的使者,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 日出也不再是普通的日出,而是人格化的日出,充满了壮烈宏丽的色彩。
27. 天总是皱着眉头。太阳光如果还射得到地面上,那也总是稀微的淡薄的。至于月亮,那更不必说,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惨淡的眼光看一看这罪孽的人间,这是寡妇孤儿的眼光,眼睛里含着总算还没有流干的眼泪。(瞿秋白 《一种云》)
评析 天“皱着眉头”,太阳光“总是稀微的淡薄的”,这是不忍一顾的神色;月亮的眼光充满了悲伤。人间的罪孽是那样深重,竟使日、月、苍天为之动容,不忍也不愿面对!拟人手法的运用,从一个侧面反衬出人世的悲惨和社会的黑暗,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28. 乌臼平生老染工,
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
却倩孤松掩醉容。

(杨万里 《秋山》)


评析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将老乌臼、小枫树拟人化,十分风趣地描绘出深秋山色之美。比拟巧妙,笔意轻灵,情调浪漫。
29.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宗璞《西湖漫笔》)
评析 作者写西湖胜景,不言其水光潋滟,烟雨空濛,而写它 “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不直言西湖游人的欢快,而写它的“度量”,“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这样,在作者笔下,西湖仿佛成了一位好客的主人。拟人的表现手法使西湖在恬淡、秀美外,又多了几分欢快、豪爽。
30.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之三)


评析 池边的细草摇头晃脑,向诗人报告“风”的消息,娇嫩的花朵畏惧余热,敛眉低首深藏在荷叶碧绿的伞盖下。诗人通过对池边细草、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娇羞、鲜嫩的情态,点明时虽暮而热未尽,紧扣诗题,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很有意趣。
31. 星星倦了,睡在大海的绵软的被上。站在山肩的月亮,将她银色的轻纱,掷给大海作一件睡衣。(耿林莽《海的微笑·夜曲》)
评析 作者为了表现大海的夜和夜的大海那种宁静和安谧,使用了许多拟人词语:“星星倦了,睡在……”,“站在山肩的月亮……”夜幕下,连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大海也变得那样柔顺,穿上了月亮掷给它的睡衣……文字生动、形象、轻柔、恬静,称得上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
32.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冰心《冰心诗集》)


评析 明月也谙相思苦,不然,它何以在小径里相窥?连枯枝也在雪地上写着相思,真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小诗第二节全用拟人,写尽了躲不开的相思。风流蕴藉,意味无穷。
33. 两天后,他们领到钱; 旅馆与银行间这条路径,他们的鞋子也走熟得不必有脚而能自身来回了。(钱钟书 《围城》)
评析 通过拟人的方式实现夸张的目的,是这一例证的典型修辞特点。作者大胆想象,拟想鞋子不必有脚而能自身来回,以见路熟,以见方、赵等人在旅馆到银行的路上往返次数之多。五人旅途中的困顿窘迫之态毕现。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
34. 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早晨时她不能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夜深时她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的明澈晶莹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时时凄咽着幽伤的调子,她是如何的沉闷啊!在夏天的时候。(苏梅《溪水》)
评析 “囚禁”、“微笑”、“谈心”、“忧郁”、“凄咽”、“沉闷”都是描写人物动作和情态的动词。用于“溪流”,可以将描写和抒情熔为一炉,增加语言的亲切感和生动感,创造出散文所需要的特殊的艺术氛围。这种将自然景物“人化”的审美过程,是联结与读者之间的想象桥梁,通过它,读者产生共鸣,并获得许多动人的意趣。
35. 泉州,今天是变得更加美丽了。
……我看见郊外的田野有如海洋,四月的麦浪在明月下有如海波在荡漾。我看见果园有如蜂房,花在结果,果在酿造甜汁。我看见烟囱的手臂伸到明澈的夜空,我听见厂房里的轮子和压榨机在唱着新的夜歌……啊,这一切,都是我所爱的,让我歌唱这芬芳的土地上的新的爱情,新的建设,树立起来的新的纪念碑!

