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雅各布·伯麦——矛盾的统一 |
释义 | 雅各布·伯麦——矛盾的统一雅各布·伯麦 “按照上帝启示三大原则的秘密看人的三种生活方式。” 雅各布·伯麦(1575—1624),德国有名的神秘主义哲学家,他宣扬上帝是万物根源、实体和归宿,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之中,主要著作有: 《前往基督之路》,《伟大的神秘》等。 伯麦曾在埃尔茨山当过鞋匠,黑格尔称他为“德国第一个哲学家”。伯麦重新挖掘自古代以来几乎忘却的矛盾的统一思想,这是辩证哲学的思想基础。 雅各布·伯麦出身于农民家庭,长大以后学过鞋匠,他熟悉农村生活,阅读了大量的帕拉切尔苏斯的作品。据他自己讲,他向教会展开了无情的斗争,反对教会强加给信徒的种种教条。他认为教会宣称的灵魂论是一种忧伤。 社会在中世纪到新时期的转折关头,人们向教会提出质疑:既然有了创造世界一切的全能上帝,那么世界上又怎么会产生凶恶的呢?这样一个尖锐的时代问题同样苦苦地折磨着雅各布·伯麦。 雅各布·伯麦 经院哲学家们习惯于用花言巧语来回答问题,而伯麦作为杰出的人文主义学生则坚持“以内心探讨”的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 伯麦的夫人出身于屠夫家庭,她本人也习惯于经商做生意。婚后一年,他们生了第一个儿子。这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伯麦克服了内心的忧伤。那是一个被称为 “幻影的事件”: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伯麦如同往常一样在鞋铺的墙上挂了一只锡盘。正如他后来回忆时说起的那样,锡盘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按照炼金术的观念,锡隶属于木星。伯麦走近这只如同木星一样发光的盘子,他看到光的背后有一丝暗淡的阴影,他突然意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带有它的相反内容。否则,它就会无穷无尽地支出和散发,它就不能够重新得以收聚。这样,事物就不可能有原始状态。” 伯麦把这样的认识用来解释基督教的上帝: 如果善与恶互为生存的条件,那么 ,它们只能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得于统一。这就意味着,善与恶在上帝那里早已制作完成。这样,上帝和魔鬼不再是互不依靠的两个体系。伯麦认为,上帝就是一个可爱的魔鬼,它生活在两者之间的边界范围上。 如同上帝一样,自然和人也一身集破坏和创造两重性格。伯麦说:“世界上到处存在一个互为矛盾的现象。其实,它们并不是相互为敌,而是产生运动和启示。” 雅各布·伯麦的革命或称为进化论的哲学观点排除了矛盾难以理解的两重性,它使欧洲人的思想长期受到禁锢,得不到解放。 15年以后,笛卡尔在其《方法论》一书中建立了矛盾无可统一的理论,完成了新时期的哲学纲领。而伯麦则由于内心的寻求而背离了一种认识范围,即认为善希望通过斗争夺取对恶的统治权利。他进入另一重思想领域,认为破坏即标志着创造的可能性,反之,它的逆命题也同样成立。 伯麦把世界看成就是不断地再生,所以他生前写下的一本书 《曙光》始终未能获得印刷。跟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不一样,伯麦觉得每个人都能随着世界的再生而学会生活和走路。如同历史上许多探求真理的英雄、巫士一样,伯麦还认为人们必须经过地狱才能达到觉悟。“我必须每时每刻地与魔鬼搏斗,我们的生活就是与魔鬼不断地战斗。”他把觉悟看作是灵魂的转变过程。 “经过几场艰苦的冲击以后,我的精神突破了地狱的警卫,来到上帝的核心内层,那里充彻着温暖的爱,正如新郎拥抱他的新娘一样真挚、热烈。至于精神中的一些胜利感,我既难用笔来描述,又难用口头来表达。那是无可比拟的。这是生命在死亡中的诞生,犹如死去的人重新获得再生一样。” 伯麦亲自用矛盾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思想。他认为圣父是一团愤怒的烈火,基督是一团爱的圣火,圣灵是它们两者的结合。因为人类发现了这一体系,所以占据第四位。 伯麦在书中写道,由于智慧之神的帮助,“天堂之门”已在亡灵之中向他开启。如果人们仔细推敲,便会发现向他开启的“天堂之门”跟中国的许多观念极有相似之处。人们在这里都强调爱的途径,爱不仅成了一种精神因素,也成了一种现实中业已流通的生活方式。 伯麦的文字在当时只以手抄本流传,它反映了作者与路德宗教思想的分歧和斗争。他当然熟悉自己的对手,他说:“他的诽谤正是我的力量和我的成长;他的迫害促成了我的宝贝珍珠(指作品——译者)的形成; 他亲自将它锻压而成并且亲自将它发表问世。” 出身于西里西亚的伯麦活跃了自古代以来几乎夭折的辩证物。他的思想大多来自生产实践,他在鞋匠车间缝鞋或者看着玻璃球在水中的反光,他嗅着皮革的气味时常在思考一些人类的起源问题,步量着从地狱通往天堂的道路。他希望人类能够走上这条愉快的道路: “再也没有人对时间表示奇异了,它已经诞生。还是让它碰上谁就是谁吧。醒着的人可以睁开眼睛看到它,睡着的人那就什么也看不见。时间已经过去了,它还将出现。 你们应该知道,这是在你们这批半夜时分的人间盛开的百合花!”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