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释义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

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

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

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迸笋钭穿坞,飞泉下喷崖。

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

旧枉师招隐,初临我咏怀。

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据《淳祐临安志》记载,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游历至武林山曾惊叹道:“此天竺国 (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灵隐寺。“师一上人”为寺内的高僧。这首五言古诗就是张祜应师一上人之邀,前往灵隐寺游览时写下的题咏之作。诗歌主要刻画了寺内外竹木葱翠、山水辉映的清幽环境和师一上人离尘脱俗、恬淡自适的生活意趣。

诗歌前六句用极其简练的笔法勾画出了师一上人这位八旬老僧潇洒尘外的高人形象。所谓“深山土木骸”,实际上正是这位虔诚的佛门弟子断绝尘想的生动写照。正由于师一上人面对外境,眼、耳、鼻、舌、身、意 “六门”清静,贪、瞋、痴 “三毒” 尽除,从而做到了内外明彻,即依靠所成就的佛性遣除了世俗欲望,所以他才能够长年安于寺内那种自缀薄衣、自调素食的清苦生活,并从中体味到一种自在闲适的山野乐趣。应该指出的是,按照禅宗的观念,佛门弟子的断绝尘想并不意味着要逃遁人世,六祖慧能就曾经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坛经》惠昕本) 也就是说,人的 “见性成佛” 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脱离世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师一上人一方面是“道性终能遣”,另一方面则是“人情少不乖”,不但可以高声吟诗,而且可以与世俗的文人骚客过往甚密,甚至主动将张祜这样一个行止浪漫、纵情声色的诗人召至寺内作客。

自“樔枸居上院”以下十句,诗人集中笔墨反复描写了灵隐寺周围离绝尘世喧嚣的清幽环境及师一上人生活于其间的淡雅、闲适的禅趣。只见寺内 “薜荔”之类的香草香木丛生,寺外山坞上竹笋林立; 近有潺潺溪水,远有山泉飞瀑。居住在这里的师一上人洗钵前有水,开门可取柴; 平日无人拜访,则在寺内手挥竹拂吟咏诗篇,有人来访,则脚踏草鞋,高揖行礼……总之,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一种恬淡平和的山野之趣。生活在这样一种平和幽静的环境中,人们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全部身心与周围的万物融为一体。所谓“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二句,正传神地写出了师一上人与寺内外山水林木之间那种融洽依存的亲密关系。

篇末四句是诗人交待有关写作的缘由。其中 “枉”属表敬副词,犹“枉驾”; “何当”,相当于“何时”; “牌”指诗牌,唐人将诗题写在木板上称诗牌。从“旧枉师招隐,初临我咏怀”二句中可以看出,此诗是张祜应师一上人之召,初至灵隐寺时的咏怀之作; 而“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二句则表明,张祜希望在灵隐寺与师一上人交游期间能趁着游兴,再为这里的清幽秀景和高人雅趣谱写出新的诗章。

全诗二十句叙述平平,从中似乎找不到任何警策之处。然而掩卷之余,无论是灵隐寺内的清幽之景,或是师一上人的闲适之趣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令人难以忘怀。由此足见,诗人杜牧盛赞张祜“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 《登九峰楼寄张祜》) 并非溢美之词。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