(郭风《夜宿泉州》)


评析 作者将伸到明澈的夜空的烟囱拟为“手臂”,将工厂里机器的轰响赞为“唱着新的夜歌”,将泉州人格化的结果,是突出了泉州的亲切感和美丽,从而使作者对泉州的热爱之情溢于纸上,读来更有感染力。
36.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𥅴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鲁迅 《秋夜》)


评析 《秋夜》是一篇写景兼抒情的散文诗,但与一般借景抒情的散文又有不同,作者将景物拟人化,并赋予这些人格化的景物以独特的象征意义,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秋夜的天空象征着阴险怯弱而又冷酷的统治者,它对人民𥅴着冷眼,将繁霜洒向备受摧残的花草树木, 因而它的表现是“奇怪而高”、 “𥅴着冷眼”,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而“小粉红花”是受迫害的弱者的象征,所以它“瑟缩地做梦”,这是它软弱的一面,与后文所写的反抗者形象 (枣树)形成对比。作者抓住事物特有的形象和动作并加以拟人化,使所状景物与象征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便于启发读者展开想象,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37.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 《春》)


评析 朱自清笔下的早春,一切都是那么鲜活明朗、生机勃勃。其艺术的功力,不在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在于多种手法运用得如此娴熟,达到了自然、和谐的高度。春天的山、水、太阳、小草、桃树、杏树、李树,还有野花,不只活泼灵动,而且极富情趣,洋溢着情不自禁的欢快,渲染出一种热烈的氛围,表现出对春天的愉悦和新生的追求。
38.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刘过 《临江仙》)


评析 “游丝……眉颦”两句既写茫茫无所适的迷惘心绪,又写颦眉忧思之面容,但不对人作具体描写,而是用拟人手法,借物表情达意。佳人心中有离恨,故所见皆著愁色。不仅游丝、江柳,就连那远山近水、满地芳草,无不饱含酸辛,牵惹离愁别恨。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貌似生拙无意,实则极尽工巧。
39.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苏轼《水龙吟》)
评析 此词以杨花拟人,咏杨花亦即咏思妇。在对“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的杨花的咏叹中,完成了对思妇形象的塑造。格调婉约,情思缠绵,使读者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可谓遗貌而得其神。这正是拟人修辞方法赋予此词的永久的艺术魅力。
40.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评析 百草园在少年鲁迅的眼里,无疑是一座乐园。那里集中着一切有趣的东西,与压制儿童天性,枯躁乏味的三味书屋相比,这儿有那么多令儿童着迷的游戏,这里荟萃了他们眼里所有富有生趣的事物,所以,作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注入了感情。油蛉 “低唱”、“蟋蟀弹琴”,正是对百草园热爱之情的自然流露,用这种拟人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百草园的无限生机和乐趣。
41. 黛玉道: “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评析 这是《红楼梦》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对林黛玉题写《咏白海棠》诗的描述。这位 “潇湘妃子”的海棠诗的独到之处,得力于拟人手法的妙用。林黛玉别出心裁,说海棠的洁白是从梨花处“偷来”,风韵是从梅花处“借得”,一“偷”一 “借”,新奇俊俏,既是自谦,更是自赏。末两句,生动传神,海棠仙子的娇羞之态,已跃然纸上。难怪李纨评之曰 “风流别致” 了。
42. 天中底云雀,林中底金莺,都鼓起它们底舌簧。轻风把它们底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下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许地山 《春底林野》)
评析 读着这如诗的语言,我们仿佛进入了童话的境界。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生物以人的灵气,无论是飞鸟还是花朵,甚至清风,都具有人的特征,大自然仿佛在这里举办音乐会,不但有乐师演奏催人泪下的曲子,还有工作人员(轻风分送),而且还有听得粉泪盈盈、如痴如醉的听众。这一切是那样的和谐、美妙,拟人的描写突出了春天林野的美妙。
43. 窗外的闲 “月”,
紧恋着窗内蜜也似的 “相思”。
“相思”都恼了,
她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 “月”也恼了,
一抽身儿就没了。
“月”倒没了,
“相思”倒觉得舍不得了。

(康白情《窗外》)


评析 闲“月”会“恋”,相思会“恼”;一个具体的景物,一个抽象的感情,经过拟人化的艺术处理后,变成一对相恋的人儿。其“涎着脸儿”相窥的神情,其“一抽身儿就没了”的恼怒情态,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似写“月”,却是写人,再现了 “爱”的执著、“爱”的羞恼、“爱”的微妙。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31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