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雀儿庵 |
释义 | 雀儿庵(《帝京景物略》) 这篇小品借“雀儿庵”之题发挥,抒写性灵,刻划出一个自足常乐的理想境界。 先写庵。庵“在潭柘后山五里,在千峰万峰中,在四时树色、四时虫鸟声中”。叙其位置,作者不避重复,一口气连用三个“在”字,浮雕似地表现了它的孤峭幽深,给人深刻的印象。“四时树色、四时虫鸟声中”一句,以动写静,与王籍“鸟鸣山更幽”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通感在艺术上的运用。叙庵小,则以“方丈”两字了之,又以“一灯满光,一香满烟”八字形容。经此渲染,方丈之地更见狭小。这样一座京西小庵,在万山丛中显得那么不起眼,可是作者用“然”字一转,却道出它的无数佳处: “佛容龛、容供几”,“僧容席、容榻、容厨”,于僧于佛,无所不适;“客来,客坐庵矣”,十方香客,无所不安。庵者,安也。这里一个“庵”字、五个“容”字,神气极为安闲,可以说是全篇的文眼,小庵常乐,仰赖于自给自足,不愁衣食。“山田给粥饭,叶给汤饮,蔬果给糗饵,庵矣。”这是作者抒写性灵的物质基础,也可以说是平凡出真理了。 再写庵名。依僧人所说,地为佛母孔雀明王修行处,或显化处,旧名孔雀庵,讹为雀儿庵。据民间传说,则庵为金章宗所建,章宗于此弹雀,百发百中,故名雀儿庵。俗语不实,流为丹青。而章宗弹不虚发,岂不就在“山无人,雀无机,树有响,弦无声”?事与心会,心同境谐,因此作者去彼而存此,这正是竟陵派作家们所追求的别趣奇理。 小小一个雀儿庵,在重峦叠峰之中,自足常乐; 在四时树色、四时虫鸟声中,人鸟相亲,那是何等和谐、美妙的境界啊!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