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
释义 |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1821—1878)的叙事长诗,共分四部20章,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串连故事情节的中心线索,是来自俄罗斯勒紧裤带省、受苦受难县、一贫如洗乡的7个刚获“解放”的农民,争论“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他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为寻找答案,决定漫游全国,寻访想象中的幸福人。他们沿着荒凉的俄罗斯大地行进,先后遇见穷苦的农民、车夫、士兵、工人、乞丐和神父,没见到一个幸福人。地主饭桶耶夫贪婪成性、公爵乌鸭金专横残暴,他们腐朽寄生的生活根本不幸福。穷祭师儿子格利沙指出,农奴制是一切罪孽的总根,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为人民谋幸福。全诗在昂扬的气氛中结束。 长诗通过7个农民在寻访幸福的漫游中见闻的描述,深刻揭示了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仍处于深重灾难中,人民只有起来革命才能实现理想中的幸福。长诗展现出广阔的现实社会的画卷,揭露了沙皇统治下整个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干活只有农民一人,分红的却有上帝、沙皇和老爷三个股东。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男子汉命运是酒店、苦役和监牢三条路;等待妇女的是白绫、红绫和黑绫做的三个绳套。诗人对万恶的地主阶级作了愤怒的控诉和辛辣的讽刺:醉生梦死的地主饭桶耶夫荒淫无耻、丑态百出”;最末一个地主”乌鸭金是个胡作非为的暴君。长诗把农民放在中心位置,描写了人民逐步觉醒的斗争。饱经苦难的百岁老人萨威里是个俄罗斯壮士,他公开抗击地主压迫,带头活埋狠毒的总管,他的叛逆精神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不屈心声。玛特辽娜美丽端庄,勤劳能干、善于独立思考。她愤怒痛斥地主凌辱、顽强反抗悲惨命运,是俄罗斯劳动妇女的典型。格利沙是个年轻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热爱祖国,投身人民之中,认识到唯有为人民解放事业向沙皇制度作斗争的革命者,才享有真正的幸福。他是俄国解放运动中出现的“新人”形象。 长诗有浓郁的民间特色。诗名、童话式的开端和民间口头文学密切有关。民歌“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全诗色彩鲜明,形象逼真。长诗语言具有淳朴率真的民族特性,诗人吸收了大量俄罗斯俗语、俚语、谚语和谜语,用农民的口语写诗,幽默诙谐、亲切动人。长诗格律贯串着鲜明的民歌基调,脱胎民歌而别创一格,感情深沉,音调和谐。长诗采用了无韵诗的形式,三音步、抑扬格和“重轻轻”的结尾相结合的基本格律,每隔数行又有一行诗以重音结尾。这种格律既适合说唱,也有利于抒情和讽刺。其中又间或穿插着头韵、腰韵、脚韵、对称与双声等手法,节奏分明、娓娓动听。而包孕在长诗中的许多歌谣和小叙事诗,则是格律丰富多彩的有韵诗。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