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魏野《寻隐者不遇》 |
释义 | 魏野《寻隐者不遇》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魏野乃北宋著名隐士,故有人赠诗曰:“怪得名称野,元来性不群。”而“真宗西祀,闻其名,遣中使召之,野闭户逾垣而遁”(《温公续诗话》)。又,“寇莱公镇洛,凡三邀魏野不至”(《古今诗话》)。魏野对天子、显贵如此清高,却主动去“寻隐者”,乃“惺惺惜惺惺”,隐士爱隐士。魏野不愧是真隐士。这首七绝就是写作者寻一隐者而不遇之情景与心境。 “隐者”姓甚名谁,隐居何处,作者皆有意“隐”去,这样就为之增添了高深莫测的色彩。诗开篇即破题,点出“寻隐者”之意。“真”可解为真趣,隐逸之情,亦可解为真人,原指修行成仙的人,以“真人”拟隐者又可见作者的钦仰之情,亦道出作者不辞艰辛,主动相“寻”的缘由。此时作者分明已寻到“隐者”居处,但却产生“误入蓬莱岛”的心理错觉。“蓬莱岛”乃传说中的海中“三神山”之一,是虚无缥缈的仙境,说自己仿佛误入仙境,旨在激赏“隐者”居处之远离尘俗、无人间烟火,是个极清幽、极适合修身养性的绝佳胜地。为何有“入蓬莱”之感呢?次句作了形象、具体的回答。作者特意选取了“松花”的意象,颇具意味。隐士(或僧道)居处不可无松:贾岛《访隐者不遇》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是人所周知的,此外如:张佑《题南陵隐静寺》:“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随。”不一而足。这同松具有岁寒后凋的品格与幽森苍郁的形象有关。“香风不动松花香”是指松花之幽香悄然飘散于空间,松花自然落地亦无声无息,“蓬莱岛”清寂、幽雅之境描写得十分真切。 但是作者“寻隐者”却“不遇”。这点与贾岛昔日“访隐者”而“不遇”相同。不过贾岛诗写出虽未遇隐者,却遇其“童子”,故“松下问童子”才知其“师采药去”,并且知道其大致方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魏野“误入蓬莱岛”后,竟未写遇见一人。“采芝何处未归来”之意系由作者自己道出。这样“蓬莱岛”就显得更加幽寂;而“隐者”“采芝何处”连大致方位亦不清,又表明其“隐”得更深幽,真如浮云野鹤,杳无踪迹。既然人“未归来”,作者看到的只是“白云满地无人扫”之景。诗至此才明确点出“蓬莱岛”“无人”。“白云”在古诗中也是僧道、隐士生活环境中常见之意象,它可以造成超然世俗、高洁超诣的氛围。“无人扫”三字又反映出作者此时“惆怅仙翁何处去”(《诗林广记》引唐人高骈诗)的心境。诗写至此戛然而止,留下不尽的余味。 魏野诗风“冲淡闲适”(《娱书堂诗话》),这与他作为隐士以清心寡欲、静默澹泊为本密切相关。此诗尽管写寻人不遇,却无浮躁之气,而显得“意味闲雅”(《诗林广记》)。其“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与僧无本(贾岛)诗同一意趣”(同上)。但与贾岛诗相比,自又其翻新之处。《娱书堂诗话》还称魏野诗“警句甚多”,此诗第二、四句皆堪称滋味隽永之“警句”。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