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隋唐官印的风韵
释义

隋唐官印的风韵

在古代官印大变革之初,隋唐时期的官印的确是委婉流动、风韵犹存。
印面的扩大,阳文印式的采用,应当说,这些都为开创一种新的审美形式提供了难得的客观条件。而在四五公分见方的大型印面上采用小篆为印文 (这是隋唐官印的基本特征),既能较为充分地展现篆书书艺的线条美、更能在总体上造成疏朗之感。从遗存下来的隋唐官印印迹看,隋官印 “观阳县印”、“崇信府印”,唐官印 “涪娑县之印”、“大毛村记”等,是这种新型印风的典型代表,其共同的审美特征是:印文线条舒展流动,印文布置意欲密而实际上空疏。事实上,元明之际艺术家们所标榜的阳文印的审美标准即根源于此——甘旸《印章集说》一方面以汉印为标准批评唐印 “流于讹谬”、“毫无古法”,一方面说: “朱文印……其文宜清雅而有笔意,不可太粗,粗则俗;亦不可多曲叠,多则类唐、宋印,且板而无神矣。赵子昂善朱文,皆用玉箸篆,流动有神,国朝文太史仿之。”这里所说的“清雅”、“有笔意”、“不可太粗”、“不可多曲叠”、“用玉箸篆”、“流动有神”,不正是上举隋唐官印印例所具有的特性么?赵子昂所开创的元朱文,不正是渊源于此么? 只是后人习惯地把隋唐官印与宋金元以后的官印混为一谈了。其实,即使是在宋代,隋唐官印的那种“清雅”而“流动”的印风仍被部分地保留下来,如宋代篆文官印 “仗库会同”、真书官印 “寿光镇记”和“元从都押衙记”等等。
特别是在唐代,大型阳文官印的印风更为丰富,这主要是由当时不同的印章制作方式所造成的不同效果。唐官印的制作方式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铸印,如现存的“中书省之印”、“唐安县之印”等等,这类印章求满求密,已经接近于叠文官印的那种印风,但由于它曲叠不多,仍属秦汉篆范畴,因此能于茂密中见宽舒,于流动中见迟涩,别有一种“流动”而 “朴厚”的美。另一类是焊印。沙孟海 《印学史》说: “唐代官印统用朱文,字划用小铜条蟠绕而成。遇有枝笔,用短条焊接上去。这是一种新的制法。印史上未见有什么名称,我们称之为 ‘蟠条印’。”唐代何以会采用这样一种并不简便、又无先例的制印方式?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印研究之发展》一书中引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中语曰: “唐代,礼部员外郎厅前有大石,诸州送到废印,皆于石上碎之。”这里所说的 “于石上碎之”,或许并非将整颗印碾碎,而是将废印印面的文字在石上打磨掉,保留下来的印坯,再用铜条蟠绕成印文焊接上去——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推测,而我们在这里更关心,乃是这种奇特的制作方式所造成的奇特的印风,从遗存下来的唐焊印“金山县印”看,这类官印的印文线条,较之“观阳县印”、“大毛村记”等官印,更见圆厚刚劲,其印文线条单纯洁净而富有曲直、连断、转折、长短之变化,于流动中自然形成节奏,总体布置空灵中见奇崛,颇有些现代美术的构成之趣——这不正是后来邓石如所倡导的 “刚劲婀娜” 的印风么!
疏朗、宽舒、空灵,都是指线条在空间中的组合分布关系。疏朗主要是线条之间的间隔,宽舒则倾向于线条的走向,而空灵既包含有疏朗、宽舒的含义,更包含有在线条的流动之中自然形成线条间的空白变化的意义。至于流动、委婉或婀娜,则都是指线条在空间中运行的姿态。线条的流动可以是纤巧的,也可以是遒丽的;可以因迟涩顺畅而造成速度的变化,也可以因间断连续或直折圆转而造成节奏的变化,无疑,线条遒丽而富有节奏感的流动,才是唐代人所崇尚的魏晋人所具有的健康而充满生气的美。因此,以上述三种隋唐官印的印风相比较,我们认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唐焊印乃是这一时期最为典型、也最具审美价值的印风——它有如褚遂良的书法、王维的绝句,以其自身的方式表现了唐代人的美的风韵——这是不是当时采用这种奇特的制印方式的原因呢?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11:14