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题米元晖楚山秋霁》
释义

《题米元晖楚山秋霁》

朱熹

楚山青丛丛,落日秋云起。

向晚一登台,沧江日千里。

朱熹(1130—1200),宋代思想家、诗人。字元晦,号晦庵,人称考亭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家福建建阳。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任同安主簿、知南康军、漳州知州、潭州知州、焕章阁侍制兼侍读。曾先后创建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讲授经义。伪学禁起,落职奉祠,死于建阳。卒赠宝谟阁直学士,谥曰文。熹工书法, 《书史会要》: “善正行书,尤工大字”。下笔沉著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璠玙圭璧。有《朱文公文集》。

米家父子有较长时间生活在镇江,因此,他们的笔下常常出现楚山形象。米芾初见宋徽宗时,进献元晖所画《楚山清晓图》,很受赵佶称赏。 (见邓椿《画继》)米元晖的《楚山秋霁》正是以镇江山水作为模写对象,从楚山烟云中获得天趣,引起创作动机,画成此图。朱熹是在乾道辛卯年三月十二日题诗的,也即是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此时距米友仁谢世仅二十余年。朱熹展画鉴赏时,此图定然还“墨气淋漓涣发新”,可惜此画已经失传,我们已无法再一睹风采了。

米元晖《楚山秋霁》图的视点是图中的高台,诗人描写画境也以高台为中心,“向晚一登台”,登高所见,便是整首诗描写的景物。开端二句写云山: “楚山真丛丛,落日秋云起。”楚山重重叠叠,傍晚时分,秋雨初霁,暮云徐起, 与夕岚相融,冥冥蒙蒙,变幻莫测。邓椿说米元晖喜欢表现“春雨初霁,江上诸山云气涨漫,冈岭出没,林树隐见”的情景(《画继》),确实如此, 《楚山秋霁图》正是米友仁描写镇江附近的秋霁后的云山景象,是他独特的审美情趣的形象表现。写云山是米氏父子的能事,他们的特点是:信笔草草,以点染烟云为主,略树石形迹,重在写意取神,气韵生动,得云山天真妙趣。当时翟耆年有诗评小米,说: “善画无根树, 能描朦朣云。” (见汤垕《画鉴》)明人解缙观看此图后,也题诗一首:“元晖家学相承妙,山水精微得其奥。云烟变幻出天真, 意在笔先人不到。”盛赞小米的超人画艺。本诗的尾句写道: “沧江日千里”,在高台上远眺,滔滔长江水以一日千里的气势向东流去,连同一、二两句所表现的云山气概,构成了完整的“楚山胜概”,历历在目,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为《楚山秋霁》图题诗,可以表现的题材内容很多,然而,朱熹却运用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的形式,以最经济的笔墨,从整体上把握画境。全诗以登高远眺为构思中心,用巨大的艺术腕力,总揽楚山烟云的气概,再配上“沧江日千里”的气势,写出米元晖此画的秘奥,实在是传神妙笔。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