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说古道今”唱开怀 |
释义 | “说古道今”唱开怀江淮的说唱形式多样,主要流行的曲种有: (1)安徽大鼓。流行于淮北、长江沿岸的江淮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约于清代中期由山东传至安徽泗县,相传是受北方的河间大鼓影响发展而形成。原名泗州大鼓,后借淮上交通之便,流行到淮河两岸,又称为淮河大鼓。表演形式是一人演唱,说唱并重,表演者自击板鼓。后来广泛流行于安徽全省,形成“南口”、“北口”、“花口”三个流派和“立嗓”、“卧嗓”两种唱法。南口流行于长江两岸及合肥、六安地区,以淮北民间音乐为基础,吸收了门歌及庐剧唱腔;北口流行于淮河两岸和淮北平原,吸收了渔鼓和安徽琴书的唱腔;花口流行于皖南、皖北一带,以跑码头的流动艺人的曲调为主,吸收了泗州戏、黄梅戏等很多地方戏曲的唱腔。“立嗓”音质柔润,“卧嗓”音色刚健,没有丝弦伴奏,只以大鼓、简板式犁铧片击节。音乐为上下句反复结构,有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落板等板式。鼓点儿有开场用的[凤凰三点头]和在演唱中变化运用的[长流水]、[倒卷帘]以及板点儿[珍珠串]。曲目有“段子话”(书帽)和“蔓子话”(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内容以历史故事和侠义、公案故事为主,如长篇《杨家将》、《南北宋》、《岳家兵》、《包公案》等。 (2)安徽琴书。又称“淮北琴书”、“泗州琴书”,流行于淮河两岸、涡河沿岸及合肥等城市。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由鲁西南传入泗县后与当地流行的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结合而发展形成,与山东琴书、徐州琴书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原流行于泗县、五河、灵璧、田镇一带及江苏的泗洪等县,后传播到阜阳以及涡河、颍河两岸。最早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自娱形式,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搬上舞台,有了专业演员。安徽琴书由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有扬琴、坠胡、檀板、三弦、琵琶、笙、笛等。常用曲调有慢板(四句牌子)、悲调(苦条子)、流水(连句)、垛子(快垛子、慢垛子)、凤阳歌、流水连句(大连句、小连句、贯口连句)。安徽琴书的花腔极为丰富,大都来自地方小调、曲牌,如[满江红]、[梨花调]、[叠断桥]、[杨柳青]等。其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也间有五字句和六字句。传统曲目有《说唐》、《东西汉》、《郭子仪》、《杨家将》等长篇,《水漫蓝桥》、《十把穿金扇》等中篇,《鹦哥对诗》等短篇。 (3)四句推子。流行于安徽风台、颍上、六安、霍邱、寿县、淮南等地。约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花鼓灯艺人将凤阳花鼓的曲牌[花鼓灯]与当地流行的琴书、民歌小调融化在一起,加上过门,形成四句新腔,并将这四句唱腔反复演唱,故取名为四句推子。其主要曲调有慢板、流水、飞板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大多四句一节,少数也有多至四十八句一节的。唱腔为起、承、转、合四句式,一人自击竹板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板胡等。常在花鼓灯的文场小戏、节日彩灯和旱船中演唱,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形成坐唱的表演形式。在以风台为中心的皖北民间说唱中,四句推子深受当地人喜爱,并流传广泛。传统曲目有《白灯记》、《卖艾》、《祭塔》等,都是短篇形式。 (4)门歌。也称“锣鼓书”。流行于皖中、皖东、皖西一带,相传明末清初就已形成。当时江淮地区连年洪灾泛滥,穷人沿门乞讨时吟唱,故名,又叫讨饭歌。因内容多为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兴创作,也称唱新闻。门歌的曲调是由皖中地区流行的农民喜爱的“高低调”发展而来。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身、歌尾。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一至二人坐唱,常一人主唱,一人在歌头歌尾处帮腔,配以锣鼓伴奏。上路或西路门歌流行于皖西一带,曲调较高亢嘹亮;下路或东路门歌流行在无为、芜湖一带,曲调较为柔和抒情;而流行在合肥、肥东、肥西等地区的门歌,则兼具上述两类门歌的特色。门歌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曲目多同于庐剧,如《白灯记》、《秦雪梅》、《休丁香》等。其曲调对庐剧的某些唱腔有一定影响。 此外,还有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都是本地区的重要曲种,下例为扬州清曲的演出图: 扬州清曲演出图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