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七步诗》 - 曹植
释义

《七步诗》 - 曹植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曹丕的弟弟,是建安时期最有才华的诗人。早年曾以才学为曹操所重视,一度想立其为太子,因而遭到曹丕的嫉恨。及至曹丕为帝,曹植遭受猜忌而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与迫害,几次被贬爵移封。曹丕死后,曹叡即位,曹植曾多次上书,希望能有报效国家的机会,但未能如愿,最后在困顿苦闷中死去,年仅四十一岁。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另据《汉魏百三名家集》引《漫叟诗话》只有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怀着怨恨之情,愤怒地控诉了其兄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它又作为说明曹植才思敏捷的佳话,千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传不衰。诗的第一二两句以萁豆相煎为喻,叙述了一个人们常见的事实:煮豆的时候把豆梗作为燃料,榨干了豆渣制成食品。刘勰云:“‘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又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文心雕龙·比兴》)。意思是说,“比”可以比作声音, 比作形貌,比作心情,也可比作事物。比喻的类别虽多,总以比得恰当为宜。诗人以萁豆相煮来比事,比喻是很恰当贴切的:萁与豆同根相生,可是到头来豆梗却去煮豆,以此来比其兄强逼自己,真是贴切不过了。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极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萁豆相煎的情形:豆梗在锅底卜燃烧,豆儿却在锅里哭泣。泣者,有泪无声也。因为是“煮”而不是“炒”,煮豆为汁用“泣”形之,极为生动形象。豆儿本是无情之物,而诗人竟赋予它以人的思想和行为,说是怨恨豆梗的燃烧而悲伤地哭泣,可谓是一字用活,诗境皆出:曹丕迫害胞弟们的那种残忍毒辣的手段,以及胞弟们备受残酷迫害的情景被表现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最后两句,诗人对萁豆相煮一事直抒己见:萁与豆本来是同一根上长成,为什么豆萁燃烧煎熬豆儿是那样厉害呢!曹丕忌妒曹植,逼迫其弟在七步之内作诗,诗不成则杀。诗人的评说,实质上是在控诉其兄残酷迫害胞弟的不义之举。诗人借用煮豆燃豆萁这一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暗喻自己与其兄是同一父母所生,为什么要象豆梗煮豆那样煎熬我呢!诗人明说喻体而将喻义深藏,寓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两句是诗人对曹丕沉痛而又严肃的责问。曹丕听后,“深有惭色”。现有成语“煮豆燃萁”、“萁豆相煎”或“相煎何急”, 皆典出于此。人们借用这些成语来比喻内部不和、自相残害。又因为此诗,使曹植声名大振,后人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称之为“七步之才”,或称之为“七步成章”,典亦出于此。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写道:“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其中的“七步继陈思”就是本诗作者曹植(曹植被封为陈王,谥号为思),可见此诗对后世影响之大。

全诗出色地运用了比喻,颇见机趣。它质朴而深刻地讽刺了曹丕对兄弟相逼之甚。前两句是平直叙事,中间两句采用拟人手法进行描写,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波澜渐起渐高,回环激荡,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钟嵘称赞曹植诗作“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此言极是。曹植又是诗坛上最早注意声律的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这首诗中的“萁”“汁”“泣”“急”一韵到底,声调和谐,响亮朗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