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
释义 | 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②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释】 ①分宁:今江西修水,诗人的老家。杜涧叟:名槃,诗人的友人。②阳关:唐代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后谱成曲,又称“阳关三叠”,是古人送别时所唱的歌曲。旌阳:山名,在黄庭坚的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境内。 【译文】 唱罢《阳关三叠》,河水依旧东流,旌阳山下的灯光遥对着一叶孤舟!我还是像平常一样酩酊大醉,倒是满江的风月在替我忧愁! 【集评】元·祝诚:“句法清绝。”(《莲堂诗话》卷上) 今·陈伯海:“声情流美,逼近唐人风韵。”(《宋诗鉴赏辞典》第610页) 【总案】 此诗当作于诗人早年离乡之时。欧阳修《别滁》诗云:“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此诗后二句即从欧诗翻出,然立意更深,故曾招致误解。金人王若虚云:“山谷《题阳关图》云:‘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行人作许悲。’夫人有意而物无情,固是矣。然《夜发分宁》云:‘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此复何理也!”(《滹南诗话》)不知山谷所谓“我自只如常日醉”,乃是故作跌宕。因为清风明月本是使人感到舒畅开朗的景物,为什么会“替人愁”呢?毫无疑问,这个“愁”字只可能来自诗人心中。诗人的本意是:虽然我强自排遣,借酒浇愁,但一眼望去,满江风月皆呈愁容。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这种写法极为耐人寻味,可称“无理而妙”。山谷写诗构思深刻,力避陈熟的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