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
释义 |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鉴赏】这首小令通过对大鹏展翅的向往和对自身困顿的悲叹,展示出元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悲剧命运。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作者先从梦境着笔。九天,天空,极言其高。鹏,传说中的大鸟。《庄子·逍遥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鹗,也是一种猛禽。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昨夜的睡梦里,自己像展翅高飞的大鹏一样,乘着强劲的秋风,扶摇直上,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激越飞扬。 “困煞中原一布衣”,写梦醒之后自己仍是现实中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感情猛地一跌。布衣,即平民,多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中原一布衣”化用金朝诗人李汾《下第》:“学剑攻书事两违,回首三十四年非。东风万里衡门下,依旧中原一布衣。”困顿的现实与美好的梦境形成强烈反差。 “悲,故人知未知?”这人世间的痛苦,作者的心酸,旧相识是否知晓?人们总是在伤心失落的时候想要找知己一诉衷肠,作者也不例外。他在孤苦之时想起了往日的老友,那曾经能够温暖他内心的朋友,在此刻是否知道他内心的悲苦,会不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人生难得一知己,也只有知我者才会“谓我心忧”。 “登楼意,恨无上天梯!”“登楼”既是描写眼前实景,也是用典。东汉末年,王粲避难荆州,未得刘表赏识,作《登楼赋》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愁绪。《登楼赋》有云:“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当权者能对自己加以援引,不要像当年的孟浩然那样“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揣摩曲意,此曲当作于作者早年未出仕之时。马致远早年热衷于功名,元朝统一中国后,他也曾到南方寻找入仕的机会,虽屡遭挫折但豪气犹在。所以这首散曲表达想要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全曲虽有激愤的情绪,但并不低沉,并不悲伤,而是有一种激越昂扬的情绪盘旋其间,这和其晚年散曲的创作风格有所不同。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