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一、奇说
释义

一、奇说

是运用看似不合理逻辑规律的奇特语言,把相互对立的概念或同一概念、互相矛盾的判断、推理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一个复杂深刻的语意。
1.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评析 “塞”与“流”、“止”与“行”语面相互矛盾实则又相互统一:塞其不当流,当流者方可流;止其不当行,当行者方可行。言简意深,发人深思。
2.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即有大不称心者在其后,知此理可免怨尤。(申涵光《荆园小语》)
评析 不快总不是好事,例中却说是“好消息”,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想来,却又入情入理,发人深思,这正是精警(奇语)之特点。
3.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语)
评析 “无字处”怎能读书?一句看似矛盾的话语,引出了人们的深思。周恩来同志以他丰富而深刻的生活体验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从微观上讲,任何书本的要义深意都需要在字里行间之外去思索探寻;从宏观上讲知识并非只是来源于书本,“世事洞明皆学问”要学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赞》)
评析 看似矛盾的二句话语,却给人以哲理性启示:事物各有其优劣,人各有其长短,要知人善用。
5.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贾平凹《丑石》)
评析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不免使人费解,其实“丑”在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丑可以在艺术表现中转化为美,从而获得审美价值。作者是运用矛盾转化规律和精警修辞法,来表现描写对象,使其表现力得以增强。
6.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情,吾师乎! 吾师乎! (《陈确集·别集·名利》)
评析 精警修辞因其精炼、奇特、深刻而使人难以忘怀,此例即然。作者告诉人们真正的大巧者、大辩者、大勇者,从其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这才是最值得效仿的。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朱子全书·读书法》)
评析 前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是对读书规律的精巧概括:读书要先从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所谓“有疑”;再把提出的问题搞通了,就是所谓“无疑”。表达中还运用了回环,使其更显哲理性。
8.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评析 奇说一般都具有哲理意味,这句人们所熟悉的警语,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好”和“坏”可以相互转化,切不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
9.坐在这些优秀的革命战士中间,自己真像投入大海的一滴水,既那样微小,又那样巨大。(魏钢焰《绿叶赞》)
评析 做为一滴水,是微小的,但是做为大海中的一滴水,又是巨大的,因为大海正是这无数滴水组成的。这“微小”和“巨大”正是这样既矛盾又统一的存在的。
10.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汉语常用谚语600条》)
评析 “异想天开”和“实事求是”是相互矛盾的,这句话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强调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要具有“异想天开”的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11.近年时事颠倒,竟有全非而以为是者,口撰数语以嘲之:京官穷得如此之阔,外官贪得如此之廉,鸦片断得如此之多,私铸禁得如此之广,武官败得如此之胜,大吏私得如此之公。(程世爵《关林广记》)
评析 作者以“阔”来状“穷”;以“廉”来写“贪”;以“多”“广”来揭“断”“禁”;以“胜”“公”事斥“败”和“私”,可谓别出心裁。这些字面矛盾的词语于此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画出了一幅晚清腐败图,促人联想,内涵深厚,意味深长。
12. 凡事彻底是好的,而“透底”就不见得高明,因为连续地向左转,结果却碰见了向右转的朋友,那时候彼此点头会意,脸上会辣辣的。(鲁迅《伪自由书·透底》)
评析 既然一个向左转,一个向右转,怎么会“碰见”呢?似乎费解,其实说得十分深刻,揭露了所谓“左”派和“右”派的相同本质,引人深思。
13.脑子是空空的,又像是满满的。她觉得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她说不出来。(茹志鹃《静静的产房》)
评析 当人陷入苦恼与烦闷时,常常会有这种感觉:一方面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想不出;一方面脑子又像是满满的,什么也无法说。这种真实的心理状态,被奇说语言形式揭示得十分生动。
14. 能媚你的,必能害你,要加倍防备;肯谏你的,必肯助你,要细心倾听。(曲波《林海雪原》)
评析 “媚”与“害”,“谏”与“助”,表面上看来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统一的,通过两种表象和结果的对比,作者告诉人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因其“媚”而偏听,更不能因其“谏”而远之。
15.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主观心理感觉的抽象诗歌。“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是写一种心理错觉,而这种错觉正是强烈的感情因素迫使客观物理距离变形而产生的。诗人在这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了一层深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和延续。在诗人过于理性和冷静的诗句中,我们可以品味到诗人呼唤理解、呼唤信任、呼唤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声音。
16.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电影《舞台姐妹》)


