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孙犁)《采蒲台的苇》 |
释义 | (孙犁)《采蒲台的苇》《孙犁·采蒲台的苇》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孙犁 孙犁主张:“作文和作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要质胜于文。质就是内容和思想。譬如木材,如本质佳,油漆固可助其光泽;如质本不佳,则油漆无助其坚,即华丽,亦粉饰耳。二、要有真情,要写真相。三、文字、文章要自然。三者之反面,则是虚伪矫饰。”(《孙犁散文选序》)正是这样的文学观,形成了孙犁在散文创作上独特而鲜明的风格:看似朴素无华、清新脱俗,但却情感炽热,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采蒲台的苇》便是一篇典型的佳作。 作者在写人叙事中惯用白描,而且十分生动传神。采蒲台的妇女们面对着杀人不眨眼的日本强盗,为了掩护干部,就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让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十二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抗日救国毫不犹豫地让自己怀抱中的亲生骨肉承受“最后战斗流血”的危险。这是何等的胸怀和胆识!这是怎样的牺牲精神!短短的几行朴质无华的语言,不仅写出了这些普通农村妇女的大智大勇,而且使人深深地感受到采蒲台人民这种刻骨铭心的爱和恨。而更能体现出这种强烈情感的,是作者笔下的那位四十多岁的从苇塘打苇回来的人。他和敌人进行的殊死斗争,就表现在对话上,一共只说了四句八个字。“不是!”“没有!”再简短不过的回答,坚定,刚强,铮铮然掷地作金石声。当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之后,头颅已无法昂起,胸膛上鲜血迸流,他回答的还是这两句话:“不是!”“没有!”如此平常的几个否定的短语,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在这里,“临危不惧”之类的赞语已显得苍白无力。这股凛然不屈的浩然之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所在;英勇不屈的采蒲台人,不愧为我们民族的脊梁。面对着死亡,妇女们用她们全部生命的力量一齐高喊着悲壮的声音:“没有!没有!”这是何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感谢作者为我们后来人留下了抗日战争的时代强音,留下了壮丽伟岸的历史华章。 这篇散文的前半部分是写“苇”,行文近半才由苇及人。这茫茫苇海,之所以成为冀中名胜,并非单纯是好看,而是“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苇,在作品中已不是自然物,而是着上作者主观色彩的象征物。“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苇的身上,寄寓着白洋淀人民不屈的精神,而采蒲台人的壮举正体现了苇的品质。“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既是写苇,又是写人。作者要从无数抗日英雄的事迹中选用典型事例,这便是他取名为“采蒲台的苇”,而不用“白洋淀的苇”的缘故了。纵观孙犁的散文,绝大多数人物都是无名无姓的。本文也不例外。那位刚强不屈、浩气长存的英雄,作者称之为“一个四十多岁的人”,那十二位伟大的母亲,仅称之为“十二个女人”。可见,作者要弘扬的,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而是采蒲台人,白洋淀人,乃至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民族精神。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