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西施滩》(崔道融)
释义

《西施滩》(崔道融)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下。她常在山下的浣江边浣纱,西施滩即由此得名。本篇借西施滩咏史立论,对吴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新见。

诗歌开篇即从议论落笔,揭示历史的真实面目: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据《国语》、《史记》等史籍记载,吴王夫差于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大败越王勾践。勾践用大夫文种之计,献美女宝器于吴太宰伯嚭,使伯嚭游说夫差,同意越国求和,并释放勾践回国。越国因此而获得了休养生息重振旗鼓的机会。勾践还用美人计,献西施等美女给夫差,以惑其心志;重贿伯嚭,离间吴国君臣,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诗人推翻“女人祸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不应把亡吴的罪名加在西施头上;导致吴国灭亡的真正罪魁当是接受贿赂、迫害忠良的权臣伯嚭。上联两句观点明确,是非分明,力反前人之论。

继而诗人紧扣眼前实景,自然地将笔锋转到叙写西施滩来。你看:春水涨溢,江水喧腾,连浣江急泻的春水也好象在为西施的蒙受不白之冤而大声控诉,呼喊不平。江水本是无情物,诗人不写自己为西施千余年来的蒙冤遭屈申诉不平,而用移情及物的拟人手法,借浣江的春水来鸣发不平,增添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使思想更趋深化,感情益显深沉。

明人胡震亨论述咏史诗说: “诗人咏史最难,妙在不增一语,而情感自深。若在作史者不到处别生眼目,固自好,然尚是第二义也。”(《唐音癸签》卷三)这首诗好在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议论抒情,水乳交融。虽只寥寥二十字,却能“别生眼目”、“情感自深”。诗人对伯嚭之流祸国殃民深恶痛绝,对西施被陷于恶名深感不平。他另有一首《西施》诗道:“苎罗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见《全唐诗》)认为西施应是越国的功臣。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