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长城之巅)(王统照) |
释义 | 《长城之巅)(王统照)《长城之巅·王统照》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丛合回抱中辉凝,雾集, 绛褐色交织下群峰逶迤。 要掩却这古垒残基圮倾谷底, 可掷不破混沌宇宙中的残粒。 是战士的血迹殷斑?是“英雄”的伟心陶铸? 天风猎猎,吹起了你的裳衣、我的裳衣。 倾一杯金色的酒汁向苍茫奠意, 看,阴云腾飞;听,壑中回响,——在空堡上独立。 哭声裂破了娇喉,砖石压折了铁臂; 露骨万千人,建石几千里,——山麓上的羊鸣三只两只。 这难破的“英雄”梦谜;这不尽的生力的触击; 这无从解答的天地伟奇。天风猎猎,吹醒了我们的怅思! 迷茫的浩荡的世界奇迹——飞影,幻画,在眼前呈露。 是谁说人生未有穷期?是我在墙阴下望飞云散聚。 天风猎猎,吹起了我的裳衣、你的裳衣。 天空中的羊鸣三只,两只,知欲归何处? 1925年3月 王统照的许多诗作,宛如一颗橄榄,乍入口中,颇有苦涩之感,但仔细品评,一股醇厚的甘甜便接续而来,使你感到含蕴相当深邃,富有韵味。这首《长城之巅》便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点。 这首诗所抒写的是诗人在长城之巅的所见所感。开首从色彩和造型勾勒长城之巅的景观特点,给人以清晰可感的立体印象。接着由景生情、展开遐想:“是战士的血迹殷斑?是‘英雄’的伟心陶铸?”万里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工程,激起了诗人由衷的赞叹。但万里长城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建造起来的。它给千万个参加修筑工程的劳动者及其亲属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痛苦和灾难。而那些“英雄”——帝王正企望以此来施展自己的雄心伟志,使本家族的帝业永世长存。但从春秋战国起,两千年来许多帝王虽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何尝实现了他们长久统治中国的美梦?然而,历史上无数次遭受挫败的教训并没有破除这些“英雄”武夫的梦想,他们依然执著地进行着不懈的追求。回顾历史的往事,目睹长城的沧桑,诗人感慨万端,引起对人生问题的思索。 探索人生之谜,是王统照二十年代创作中的基本主题之一。他在这一探索的途程中不时经历着苦闷、彷徨和矛盾。这首诗便分明打上了此种烙印。长城今昔的巨大变化,“英雄”们虽雄心勃勃,顽强追求,但其美梦却每每无法实现。由此诗人无限感叹:“是谁说人生未有穷期?”王统照五四时期热烈地追求“爱”与“美”,期望以艺术之力到达理想人生的彼岸。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却时时、处处在摧残“爱”与“美”,人世间充满了种种的灾难和痛苦。光明之路在何处?“天空中的羊鸣三只,两只,知欲归何处?”一句正是诗人矛盾、迷惘心态的真实流露。 写实和象征相结合,在对客观事象的真实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理性意念,这就使《长城之巅》既具有清晰具体的现实性,又含有象外之意,从而为诗歌涂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诗中两处描写几只羊儿的鸣叫,这是写实,借此反衬出长城古战场的宁静和寂寞,这又是诗人情思的象征物。“知欲归何处?”这一诘问,抒发了诗人、也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青年一代迷茫惆怅的情怀。 这首诗的内容是由几种意象叠合组接而成的。其中有对长城之巅客观景象的勾画,有对攀登者的行动及外在形象的描述,更有对“我”的想象和思索的抒写。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交织融合,转换频繁急速,跳跃性大。这种艺术构思和表现技法的好处是有助于加大全诗的思想容量,其弱点是使读者一下子难于把握。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