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双调】沉醉东风(锦帆落天涯那答)
释义

【双调】沉醉东风(锦帆落天涯那答)

无名氏


维扬怀古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 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鉴赏】这首曲子是怀古题材,为无名氏所作。全曲起伏扬抑,以眼前衰败的扬州为背景,精选“空楼”、“古殿”、“涛声”等意象,抒发了作者对昔日繁华都市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叹息。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写沦落天涯之人,为虚写,是作者想象之景。那些精美的船帆飘落到哪里去了呢,玉箫声泛着寒气,是从江上哪只船里传出来的呢?“锦帆”华美,却是漂泊流亡之帆,“玉箫”精致,却充满清寒悲怆之气。“那答”与“谁家”则飘渺不定,踪迹难觅。字句于精致之间更显迷茫怅惘之情。“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写作者眼前所见之景,是为实写。即使“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但早已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空楼”、“月”、“古殿”、“风”本都是清冷凄凉之景,作者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月照空楼更显凄清,风穿古殿倍加萧瑟。“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虚实相生,将梦境与现实及想象交织。在作者的梦中,扬州依然是历史上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豪华之都,而此时作者独立淮水江边,只有涛声灌耳。盛与衰,过去与现在,梦中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增强了悲剧效果。
“梦中一度繁华”亦有可能是作者曾居扬州或亲临过扬州,亲眼目睹过扬州的繁华,可惜后来因战争影响而衰落,而今只能在梦中回味当时盛况。“再不见看花驻马”,写昔日之人,与首句呼应,亦是作者油然而生的感慨。“看花驻马”,可以想象昔日俊赏才士打马走过美丽的扬州,因花驻马,细心观赏,何等风雅。诗情画意之下,亦显时局安定人心静好。而今这一景象再也不可能重现了,这一句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眷恋。
本曲由古及今,由人及景再及人,从多角度渲染了当下扬州的荒凉衰败。意象朦胧清幽,虚景与现实交错,情感与事物交融,往复低回,使得意境扑朔迷离,曲尽作者内心变化,饱含慨叹惋惜之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