评析 这是运用精警修辞手法制作的对联,一方面真实地描述了旧社会艺人生活的贫困、漂泊与艰辛;另一方面又抒发了他们直面人生、四海为家的坚定乐观的生活信念。语言高度的概括,内涵又十分深远,充分体现出精警的“言奇意深”的修辞特点。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评析 “远虑”与“近忧”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联系,这句名言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生活中人们所碰到的麻烦很多,大都是由于事先考虑不周所造成的。凝练的语言形式,概括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组成了“奇语”。
18.善游者溺,善骑者坠。(《文子·符言》)
评析 乍读似有不解之处,其实含有深意。作者在告诫世人,凡事都有个万一,切不可因善做某事,善操某业,便掉以轻心。
19.从这本集子里面大约可以看得出一点点我的创作道路,是长长的路,也是短短的路。(《丁玲选集·自序》)
评析 人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同样,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也有着这长和短的矛盾统一。在艰辛的跋涉中,创作道路显得那样长,面对历史长河,再长的征途也只是短短的一瞬,表现了作者不懈追求,献身文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20. 但是他对黄亚平又了解又不了解,虽然他们交往很多,但她好像还有无数的东西他不知道。(路遥《人生》)
评析 “又了解又不了解”,显然是一种矛盾的说法,但却揭示了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并不与交往的多少成正比。缺乏心灵的相通,思想的一致,相互间的忠诚坦白,要想做到真正的了解是不可能的,也许高加林与黄亚平之间正缺少这些。
21.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作成的障碍。(老舍《月牙儿》)
评析 这两句矛盾的话语并不自相矛盾,它表达了作品主人公两种不同的心情:一方面她承认这女人是她的生母;另方面,由于生活所迫,她不敢承认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她心目中所想象的圣洁的母亲。
22.天下有什么比笑更有内容,又有什么比笑更没有内容呢?(柯云路《一个系统工程学家的遭遇》)
评析 “笑”是以感情为内容的。那些发自肺腑的“笑”,不论是欢快、痛苦、忧伤、欣慰都可以动人心魄,给人感染;唯独那些为了应付、掩饰的笑,才显得那么枯燥、苍白。仔细想,两句相矛盾对立的话,似乎蕴含着挖掘不尽的内涵,只要你愿意挖掘可以产生许多的联想。
23.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一卷33页)
评析 这里所讲的实际上是“博”与“专”、“专”与“精”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的时间与精力、天赋都是有限的,学本领不能漫无边际,好高骛远。此例观点明晰,言奇意奇,鲜明地显示出精警修辞的特点。
24.郑詹尹:真的啦,一般的老百姓真是太厚道了。
屈 原:不过我的心境也很复杂,我虽然不高兴他们的厚道,但我又爱他们的厚道。

(郭沫若《屈原》)


评析 这里是借奇说描写屈原对老百姓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的。屈原爱老百姓的厚道,是因为厚道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不爱老百姓的厚道,是因为他们厚道得老实可欺,任人宰割。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形象跃然纸上。
25.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生灵,“我”是渺小的,但又可以是伟大的,如果“我”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的话;万物有生有灭,“我”终久要死去,但也可能永存,如果“我”溶进了人民的事业的话。(佳望《我的哲学》)
26.“有一利必有一弊”,也就是“有一弊必有一利”。(鲁迅语)
评析 世间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矛盾也是相互转化的,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这一切,这句名言正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指出了事物存在着两面性。
27.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评析 为尽快达到目的而加快速度,却因考虑不周或某种原因导致意外,反而达不到目的;因贪图眼前利益,结果大事不成。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走向它的反面。所以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权衡利弊,切莫操之过急,事倍功半。这是一句体现儒家中庸思想的名言,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28.“戎晓英有不少缺点?”“我很难说。他没有什么大的缺点。一个没有大的缺点的人,往往也没有大的优点。”(《金色的陷阱》《法制文学选刊》1989年第1期)
评析 此例似乎有点难以圆说,仔细思索就能品出其中的深意。缺点和优点本是相互依存的,大缺点往往伴同着大优点,人的优点正是在不断克服缺点中形成的。在此,作者对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人们,采取了批评态度。
29.“值钱的东西未必珍贵,珍贵的东西未必值钱。比方,你能给天才一个估价吗?”(舒群《画家》)
评析 金钱不是万能的,尽管在商品流通的社会里,它愈来愈显示出巨大的力量,甚至有人跪倒在它面前膜拜,可是,崇高的思想,纯洁的感情却是不容它玷污的。作者只列举了“天才”的例子,其实,又何止只有“天才”?爱情、友谊、忠诚、廉洁等等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作者用精警和回环相结合的句式,揭示了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真理,引人深思,精巧的语言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0.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评析 “丧失”与“不丧失”,“取之”与“与之”是一对矛盾辩证的统一体,它不仅是个军事原则,也是个政治原则。以奇语的语言形式所概括的这一客观规律,在社会交际中,对人们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