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陌生女郎》 |
释义 | 《陌生女郎》《陌生女郎》 勃洛克 酒楼里,每逢华灯初上, 一片难堪的、沉闷的热气就四处回荡, 是那戕害一切的春天的情欲 支配着醉汉们大叫大嚷。 远处,在落满尘土的小巷, 还有那寂寞别墅的院墙, 面包店的招牌刚刚染上一层金色, 孩子们的哭声便传向四方。 那些爱说俏皮话的风月老手, 每晚都出现在栏杆傍, 他们歪戴着大礼帽, 和女伴一起在路沟边游逛。 湖上一片浆声人语, 偶尔也传来女人的尖声叫嚷, 而在天上,那麻木不仁的一轮圆月, 却无动于衷、冷若冰霜。 每天晚上,我这唯一的挚友, 都在酒杯中现出它的映像, 喝下这辛酸而又神秘的琼浆, 于是他同我一样,变得温顺而又迷茫。 那些睡眼朦胧的听差, 呆立在邻近的小桌旁, 而闪着兔子般红眼的醉汉们嚷道: “真理就在酒中藏!” 每逢夜晚,在约定的时刻, (也许我这是在梦乡?) 在烟雾蒙蒙的窗前, 就会出现一位身着绸衫的苗条女郎。 她,从容不迫地走过醉汉们的身旁, 她,从来没有男伴,一向独来独往, 带着她那浑身的香雾, 在窗前落座,姿容安详。 她那飘洒的云衣霓裳, 她那插有黑色羽毛的帽子和丧装, 她那戴满珠宝的纤手—— 都令人相信: 传说中的神女降临世上。 我被一种奇妙的亲密感情征服了, 对着那黑色的面纱凝望, 在那里,我看见了迷人的彼岸, 我看见了令人神往的远方。 我接过一个人最奥秘的私情, 我亲手捧着一个人心中的太阳, 于是,我灵魂中的每一个角落 都灌满了这辛酸的酒浆。 她那帽子上依垂的驼鸟羽毛 总在我脑海里摇晃, 她那深不可测的蓝眼睛, 已经把遥远的彼岸照亮。 在我灵魂深处有一个万宝箱, 打开它的钥匙只有我一人收藏。 你这个醉鬼啊,你说对了, 我也相信: “真理就在酒中藏。” (王缭 译) 【赏析】 这篇著名诗作是勃洛克在1906年创作的诗剧三部曲(《卖艺人》、《广场上的皇帝》、《陌生女郎》)中的一篇。它以强烈的形象结构的对比,表现了旧世界的崩溃和为“青春”和“幸福”而斗争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讽刺性描写与抽象的抒情性象征手法的结合,使其在艺术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彼得堡别墅区的市侩生活场景,周围环境中那种小市民的鄙俗在诗人的笔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酒楼里总是弥漫着“沉闷的热气”,醉汉们叫嚷着、宣泄着“残害一切的春天的情欲”。而出现在路旁的则是些“歪戴着大礼帽”的“爱说俏皮话的风月老手”,他们挽着女伴“在路沟边游逛”。远处,孩子们饥饿的哭声和湖面上传来的“女人的尖声叫嚷”和酒楼上的嘈杂相呼应,越发渲染出城市生活的荒淫糜烂和愁闷无聊。就在这凄凉忧郁的调子里,又传出了以杯中物浇心中块磊的“闪着兔子般红眼的醉汉们”的叫声:“真理就在酒中藏!”在此,诗人主要通过声音的表现力勾勒出他眼中那可怕的怪物——充满污浊之气的庸俗的 “恐怖世界” 的形象。 在诗的第二部分,随着一位神秘女郎的出现,一切声音都消失了。静谧中我们倾听着诗人心灵的声音,不知不觉间被带入了另一世界。女郎身着 “飘洒的云衣霓裳”,一双纤手 “戴满珠宝”,带着 “浑身的香雾”,似“传说中的神女降临世上”。从陌生女郎的形象可以看出勃洛克诗作中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在象征主义者看来,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则是真实的、美的。因此,他在诗歌中竭力追求那永恒的、和谐的神秘世界,把自己的苦恼、希望和爱情都寄托在这个虚无缥缈的未来世界中,寄托在他心目中的“美人”身上。这个美人的原型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女儿。在勃洛克1904年出版的《美人诗集》中,就把她作为一个永恒女性的形象来歌颂,并神秘主义地加以崇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中的陌生女郎形象对先前的美人形象表现出了明显的继承性,她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人一见到她,立刻就“被一种奇妙的亲密感情征服了”。透过她那“黑色的面纱”,诗人看到了 “迷人的彼岸”、“令人神往的远方”。是她 “那深不可测的蓝眼睛”,“把遥远的彼岸照亮”。 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诗人虚幻出来的,随着诗人那一声满足的“真理就在酒中藏”,幻象消失了,留下的只有孤独的主人公。他和自己周围的小市民的庸俗气氛格格不入,又不能摆脱这种庸俗,便只有每天晚上和他唯一的朋友——杯中自己的影子一道,在孤独中会见那位富有浪漫气息的神秘女郎,憧憬理想的彼岸世界,这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对比: 形象的对比,如粗野的酒鬼和神秘的女郎; 声音的对比,如孩子的哭声和女人的尖叫; 结构上的对比,如全诗的两个部分,把对理想的追求和日常生活的庸俗进行强烈的对比,等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对比使全诗形象鲜明,表现力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